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秦岭有感
大哉秦岭,西接陇南,东至豫西。
横亘一千余里,屏八百里秦川。
关中段古称南山。
秦者,春秋各半也。
秦岭之秦,即战国之秦也。
《史记》载:秦岭天下之大阻也。
堪称中华民族之龙脉,中国自此分南北。
古来有华山峪,蓝关峪,高冠峪,仙峪,太平峪,子午谷,陈仓道,骆傥道等七十二峪。
乃天赐与西京长安也。
庚寅之春,二月初五,会于秦岭北麓之上王村。
春光明媚心若舞,惠风和畅人欲醉。
群鸟低语惹才子,百花含笑迎佳人。
周末度假,群贤毕至,高朋满座。
扑克轮回,晋甘稍逊豫陕;麻将翻飞,巾帼不让须眉。
求学他乡,路出胜地,书生何能,得睹名山。
近午开宴,酒肴俱备。
席间杯盏交错,忘乎所以。
尽兴则比李白而过之,肚量则非醉翁之可及。
过午登山,逶迤而行。
登秦岭也,巍巍乎不愧高山;临清泉也,洋洋乎又若江河。
长堤夹山而立,俯栏可瞰;小潭积水而成,缘岸可钓。
高下循环,近无穷于山路,往来错杂,似有缘于人生。
俄而日向西斜,山影渐长。
忽闻“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自顾黄发垂髫,皆是一面之缘;才郎貌女,谁见异乡之苦。
嗟夫,遥知双亲西向望,两京苍茫不见人。
看官可知东京何地?
吾乡河南开封府,大宋东京是也。
开封者,开“封”也。
(有文曰:俯首当思,封建,封闭,封则退,封则衰,长史可鉴;举目能见,开放,开拓,开乃进,开乃兴,当今有凭。
)黄河扬波,述说几度沧桑巨变;中原逐鹿,成就多少豪杰英雄。
风情万种,集南北之秀;海纳百川,容东西之
学,古人所谓“八方风雨汇中州”也。
中原文化个性之代表,华夏民族精神之缩影。
宠辱不惊,盛不骄衰不馁;俯仰无愧,顺不喜逆不悲。
灾连灾,终不弃祖根之地,水涨城高;城摞城,遂形成地理奇观,愈挫愈勇。
必有看官问曰:子既生于繁华厚重之都,何自飘零至长安也?余叹曰:一言难尽也,为君慢慢道来。
古往今来,天下承平日久,多会庙堂之上,朽木为官;府衙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纷纷秉政;不学无术之徒,滚滚当道。
以致滥竽充数,小人得志,弱肉强食,百姓苦不堪言。
似此等小人庸才,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安能凭之而成大治?晚近我中原之沉沦,一大症结乃地方官吏腐败无能也。
振,纸薄之命,一介布衣。
无力治平,挽狂澜于乱世;有心入仕,助中原之复兴。
羡陈胜鸿鹄之志,发古今之问,王侯将相宁有种?敬润之书生意气,当指点江山,风流人物看今朝!窃闻:穷不过五辈,富鲜及三代。
诚所谓:白衣苍狗,彼一时此一时也。
吾上几代皆聪敏过人,恨不逢时,终难出人头地。
及至在下,合该发达。
天时尚可,然余悟性一般,才能不及中人,虽寒窗苦读十余载,仍文不能提笔成章,武不能盘马弯弓。
几番受挫,人大南开已化影;一心功名,仕途官场几成空。
家父尝以棋道教我:得胜之时,戒沾沾自喜,露忘形之色;屡败之际,勿垂头丧气,挫磨励之心。
古人亦云:胸有波涛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人生如棋!既有出世之细谋。
棋如人生!更应入世之大略。
不拘于一步一局之得失,要重于一生一世之成败。
颇受教益,锦涛七年,终得西北政法。
夫做大学问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何哉?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黍。
然则路在何方,其必曰路在脚下。
故吾离东京而来长安,一则读书,二为游历。
读书行路尚不足也,老话说: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故古今成大事者,又必经修齐治平。
修身何重哉?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辍其行。
天有常道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或问曰:何以修身?则《诫子书》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如是而已。
走笔至此,忽闻天下人同声笑曰:“中”!
欲将心事付此文,知己少,泪干有谁解?
庚寅年春著于长安政法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