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器分析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习题及答案一、光学分析法引论习题及答案1. 对下列的物理量单位进行换算:(1)150pm X射线的波数(cm-1);(2)670.7nm Li线的频率(Hz);(3)3300cm-1波数的波长(μm);2.计算下列电磁辐射的频率(Hz)、波数(cm-1)及光量子的能量(用电子伏eV、尔格erg 及千卡/摩尔表示):(1)波长为589.0nm的钠D线;(2)在12.6μm的红外吸收峰。

3. 将波长443nm的光通过折射率为1.329的甲醇溶液时,试计算:(1)在甲醇溶液中的传播速度;(2)频率;(3)能量(J);(4)周期(s)。

4. 辐射通过空气(n=1.00027)与某玻璃(n=1.7000)界面时,其反射损失的能量大约有多少?5. 何谓光的二象性?何谓电磁波谱?6.请按照能量递增和波长递增的顺序,分别排列下列电磁辐射区:红外线,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微波。

7. 光谱法的仪器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 答:(1) ;(2);(3)3.03μm。

2. 答:(1)(2)3. 答:(1);(2);(3);(4)。

4. 答:6.7%5. 答:光的二象性:光同时具有波动和粒子两种属性的性质。

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辐射按照波长或频率的大小顺序排列起来的图表。

6. 答:能量递增顺序: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

波长递增顺序:X射线、紫外光、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及答案1. 分子能发生n-σ*跃迁,为227nm(ε为900)。

试问:若在酸中测量时,该吸收峰会怎样变化?为什么?2. 某化合物的为305nm,而为307nm。

试问:引起该吸收的是n-π*还是π-π*跃迁?3.(b)(a)(c) (d)4. 若在下列情况下进行比色测定,试问:各应选用何种颜色的滤光片?(1) 蓝色的Cu(Ⅱ)-NH3配离子;(2) 红色的Fe(Ⅲ)-CNS-配离子;(3) Ti(Ⅴ)溶液中加入H2O2形成黄色的配离子。

5. 排列下列化合物的及的顺序:乙烯、1,3,5-己三烯、1,3-丁二烯。

6. 基化氧(4-甲基戊烯酮,也称异丙又丙酮)有两种异构体,其结构为:(A)CH2=C(CH3)-CH2-CO(CH3),(B)CH3-C(CH3)=CH-CO(CH3)。

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一个为235nm(ε为12000),另一个在220nm以后无强吸收。

判别各光谱属于何种异构体?7. 紫罗兰酮有两种异构体,α异构体的吸收峰在228nm(ε=14000),β异构体吸收峰在296nm(ε=11000)。

该指出这两种异构体分别属于下面的哪一种结构。

(Ⅰ)1. 答:n-σ*跃迁产生的吸收峰消失2. 答:为π-π*跃迁引起的吸收带3. 答:d > c > a > b4. 答:(1)黄色;(2)蓝绿色;(3)蓝色5. 答:1,3,5-己三烯> 1,3-丁二烯> 乙烯6.答:7. 答:I为β,II为α三、红外光谱法习题及答案A KBr 晶体在4000~400cm-1 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B KBr 在4000~400 cm-1 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C KBr 在4000~400 cm-1 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D 在4000~400 cm-1 范围内,KBr 对红外无反射1.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KBr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 )2. 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A 玻璃B 石英C 卤化物晶体D 有机玻璃3.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A 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C 因为分子中有C、H、O 以外的原子存在D 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4.在下列不同溶剂中,测定羧酸的红外光谱时,C=O 伸缩振动频率出现最高者为( )A 气体B 正构烷烃C 乙醚D 乙醇5. 水分子有几个红外谱带,波数最高的谱带对应于何种振动? ( )A 2 个,不对称伸缩B 4 个,弯曲C 3 个,不对称伸缩D 2 个,对称伸缩6. 在以下三种分子式中C=C 双键的红外吸收哪一种最强? (1) CH3- CH = CH2 (2) CH3- CH = CH - CH3(顺式)(3) CH3- CH = CH - CH3(反式)( )A (1)最强B (2) 最强C (3) 最强D 强度相同7. 以下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A H2OB CO2C HClD N28. 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A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B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C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D 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9. 试比较同一周期内下列情况的伸缩振动(不考虑费米共振与生成氢键)产生的红外吸收峰, 频率最小的是( )A C-HB N-HC O-HD F-H10. 下列关于分子振动的红外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凡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 非极性分子的各种振动都不是红外活性的B 极性键的伸缩和变形振动都是红外活性的C 分子的偶极矩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即为红外活性振动D 分子的偶极矩的大小在振动时周期地变化, 必为红外活性振动, 反之则不是11. 两个能量间距为DE的能级,热平衡时较高能级和较低能级的布局数之比由Boltzmann 分布描述:较高能级布局数/ 较低能级布局数= e -DE /kT式中k为Boltzmann常数(1.38x10-23m2×kg×s-2×K-2)。

