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读书笔记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读书笔记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研究》读书笔记作者简介:1904年7月1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1923年进入柏林大学学习1928年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关于视觉表现的实验心理学研究》。

1928~1933年担任德国《世界舞台》杂志文化版编辑。

1932年《作为艺术的电影》出版1933~1938年在意大利罗马担任国际电影学会的助理编辑。

1936年《无线电:声音的艺术》出版。

1939~1940年在因果伦敦任英国广播公司海外部翻译。

1940年移居美国。

1941年第一次获得洛克菲勒研究基金会自助,在哥伦比亚大学无线电研究所从事“肥皂剧”研究。

1942~1943年在纽约获得古根海姆基金会奖金,从事研究工作。

1943~1968年在纽约萨拉姆.劳伦斯学院从事艺术心理学教学工作。

同时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新校社会研究的讲师和访问教授。

1946年加入美国国籍。

1951年第二次获洛克菲勒研究基金,从事艺术与视知觉的研究。

1954年《艺术与视知觉:创造性眼光的心理学》出版。

1959~1960年获得美国富布莱特奖金,任日本东京Ocha-nomizu大学访问教授。

1962年《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美术的起源》出版。

1966年《走向艺术心理学》出版。

1966~1968年获美国教育部研究员基金。

1968~1974年任哈佛大学艺术与环境研究系艺术心理学教授。

1969年《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出版。

1971年《熵与艺术:关于无序和有序》出版。

1974~1984年密西根大学(安亚伯市)文学、科学和艺术学院访问教授。

1976年获美国国家艺术教育协会杰出贡献奖。

加入美国艺术和科学协会。

获美国罗德岛州设计学校名誉博士。

1977年《建筑形式动力学》出版。

1978~1979年任美国研究院罗马常驻代表。

1981年获美国Bates学院名誉博士。

1984年获美国马奎特大学名誉博士。

获堪萨斯城艺术研究所、萨拉姆.劳伦学院马萨诸塞州艺术学院名誉教授。

1986年《阳光的寓言:心理学、艺术只一瞥》、《艺术心理学新论》出版。

1988年《中心的力量:视觉艺术研究》出版。

1991年《对艺术的拯救》出版。

1995年获密西根大学、奥尔登堡大学名誉博士。

《撕裂与结构》出版。

1996年《电影批判论文集》出版。

获意大利巴勒莫大学名誉博士。

其中,1959~1960年,1979~1980年两次出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

1957年、1965年、1971年三次出任美国心理学协会心理学和艺术部主席。

本书主要是对阿恩海姆博大精深的思想做一个美学方面的疏理,比较全面而深入地对其美学思想的背景、理论、特征及地位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述评和研究!本书主要有十二个章节,第一章节主要是介绍阿恩海姆的生平,他一生中三个阶段,分别是从出生于德国,中途的流亡生涯和最后在美国定居的一些经历过程。

第二章节主要主要介绍了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及整体特征,阿恩海姆的整个美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跟他整个出生时代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在他整个求学生涯中所遇到的导师和帮助过他的一些伟人都是极其重要的。

作为一个艺术心理学教授,他首先是一个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是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首要背景,格式塔心理学对阿恩海姆的影响是终生的-从学术到生活。

他早年对电影艺术和无线电艺术的研究都是对格式塔理论很好的应用。

同时,哲学就是啊恩海姆美学思想的第二重背景。

啊恩海姆终生为之献身的格式塔心理学也正具有这样一种统一性、概念性以及整体性特征,这与他的犹太家庭的影响应该有一些关系。

(综上所述,啊恩海姆美学思想的背景是多重的:格式塔心理学的、哲学的、科学的、宗教的。

当然,社会的发展及现代艺术发展的需要是决定性的因素,了解了这些,对于我们深入研究理解他的美学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

第三章节就是主要讲述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基础———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又叫完形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诞生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该学派既反对美国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主义,也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公式,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和行为,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认为整体不等于并且大于部分之和,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该学派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还有苛勒和考夫卡。

20世纪初,由于种种原因,心理学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美国转移,但是格式塔心理学却出现于德国,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当时德国的社会历史背景。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相对比较晚,但是自1871年德国统一后,德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已经赶上并超过英、法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跃成为欧洲乃至世界强国;德国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也都是强调统一,强调主观能动性。

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也都受到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倾向于整体研究,心理学自然也不能例外。

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主要有三个背景(哲学背景,心理学背景和科学背景)(诞生,基础定律和原理还有就是认识论基础)从第四章到第十章分别介绍了阿恩海姆的视觉思维何以可能、电影艺术论、无线电、电视及演讲艺术论、视觉美学伦、阿恩海姆的艺术论、熵与艺术、美育论。

阿恩海姆把美学应用到各个领域和角落。

最后两章节主要讲述了阿恩海姆的美学思想的贡献和局限性。

贡献:科学和人文的统一阿恩海姆的非语言决定论阿恩海姆对形象思维问题的贡献阿恩海姆对美术心理学的贡献局限性:在1954年出版的一部重要若作《艺术与视知觉创造性眼睛的心理学》中,阿恩海姆谈到,自己的研究工作从具体的试验实例到原则均来自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心理学的优点,在阿恩海姆看来主要是与艺术关系密切,格式塔心理学所关注的问题在艺术家看来是并不新奇的东西。

