广交会市场发展战略
摘要: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
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一届两期。
至今广交会已经举办了103届,展览面积从1.8万平方米扩大到约85.1万平方米(净展览面积38.4万平方米),规模位居世界单年期展会第二名;从13个外贸总公司参展发展到50个交易团、1.8
万家企业参展;采购商从1223人增加到19万人,采购商来源国从举办初期的港澳、东南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213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展品从1.2万种扩大到15万余种;出口成交额从1754万美元增长到382.3亿美元。
广交会已成为“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2008年10月的第104届广交会将全部移至琶洲展馆,分三期举办,净展览面积约48.6万平方米,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展览。
市场目标策略分析
广交坚持以“专业化、市场化、法制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努力探索适应新任务、新要求的组展方式、办展模式和服务体系,使广交会的成功经验与国际惯例接轨;切实转变观念,着力增强服务意识,以优质服务作为取胜之本,把新时期的广交会办成紧跟新形势、新要求的世界一流展览。
搭建一个国际自由贸易平台,要把广交会建设成一个国际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世界大展,这三个具体目标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国际化策略
广交会的国际化,即改变现行进口部分与出口部分相互独立的局面,参照国际惯例,实行进出口融合,同行业的境内外参展商安排在同一展区内,共同参展,实现参展商和采购商的国际化,为全球客商服务。
历经百届,数十万采购商资源无疑是广交会最大的财富,通过广交会的国际化,每届境外参展商可以接触到近二十万的国际采购商,而不再局限于数千名的国内采购商,可以大大加强对境外企业的吸引力,进而吸引国内企业前来采购,相互促进,达到广交会品牌的成功延伸,为广交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客商来源,并进一步提升广交会的国际知度。
专业化策略
专业化是世界会展业的主流趋势。
展览是一个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搭建信息传播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参展商和采购商相互接触,面对面进行交流,互通信息、洽谈、签约成交。
参展商在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情况下,都希望投入到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上,产生应有的效果。
展览专业化有利于通过目标市场的细分,筛选采购商,提高参展效果。
作为一个成功的综合展,广交会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专业化的重要性,并取得了很大成功。
广交会的专业化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展区设置专业化。
根据国际惯例和采购商习惯,参照国际其他专业展的分类,对现有展区进行拆分、合并、更名,实现展区设置标准化。
二是,参展商及参展展品专业化。
一方面,根据生产企业比外贸公司更熟悉商品、专业知识更为丰富的特点,在展位安排上加大对生产企业的倾斜,特别是对有新产品、新技术、发展前景好的生产企业倾斜。
加大对有品牌企业的倾斜,增加品牌企业的展位数,以利于品牌企业展示企业形象,彰显企业实力,提高展会整体档次和水平;另一方面,吸引行业内上下游企业参展,把广交会搭建成一个行业交流的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参展商可以了解到产品的趋势和动态。
三是,展会服务专业化。
随着展览的发展,参展商和采购商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可以提高参展商和采购商对广交会的满意度。
规模化策略
展览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规模越大,能在同一时间内接触更多的客商,了解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对参展商和采购商就越具吸引力。
而实行规模化,除上述目的外,广交会还希望通过扩张展览规模,增加展位供给,一方面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更多的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吸收“馆外馆"等其他展览的优秀企业参展,打击竞争对手。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工业类、日用消费类、家居用品类是广交会实现规模扩张的重点商品类别,纺织服装类和医药保健类则要稳步发展。
(1)工业类。
进入九十年代,工业类中的机电产品就成为了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且一直保持较高的出口增幅。
目前广交会的工业类展位需求较紧,受展馆局限,展览规模与纺织服装类基本相同,长期难以扩大。
第104届以后,琶洲展馆配套工程的投入使用,展览空间问题得以解决,可按照用途不同,分为消费电子类、工业用两类商品,独立成两个展览主题,针对其不同的客商群体开发市场。
(2)纺织服装类。
受国际经济影响,中国的纺织服装出口增幅减缓,总体呈下降趋势。
因此,在吸引馆外馆优质的纺织服装企业参展的情况下,适当、小幅增加,甚至在保质的前提下,缩减纺织服装类的规模较为稳妥。
(3)日用消费类、家居用品类。
在世界上,中国这两类商品极具竞争力,也是目前馆外馆参展企业最多的商品类别,广交会要向法兰克福日用消费品展、马契夫消费品展等世界知名的消费类大展看齐,积极扩大招展招商力度,扩大这两类商品的展览规模。
(4)医药保健类。
医药保健类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商品,世界各国对医药保健类商品的进出口业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定,手续复杂,从
广交会最直接的竞争对手——馆外馆、香港等地区展览看,基本不涉及该主题的展览,展览冲突不多,因此,这个商品类别并不急于扩大规模。
市场定位分析
在确定会展项目以前,必须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一方面是有参展需求的参展商,一方面是有了解这些展会信息的人群,寻求“买与卖”的结合,并着眼于未满足而竞争对手较弱的市场。
同时,市场调查还要洞悉地区经济、地理方面的优势,使之充分为会展服务。
在掌握了市场信息的基础上,我们要确定会展的定位,是走综合性的会展道路还是走专业性的会展道路。
综合性的会展道路是指将各个产业、行业与内外贸结合的交易会、博览会或大型国际会议。
专业性会展是指以某一个产业或者行业为依托举办的交易会、博览会或大型会议。
而“广交会”是综合性会展的代表,其宣传口号为“来到‘广交会’就可以找到中国大多数的出口商品”。
然而由综合性向专业化发展已经是国际会展业的一大趋势,“广交会”将展期一分为二,正是对这种趋势的一种反应。
同时广交会注重服务营销。
服务是会展业的生命和根本所在,没有一流的服务就不可能有一流的会展,因此,从立项、招展、办展到会展结束,都必须贯穿良好的服务意识。
具体来讲,要做好展前的信息发布,帮助参展商做好展馆展台的布置工作和展场企业的广告宣传;设置展场的各类咨询服务,有的会展中参展商遇到了金融、法律、会计等方面的问题不知该如何解决,影响了参展效果;举办各种洽谈会、主题研讨会,
交流信息,创造商机,“广交会”设立跨国定点采购专区的做法;设立海关、商检的绿色通道,为参展商提供便利;提供运输、保险、翻译等各方面的服务。
网络营销策略。
电子商务方兴未艾,网上展览也已经为众多的展会所采用。
会展本身具有集中性和实物性,但这也决定了其时空的有限性,即它是在某段时间在某地集中举行。
但是开辟网上会展则可以突破这些限制,除了在会展举办期间作为主场的有利补充之外,它还可以提供全天候、跨地域、跨国的会展环境,为各国贸易商提供一个丰富、开放、全息的信息交流场所。
在网上会展中,只要输入自己想要的产品信息,就会有众多相关供应商的资料提供给你。
当然这也需要展会经营者从观念到技术都不断更新,并保证网上会展的时效性。
2003年春,第93届“广交会”加大了电子商务的建设,“广交会网站”、“在线广交会”、“在线机电广交会”三大网站,共同承担起服务和促进“广交会”成交的使命,成为现场交易的重要补充,并被誉为“永不落幕的广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