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肥料配方

肥料配方

肥料配方
一、需要注意的是。

1、土壤PH值调节。

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习性确定肥料配方的合理性及科学性。

在使用有机肥料同时要注意PH值调整。

2、有害离子控制。

作物养分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选择性,但不绝对。

举例:喜偏酸性环境的作物,当PH值接近中性时,所有植株会不正常生长,甚至死亡;土壤PH值较高时,不仅影响铁等离子的吸收,还容易引起吸收Na、Ca过量,对植株生长不利;当PH值较低时(≤4)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供应增加,造成重金属吸收过量而中毒如:Fe、Zn、Cu、Mn、Al等,导致生长势衰弱甚至死亡。

3、有机质的含量。

有机质提供有益菌的生存环境及改善土壤结构,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达,保持土壤中营养和水分,防止流失。

土壤中的矿物质养分,如:Fe、Cu、Mg、K 可被土壤中的有机质以交换态或可吸收态保持下来。

4、土壤自身状况。

土壤状况主要指土壤的透气性,透气好坏主要是土壤的水分,结构和组成。

5、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的关系。

化学肥料增施多不但造成肥料浪费,而且会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减少,进而造成土壤微生物大量死亡。

所以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或有机质混合使用时,要达到一个平衡点,以便创造更高的价值。

二、理想中性价比较高肥料配比。

1、设计配方所需要的几个基础数据:
我们采用目标产量法进行设计,需要当地土壤的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三项含量;目标产量以当地三年收获量的平均数为基础数,上浮幅度在8—12%,因种植作物的品级影响,可适当增加有机肥料和相应的中、微量元素,设计方案主要以N、P、K的养分为主。

该农作物单位收获量所吸收的N、P、K养分量,见表1
表1农作物每百公斤产量吸收氮、磷、钾养分数量(单位:kg)
作物N P
2O
5
K
2
O
水稻 2.1-2.40.9-1.3 2.1-3.3玉米 2.60.9 2.1大豆7.2 1.8 4.0黄瓜0.40.40.6
茄子0.30.10.4
番茄0.40.50.5
卷心菜0.40.10.4
梨0.50.20.5
葡萄0.60.30.7
桃0.50.20.8
甘薯0.350.180.55
马铃薯0.50.2 1.06
花生 6.8 1.3 3.8
胡萝卜0.310.10.5
2、配方设计公式
(1)配方中的各养分量(A)=已知养分需求量(B)—土壤供给的养分量(C)。

式中:B=目标产量(D)*单位收获养分吸收量(E)
D:根据三年的平均产量增加8-12%即可,E:可以查表1获得
C=土壤耕层重量×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土壤所能供给的养分量是通过对土样分析计算出来的,主要是依据土壤的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三项指标来计算。

依照我国的具体情况,确定土壤的耕层深度为0.2米,可耕层土壤的堆比重为1200kg/m3,这样就可以求出每hm2地耕层土地的重量.每hm2地耕层土地重量:10000m2*0.2m*1200kg/m3=2400000kg。

(2)以一个地区的水稻为例设计其专用肥的配方
计划每hm2收获稻谷7500kg(D),经查表得知收获100kg稻谷需N:2.4kg、P:1.3kg、K:3.3kg(E),经测试该地区土壤的水解氮为50mg/kg、速效磷为20mg/kg、速效钾为80 mg/kg。

B=D*E。

=7500kg*(2.4kg/100kg)=180.0kg,
B
(N)
=7500kg*(1.3kg/100kg)=97.5kg,
B
(P)
B
=7500kg*(3.3kg/100kg)=247.5kg。

(K)
C=土壤耕层重量*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则每hm2土壤能供给的养分量(C)分别为:
C (N)=2400000kg*50mg/1kg=120kg,C (P)=2400000kg*20mg/1kg=48kg,C (K)=2400000kg*80mg/1kg=192kg。

将B、C 代入公式A=B-C 中,
A (N)=180kg-120kg=60kg,A (P)=97.5kg-48kg=49.5kg,A (K)=247kg-192kg=55kg。