阿恩海姆认为。

事实上,郡种类似于艺术家对现实的观看的视觉过程,越来越使科学家们认识到,对自然界的大多数现象的描述,仅仅通过对其局部进行个别分析的方法是无法完成的。

对于大多数艺术家来说,'整体不能通过各部分相加的和来达到·的思想,并不算什么新奇的东西了。

多少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就能通过邵些排除了复杂的组织和相互作用的简单推理,而达到对现实作出极其有价值的分析。

然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

在这部若作中,阿恩海姆讨论感觉、知觉以及与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色、运动、张力和表现等相关的概念。

在1966年出版嘿艺术心理学论新论乡之后,阿恩海姆的理论随着嘿视觉思维一审美直觉心理学勘的出版又达到了一个顶点。

在星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力中,阿恩海姆从感觉到知觉再到概念,而后到认识,最终到思想,都逐级作了讨论。

此外,阿恩海姆对象征、想象、灵感以及创造性也作了相应的论述。

在此,阿恩海姆是想重新肂立知觉和思维的有机整体,从而显示出知觉和概念.从根本上说是视觉的而不是文字的,并认为视觉通过对客体或境况的意象,力求捕捉普遍性,由此形成最高概念化的基础。

在1977年,阿恩海姆出版了《建筑形式的动力学力。

在这部万作中,阿恩海姆对建筑的表现性视觉本质作了崭新的探讨,并利用早期自己对视知觉的研究成果,对在心理学历史中能够发现的艺术与知觉之间的联系作了最为有力的论述。

1986年,年过八旬的阿恩海姆又出版了C艺术心理学新论)这部被视为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总结式的若作。

虽然作者宣称只是集中讨论自己感兴趣的特殊疑难方面的问题,但是在总体上看仍然体现着阿恩海姆一贯的原则和理论精神。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部着作是对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总评定,并对一些具体的要点作了很多的补充,仍然坚持了格式塔心理学的原则,他强调。

老派的艺术教员只以指出作品的主题为己任,他的新派后继者则向儿童提这种问题一幅画里有多少个圆形、多少个红斑点。

等等。

这两者的做法都只不过是鼓励儿童去观察,使作品活动起来可是另一回事。

为达到这样的目的,人们必须对承载了方向、关系和表现的视觉力的形状和颜色等等因素,具有系统的又是直觉的意识,式塔心理学与精神分析学一样,提倡在完全清晰的被限制的范围以内对艺术作品作出详尽的描述与解释。

格式塔心理学的成就表明,这是进行艺术史研究的一种相当有力的手段。

不过同时这种手段的重用也存在着一J8潜在的危险,即将对个体或单独现象的解释扩展到艺术史中的更大的群体、运动和时期。

对于艺术史来说,荣格心理分析学比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要小一些。

荣格认为,创造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情结,一个独立的心理部分,它导向一个从无意识等级中抽出的独立心理生活。

就我们在前面所论,荣格在所有的独立的心理活动根源中,建立了原型现象,即原始的意象。

他认为人类最复杂的社会经验必定会在脑的结构中国下某些心理学痕迹,因此原型处于不活跃状态,直到我负某些心理事件·它们以二种被预定的方式在起作用。

我们祖先的无数类型经验给我们留下二种无意识的原始意象的贮存,艺术家对这些意象进行扩充、修改和调整。

荣格本人曾经研究过镓毕加索二类的个别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个别本质。

他认为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有·部分是出自艺术家有意识的创造,而有二些则是自发的,是在竹者实际实施以前就已经完全形成了。

而在心理学领域格式塔对艺术理论的贡献超越了其他心理学家。

阿恩海姆美学思想的局限性阿恩海姆美学的理论基础是格式塔心理学,而格式塔心理岧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这就导致了阿恩海姆美学具有先天睁一些局限。

尽管格式塔心理学是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的,但是词多格式塔试验缺乏对变量的适当控制,致使非数量化的实证资利大量涌现,而这些实证资料是不适于作统计分析的。

固然,格式塔的许多研究是探索性的和预期的,对某一领域内的新课题进行定性分析也确实便于操作,但是,定量分析更能使研究结果具有说服力。

阿恩海姆是格式塔理论的追随者,尽管在论述时他注意了艺术的实际,但仍不可避免地有一些问题既不可被证实,也不可被证伪,缺乏科学的精确性和说服力。

如。

力场。

和。

异质同构。

就有这样的问题。

格式塔理论的同型论假设,是从总纲的意义上而言的。

在论及整个理论体系的各个具体组成部分时,却明显缺乏生理学的假设。

事实上,任何一种心理现象都有其物质基础,即使遭到格式塔拒斥的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也都十分强调这一点,但是格式塔理论恰恰忽略了这一点,这就使它的许多假设不能深究。

由于阿恩海姆本身也是个艺术家,他精通雕刻和建筑,对电影理论也颇有研究,因而他的理论比较符合艺术的实际。

但是,他也受康德的主观先验论和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影响至深,试图用某种先验的形式来解释身与心、人与对象、情感与形式之间的同形同构关系。

其理论带有浓厚的思辨性质,并没有得到心理学试验的充分支持。

他的。

表现力基于力的结构外的主要结论也不能被精确的试验所证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