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10月03706《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03706《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课程代码03706)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全社会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属于A.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B.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C.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D.道德层面的价值要求2.人们的理想信念从根本上讲不是一成不变的,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A.思想性B.自发性C.时代性D.多样性3.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A.人们的主观意志B.人们的丰富想象C.人生的现实境遇、D.人生的精神支柱4.我们的祖国之所以可爱,不仅因为她拥有辽阔的土地、壮丽的河山、丰富的物产,更因为她拥有世世代代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亿万人民。

这段话说明的是A.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B.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C.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D.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5.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

这体现的是中华民族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D.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6.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丧失国格人格;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

这是A.民族自尊的体现B.时代精神的体现C.历史传统的体现D.风俗习惯的体现7.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A.历史观B.自然观C.人生观D.世界观8.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历史上和现实中出现的人生目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其中科学、髙尚的人生目的是A.功利主义的人生目的B.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C.个人主义的人生目的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9.健康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是一个人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条件。

下列选项中,属于不良心理状态的是A.自我评价客观B.适应能力较强C.经常过度焦虑D.情绪偶尔波动10.为了使个人的交往行为能够引起他人的良好反映,应该正确运用人际交往的方法和艺术。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方法和艺术的是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B.孤傲冷漠,不苟言笑C.宽容友善,诙谐幽默D.无限拉近人际空间距离11.人类社会需要道德,也产生和发展了道德。

关于道德起源的科学解释是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道德是动物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C.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1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A.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B.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C.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13. 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着道德领域的种种道德现象。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以人为本D.为人民服务1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和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A.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B.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C.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D.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15.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这是职业道德中A.诚实守信的要求B.爱岗敬业的要求C.办事公道的要求D.奉献社会的要求16.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要求的是A.爱护公物B.遵纪守法C.邻里团结D.服务群众17.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本质要求的是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1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部署,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A.多党合作B.党的领导C.以德治国D.人民民主19.下列选项中,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是A.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B.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D.建设髙效的法治实施体系20.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其中依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是A.法律事件B.法律行为C.法律责任D.法律后果21.国家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同属于某一类的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的立法活动是A.法律修改B.法律清理C.法律编纂D.法律汇编22.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政体是A.多党合作制B.社会主义公有制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3.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不同的类别,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属于A.人身自由B.社会经济权利C.政治权利和自由D.教育科学文化权利24.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A.民法B.商法C.经济法D.行政法25. 按照我国《继承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A.父母B.祖父母C.外祖父母D.兄弟姐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6.简述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27.简述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和方法。

2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29.如何理解和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0.简述宪法的特征。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题超过2小题,只按考生答题的前2小题计分0)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1.联系实际论述追求理想必须艰苦奋斗。

32.联系实际论述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33.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A2.C3.D4.B5.B6.A7.C8.D9.C 10.C11.D 12.B 13.D 14.D 15.B16.C 17.B 18.B 19.A 20.B21.C 22.D 23.A 24.A 25.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1)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2)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3)在经济全球化下背景弘扬爱国主义(4)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5)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6) 坚持爱国主义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一27.(1)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祌支柱。

(2)提高自我素质和能力,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

(3)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28.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休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的原则之一。

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支持。

(1)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2)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 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二者结合,相得益彰。

29.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该从以下三个层而去理解。

(1)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2) 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3) 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30.(1)宪法规定了最根本的内容。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31.(1)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追求者会遇到各种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吃苦头。

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懈奋斗的精神,理想的实现仍然是不可能的。

贪图享乐、只知坐享其成的人绝不可能实现某种理想,而且事实上这样的人根本不会有什么远大的理想。

(2)艰苦奋斗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的过程。

正是在为追求理想而艰苦奋斗的过程中,人的理想和信念经受了考验,得到了磨炼,从而变得更加坚定了。

只有经历了考验和在逆境中奋斗的人,才知道理想之可贵,才体会到信念的力量,也才能形成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对于追求理想的人来说.“苦”是相对的,它可以转化为“甜”。

通常所说的吃苦,往往是肉体上的痛苦,是由于缺少物质生活条件而造成的痛苦。

肉体的痛苦当然也会造成精神的痛苦,但对于追求理想信念的人来说,物质上的苦会变成精神上的甜。

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根据地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但革命者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他们在精神上是非常充实而愉快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