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保工作2020年总结

植保工作2020年总结

达拉特旗2020年植保植检工作总结
2020年达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部门在农牧局
的领导下,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总体安排部署,继续围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工作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将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今年主要在病虫测报、农药管理、植物检疫、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方面开展工作。

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力度,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植保工作中的一个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

近年来,达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不断加大病虫害预测预报力度,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2020年把草地螟、粘虫、地老虎、地下害虫、玉米螟、棉铃虫、玉米红蜘蛛、以及小麦、玉米、向日葵、牧草等作物的病虫害作为重点测报对象,尤其对国外迁入的草地贪夜蛾进行了重点监测。

目前全旗运行10台病虫害监测设备(其中5台闪讯性诱实时监测设备、1台纽康性诱实时监测设备、1台马铃薯晚疫病监测仪、1台佳多频振式光感应杀虫灯设备、高空测报灯1台、闪讯性诱远程自动监测设备1台),同时结合田间安放性诱捕器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全程监测预报,为农牧民提供科学防治的有力依据。

在全旗9个苏木镇与田间调查数据相结合共计发布病虫情报29期,邮件等发布1000多份,其中长期预测预报
1期,短期病虫情报27期。

填报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信息报表共计100多份,7月份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宣传
月活动,通过媒体、条幅、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发放草地贪夜蛾等各类病虫害防治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通过
微信等公众平台宣传5次、悬挂条幅5次。

通过科学的预测预报为农牧民提供了及时、准确、科学的防治措施。

今年我旗农作物主要发生草地螟危害,从6月中旬开始草地螟成虫盛发,6月19日高空测报灯内诱到草地螟成虫9万多只,并且蛾峰持续四天高居不下。

植保部门从发现蛾峰开始密切关注草地螟虫情动态,从测报灯监测结合每天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查,及时向鄂尔多斯市植保植检站、旗委、人大、政府、各苏木镇发布了6期草地螟病虫害专项情报,对草地螟成虫、卵、幼虫的识别方法、发生规律、预计发生时间、防治方法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详细介绍,准确预警了草地螟虫害的发生情况,正确指导了各苏木镇草地螟虫害的防治工作。

9个苏木镇发生草地螟幼虫危害40万亩次,其中玉米32.5
万亩次、向日葵6万亩次、甜菜1万亩次、小麦等其他作物0.5万亩次;主要用化学农药进行统防统治,联防联控,防
治面积40万亩。

今年地下害虫、粘虫、双斑萤叶甲、玉米红蜘蛛、蚜虫等虫害发生面积约50多万亩;危害程度均较轻,由于防控及时未造成危害;同时通过虫情测报灯、性诱捕器、田间调
查等形式未发现草地贪夜蛾。

二、加强农药管理工作,规范农药市场
2020年,为切实做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全旗农牧业安全生产工作,结合我旗实际,开展了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的安全综合监管工作。

今年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1个,协助市站办理限用农药定点经营许可证1个;目前全旗共有经营户156家,其中限用农药定点经营户18家,普通农药经营户138户,9个苏木镇均有分布。

今年我中心执法人员对农药市场监管采取随机抽查、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进行,对温室大棚进行用药检查指导7次;对农药生产及经营户进行专项检查8次;不定期抽查25次;与自治区、市级及其他相关部门联合专项检查市场3次;随机抽取样品22个,共计66份,已送往相关机构进行检测,目前结果还没有公示;与农药经营户及种植企业签订《承诺书》、《安全生产责任状》共计60多份;出动执法人员185人次,车辆60次。

深入基层进行安全知识宣传4次,发放宣传资料共计3000多份。

农药例行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经营场所、库房、农药标签、进销存电子台帐、限用农药实名登记销售情况等项,检查时发现临期药品、超范围药品、提醒经营户将临期的农药尽快下架退给进货商,对经营超范围的农药产品责令停止销售退回生产厂家;场所混乱的责令立即整改落实。

通过严格的检查、科学的指导、大力的宣传进一步规范了我旗农药市场,提高了生产、经营及种植户的专业技术水
平。

三、开展植物检疫工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植物检疫是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危险性检疫病虫危害的一项主要工作,今年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一)产地检疫及调运检疫工作:2020年共有5家制种企业申报产地检疫,提交产地检疫申报表39份,主要申报种类有玉米、瓜类、蔬菜等。

共计品种247个,制种面积3998.24亩,其中玉米品种208个,制种面积3908.24亩;蔬菜品种21个,制种面积45亩;瓜类品种16个,制种面积30亩;其他品种2个,制种面积15亩;根据《植物检疫操作规程》实施产地检疫,并进行严格的田间调查。

