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招标内部控制审计概述

招标内部控制审计概述

招标内部控制审计概述
招标内部控制审计说简单也不简单,说复杂也不复杂。

不过涉及到的内容还是很多的。

招标内控涉及到制度制定层面的、制度执行层面的、舞弊的等。

招标内控审计的方法,我先整理分享一些案例,以便大家对招标内控有一个了解。

当然所有的内控问题不是一两个案例能囊括的,有时是千奇百怪的问题,甚至意想不到的,只有逐步总结积累才能把内控防治有个清楚的认识。

举例(一)围标
某年,接到匿名举报,某项目的土方招标中存在围标的情况。

如何下手查?举报中没有更多的线索。

由于外地项目,要求把相关招标资料电子文档都发过来,逐一检查几个点,如投标文件是否相似等,内容是否有雷同等。

可这些基本还是比较正常。

那到底哪里是突破口呢?如果现在贸然向投标单位问询,显然无法得到满意结果。

之后,由于该标要求投标单位缴纳每家20000元的投标保证金,我们要求财务提供保证金的入账单及收据。

其中两家的入账单都是银行现场缴纳现金,并存入项目公司账户。

仔细一看,两个进账单的字迹一致,笔体也一样,这就是个证据。

这可以证明这两家公司存在围标的意愿。

随后把证据落实,要求项目总经理找投标单位,投标单位最后承认了围标的事实。

举例(二)投标文件雷同
一次在监督一个园林招标的开标时,发现有三家(一共五家)投标单位投标书外观上一致,厚度都一致,只是封面颜色有差异。

这引起了审计部人员的注意。

之后对这些雷同的标书进行了检查,内容上也有很多雷同,特别是一些错误,三家同时都错误。

这个很重要,同时出错的概率基本为零,这种情况一般是出在一个人操作三份投标书。

之后逐一约谈投标单位,都没有直接承认围标,但是,按照按照招标文件中的规定,出现雷同,并且错误也一致,则判断为围标,最后以废标处理。

举例(三)
在一个监理标中发现第三次回标承诺书时,有两家单位的格式和内容一致,而且错别字也一样,其中一家单位报价比较正常,另外一家的价格高出30%以上。

经询问招标人员是否提供了固定格式的文本,回答是没有提供,由投标单位自行回复。

结果也被我们判定为围标。

举例(四)
某次对某项目的招标管理进行例行审计,招标部门和成本部门是一个部门。

发现几个标的中标情况很怪异,虽然是综合评分第一,但不是最低价,或者是最低价,但这个最低价是经过二次或三次谈判的。

仔细查证,这些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中标的技术标评分都比较高。

推断是不是技术标影响到中标结果。

再查证商务标的评标,评价标准不统一,有的是按照最低价为基准计算分值,有的按照平均价为基准计算分值。

经过验算,招标人员通过评标标准的选择,达到了综合评分第一的假象。

还有就是在商务标与技术标赋予分值比例的时候,有的技术标占30%,有的占50%,只是在评标的时候确定。

还有就是有些目标中标单位差一些分数排在第一,通过就行再报价的形式,适当就行降价来提高商务分值。

最后结果总可以达到一些技术评分较高的投标单位排第一,商务评标进行了配合。

通过对制度的对照,相关规定都是很模糊的,没有明确的规定技术标与商务标的分值占比,也没有明确什么环节确定。

标价标准等这些都不清楚,给操作人员留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最后通过对工程部门的访谈及成本部的了解,原来工程部门以工程标准要求高来压成本部,再者也比较强势,成本部不得不做出让步。

之后我们通过一些证据,以影响评标结果,对工程部们进行了处罚。

另外,要求他们尽快完善招标制度,防范漏洞。

有人说,他们肯定吃回扣,也许有,但当时没有了解到,只能暂时放过,但值得后续工作中重点关注。

内控审计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发现一些制度上和程序上的漏洞,然后把它打上补丁,实现避免和减少舞弊的风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多的靠经验来分析和发现,总的原则是控制与效率要协调。

避免为了控制而控制。

这也和公司股东的风险喜好有关,但从审计从业者角度讲,要适当考虑经营效益。

房地产招标的常见控制点一般在制度中都提到了,我说几个平常忽视的或重要的控制点。

1.组织机构设置要分离。

招标、成本、工程、设计等专业是实现招标的最主要的部门,由于招标和成本的联系最密切,所以有的公司把这两部门合并成一个部门,这就形成了招、评标操作权、定标建议权统一。

这种权利高度集中,他的风险性其实是1+1>2的,如果分别两个部门负责,里面有很多事会互相牵制、互相补充的,但是统一到一个部门,这些环节就不是问题了,风险就被掩盖了。

前面的案例中就有这样的问题。

因此招标和成本不能放在同一个部门,甚至隔级的领导也不能是一个人。

如果是一个人的话,那这个人一定在公司很有分量哦。

2.合格供应商库要“流动”。

合格供应商库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招标资源,节约了找供应商的时间以及考察等程序,提高了效率。

但是一些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库中的供应商变化很少,
一旦进入一劳永逸,甚至几年不变。

这样在招同类标时,每次都是几家相同的供应商投标,这很容易结成同盟,形成轮流坐庄的现象。

从表面上看,程序合规,实际招标根3.投标保证金要收取,收取保证金要(公对公),杜绝收取现金。

本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正确的是应该每年进行评估,淘汰一部分,新进一部分,形成竞争活力的态势。

3.收取投标保证金的作用
(1)可以保证该投标单位能正常投标,避免中途推出;
(2)可以看出投标单位的合作意愿,合作意愿强的单位,一般竞争就会强,就会起到招标的作用;
(3)初步评估投标单位的实力。

保证金要公对公,不收现金,可以有效避免个人挂靠,假借资质的现象发生,如果是个人挂靠,那将来的合作会产生很多隐患。

4.预防内部人廉洁问题
(1)建立一种问责机制,并不时的进行提醒宣贯,造成悬在头上一把剑的感觉。

比如现在公司大部分会和员工签订廉洁协议,还有问责制度,每隔一年修订一次问责制度;过年过节发通知不能收礼;举报制度等等造成一种“不敢贪”的形式,特别是风气不正,甚至已形成习惯的公司
(2)联系渠道控制。

(1)外联系电话统一使用公司电话;
(2)邮件统一使用公司邮箱;
(3)投标人的联系方式保密;
(4)不允许非招标主办人员与投标人建立联系:
(3)文件资料控制
(1)领取标书时间要分开,一单位一时间,避免碰撞:
(2)领取人签字不能在同一张表上。

与投标单位的函件往来均由主办人
(3)办理,技术标最好采用暗标的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