这样该地块每hm 2的施肥量应该是施N:60kg、P 2O 5:49.5kg、K 2O:55kg。

表2
肥料当年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
硫酸铵70过磷酸钙15-25氯化铵60磷矿粉10碳酸氢铵35-55硫酸钾50尿素
60
氯化钾
50
根据表2得知各肥料的当年利用率分别为:硫酸铵70%,过磷酸钙15—25%,氯化钾50%,则配方设计的各养分量分别为:
A (N)60kg/70%=85.7kg,A (P)49.5kg/25%=198kg,A (K)55kg/50%=110kg。

配方中的N:P 205:K 2O =1.0:2.3:1.3
国标GB15063-2001中将肥料规格分为低浓度≥25%,中浓度≥30%,高浓度≥40%,按此比例可以设计为低浓度N—P 205—K 2O=6—12—7=25%;中浓度N—P 205—K 2O=7—15—8=30%;高浓度N—P 205—K 2O=9—20—11=40%;选其中任何一个配方都适用水稻的种植。

注意:①当结果A 为负数时,即土壤的供肥能力较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该养分的加入量。

②豆科作物有固氮能力,在设计配方时应考虑减少施氮量。

③可根据不同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可以再配入少量的中、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
的种类因作物不同而异,配入量一般在0.5%以下为宜。

在同一地区设计其它作物专用肥料配方的时候,只要查出该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其余
数据不变代入计算公式就可以了。

3、工厂生产配方的计算
工厂化生产要求产品必须保持质量稳定,生产计算方便,符合国家标准。

这样就可将上述设计的配方,经过整理成为工厂的生产配方。

以生产25%的配方为例。

(1)配方中氮、磷、钾水分的比例:N—P 205—K 2O—H 20=6—12—7—5;
国家标准GBl5063—2001中规定三元素复混肥氮、磷、钾总养分含量之和应≥25.0%,水分≤5.0%。

(2)生产配方的计算
如果使用的基础肥为氯化铵、过磷酸钙、磷酸一铵、氯化钾、填充料、并分析其养分和水分含量后备用。

原料规格:以分析结果为准(N:P 205:K 2O:H 20)氯化钾:(0—0—60.0—0.5);磷酸一铵(11.0—44.0—0—1.0);过磷酸钙:(0—16.5—0—12.5);氯化铵:(25.0—0—0—0.9)填充料
(0—0—0—5.0)。

计算公式:原料肥的加入重量=设计的养分量/所用原料肥的养分含量,
例如求氯化钾的用量=K 2O 设计量/原料肥养分含量=7.0/60.0=0.117t,计算的原则是,所用的原料肥重量之和不能大于1,养分之和应大于设计数据0.3%左右,水分应小于5.0%。

计算原料肥用量60%氯化钾用量:
7.0/60.0=0.117t
K 2O=7.0
55%磷酸一铵用量: 3.7/44.0=0.085t N=0.9
P 205=3.716.5%过磷酸钙用量:8.3/16.5=0.503t P 205=8.3
25.0%硫酸铵用量: 5.1/20.5%=0.249t
N=5.1
填充料:
0.046t
原料肥重量不足1吨时可以用填充料补足1t。

(3)原料肥总重量:0.117+0.085+0.503+0.249+0.046=1t
(4)原料肥中总养分重:0.117*60%+0.085*55%+0.503*16.5%+0.249*20.5%=0.250t (5)原料肥中含水量:0.117*0.5%+0.085*1%+0.503*12.5%+0.249*0.9%+0.04*5%=0.0659t
(6)原料肥含水百分率为:0.0659/1.000*100%= 6.6%
(7)原料肥需烘去水分量(X):(0.0659-X)/(1.000-X)*100%=5%,X=0.016t。

(8)产品总重量为:1.000-0.017=0.984t
(9)产品总养分百分率:0.250/0.983*100%=25.4%
如果要添加腐殖酸或其他的填料,可以压缩低含量的原料用量,改用高含量的同种原料就可以了。

经过以上的配方和计算;生产出的产品尚有0.4%的养分富余,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CBl5063—2001,可以保证生产。

根据作物生长特性,写出使用说明,这样便完成了一个农作物的专用肥料的配方设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