从申报至收获期,检疫人员对制种田进行随机调查,经调查未发现检疫性病虫害,10月份对所提交39份产地检疫申报表打印了产地检疫合格证。

今年共办理调运检疫52批次,其中省内32批次,出省20批次。

(二)种子市场检查工作:为了使农牧民购买到优质的种子,检疫人员从春耕备耕阶段开始深入种子市场检查种子调运情况,共检查种子市场10次,出动检疫人员50多人次,经过检查对未索要检疫单据的经营户当场责令补齐备案。

(三)苹果蠹蛾及其他检疫性病虫害监测工作:今年继续加强对检疫性害虫苹果蠹蛾的监测,确定监测点3个,共悬挂诱捕器15个,迷向丝300条,专人负责定期实地查看,加强监测预警,通过监测未发现苹果蠹蛾。

近年来由于黄瓜
绿斑驳花叶病毒在其它省份发生,我旗检疫人员深入制种田及瓜农田块取样进行检测,目前为止共取样7份,检测样品7份,通过检测未发现该病毒。

开展马铃薯腐烂茎线虫调查3次,发现疑似病薯进行取样,共取样6份已送检。

(四)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检疫人员结合7月份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进村入户、深入制种企业、农贸市场等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悬挂横幅10条;同时通过网络平台、现场咨询等形式开展宣传6次。

近年来我中心对检疫工作严谨认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四、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目标
2020年我旗通过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等项目示范带动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的技术推广,完成统防统治面积145万亩次,绿色防控面积90万亩次,全旗农药使用量317吨,同上年相比减少4%,实现了农药减量控害目标。

具体措施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强化监测预警减少盲目用药。

完善病虫监测体系,推广自动监测设备,发挥监测网络作用,重点对草地螟、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害开展监测发出预警。

将及时、准确的病虫害发生和防治信息送达农民,指导农民在最佳防治时期开展防治,减少盲目用药。

在各苏木镇科技示范户及种植大户、产业联合体的田间安放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共62台,通过诱杀成虫减少落卵从而有效控制幼虫的危害。

二是提升绿色防控水平减少农药使用量。

因地制宜推广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扩大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
提升绿色防控效果。

重点推广抗病品种、轮作倒茬、调整播期、机械除草、种子处理、诱捕诱杀、悬挂黄蓝板等绿色防控技术。

集成推广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全程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玉米螟、草地螟、粘虫、蔬菜病虫、马铃薯病害、田间杂草等主要病虫草害防治。

通过示范区进行展示,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开展绿色防控,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三是增加高效植保机械提高农药利用率。

增加先进、高效、实用植保机械数量,扩大作业面积,逐步淘汰雾化效果差、防治效果差、作业效率低、农药利用率低的药槭,重点解决药械“跑、冒、滴、漏”问题,推广自带风幕防飘移喷杆喷雾机应用,解决飘移流失、防效下降、随意加量的问题。

2020年上半年为我旗16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更换扇形喷头17500套。

为大型合作社发放喷头3000套。

四是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超量用药。

全旗已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50多家,按照市场化、多元化发展目标,鼓励和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组织模式。

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发展全程承包服务或代耕代种服务,扩大统防统治面枳,提升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在服务领域上主抓玉米作物和关键区域,在防治手段上主推新型、高效植保药械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推进方式上突出示范带动,统一组织,统一用药,统一防治,联防联控,减少施药次数,解决农户在防治中随意加量和超次数用药。

五、对外来入侵生物的调查工作:
7月份开始深入田间地头调查未来有害生物,今年结合上年调查过的数据,选取上年未调查的苏木镇及中心区域,分别选取风水梁镇、王爱镇、树林召镇、昭君镇、中和西镇5个区域,每个苏木镇调查5个点,共计25个点。

主要在交通便利、人员来往较多的道路两侧及农田、林场、农舍周围等开展重点调查,经调查未发现刺萼龙葵、少花蒺藜草等有害生物的发生。

六、其他工作:
今年共回复解决96118民生热线、农民咨询热线等30多起。

七、植保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农药管理工作方面由于经营户多,种植面积大,涉及全旗9个苏木镇130多个行政村,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又严重缺乏,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废弃物回收存在困难。

(二)病虫害测报工作经费不足,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三)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方面由于投入工作经费少导致技术推广单一,示范辐射带动面积小,创新性的绿色防控措施很难开展。

达拉特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0年10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