拉曼线的强度正比于跃迁起始态的分子数。

如果各种因素相同,试计算在300K时,CCl4在218 cm-1和459 cm-1处的反Stokes线和Stokes线的强度之比。

Plank常数h为6.63x10-34 m2×kg×s-1。

12. 25°C下大多数分子处于基态(v = 0)。

(a)利用Boltzmann公式计算HCl分子激发态与基态分子布局数之比:N(v = 1) / N(v = 0)及N (v = 2) / N(v = 0)。

HCl分子的基频为2885 cm-1。

(b)利用(a)的结果计算v = 1至v = 2以及v = 2至v = 3跃迁时相对于v = 0至v = 1跃迁的强度。

13. 环己酮在5.86 mm处的红外峰最强,并且在此波长下其吸光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a)选择什么溶剂有利于在该波长下对环己酮进行定量?(b)浓度为2.0 mg /ml环己酮在该溶剂中的溶液其吸光度为0.40,液池厚度为0.025 mm。

如果噪声为0.001个吸光度单位,则该条件下环己酮的检测限是多少?1. C2. D3. B4.A5.C6. A7. D8. B9. A 10. C五、分子发光分析法习题及答案1.试从原理和仪器两个方面比较分子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的异同点。

2.何为荧光(磷光)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如何绘制?它们有何异同点?3.有机化合物的荧光与其结构有何关系?4.解释下列术语:(1)荧光量子产率;(2)荧光猝灭;(3)系间跨越;(4)振动弛豫;(5)重原子效应。

5.写出荧光强度的数学表达式,说明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

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是什么?6.试解释荧光分析法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的原因。

7.下列各组化合物或不同条件中,预期哪一种荧光产率高?为什么?(1)偶氮苯二氮杂菲(2) pH=3及pH=10时的苯胺(3)(4) pH=3及pH=10时的苯胺8.提高磷光测定灵敏度的方法有哪些?9.化学发光分析法有哪些特点?能发生化学发光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哪些主要条件?10.若一种化合物能发射荧光和磷光,则该化合物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磷光发射光谱最大波长的顺序如何?为什么?11.核黄素的吸收光谱(实线)和荧光光谱(虚线)如图14.18所示。

进行荧光分析时,选择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各为多少?12.根据萘和菲的光谱图(14.19, 20),设计一分析方法测定混合物中的萘和菲。

六、原子发射光谱法习题及答案1.原子发射光谱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各种元素的原子都有其特征的谱线?2.光谱仪的意义是什么?为何写出Mg285.2nm共振线的光谱线跃迁表达式?3.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中几种常用激发光源的工作原理、特性及适用范围。

4.简述ICP光源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5.光谱仪的主要部件可分为几个部分?各部件的作用如何?6.棱镜摄谱仪和光栅摄谱仪的性能各用那些指标表示?各性能指标的意义是什么?7.比较摄谱仪及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异同点?8.分析下列试样时应选用何种激发光源?⑴矿石的定性、半定量分析;⑵合金中铜的定量分析(0.x~x%);⑶钢中锰的定量分析(0.0x~0.x%);⑷头发中各元素的定量分析;⑸水质调查中Cr、Mn、Cu、Fe、Zn、Pb的定量分析。

9.影响原子发射光谱的谱线强度的因素是什么?产生谱线自吸及自蚀的原因是什么?10.解释下列名词:⑴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⑵共振线、原子线、离子线、灵敏线、最后线;⑶等离子线、激发光源中的三大平衡。

11.什么是感光板的乳剂特性曲线?其直线部分的关系式如何表示?何谓反衬度、惰延量、雾翳黑度?在分析上有何意义?12.光谱定量分析为何经常采用内标法?其基本公式及各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13.选择内标元素及内标线的原则是什么?说明理由。

14.何谓基体效应?为何消除或降低其对光谱分析的影响?15.计算Cu327.4nm和Na589.6nm谱线的激发电位(eV表示)16.下标中列出Pb的某些分析线及激发电位,若测定水中痕量Pb应选用那条谱线?当某试样中Pb含量谓0.1%左右时,是否仍选用此谱线,说明理由。

谱线波长/nm 283.31 280.20 287.32 266.32 239.38激发电位/eV 4.37 5.74 5.63 5.97 6.5017.当一级光谱波长为500.0nm时,其入射角为60o,反射角(衍射角)为-40o,此光栅的刻痕数为多少条/mm?18.有一块光栅的宽度为5.00mm,每mm的刻痕数为720条,那么该光栅第一级光谱分辨率是多少?对波数为1000cm-1的红外线,光栅能分辨的最靠近的两条谱线的波长差为多少?19.用(折射率对波长的变化率)的60o熔融石英棱镜和刻有1200条/mm的光栅来色散Li的400.20nm及400.30nm两条谱线。

试计算⑴分辨率;⑵棱镜和光栅的大小。

20.在原子发射光谱图中,未知元素的谱线λx位于两条铁谱线λ1=486.37nm和λ2=487.12nm之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