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xx.03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同学们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等内容写在指定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试卷请同学们放好。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第六章和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第3节。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和d为一个细胞周期B.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C.DNA复制可发生在c段D.染色体平均分配可发生在d段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3.右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O~A段表示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含量加倍B.B~C段细胞有核膜和核仁C.B~D段的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D.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为1:0:14.右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5.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高等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B.纺锤体、中心体、染色体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D.细胞壁、核膜、着丝点6.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动物细胞不同,是因为高等植物细胞()A.有细胞壁而无中心体B.有高尔基体和液泡C.有叶绿体和细胞壁D.有细胞壁和液泡7.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衰老细胞的膜通透性改变,呼吸速率减慢B.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C.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基因决定的D.人体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8.下图为人体某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⑥细胞的基因都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B.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C.⑤、⑥细胞发生了细胞分化,这是由于⑤、⑥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人在胚胎发育后期尾的消失是通过尾部细胞衰老坏死而实现的9.在下列物质中,可以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呼吸酶③抗体④二氧化碳和氧气⑤激素⑥血浆蛋白A.①③④⑤B.②③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10.下列有关渗透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体积,而与溶质微粒数目关系不大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C.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D.在37℃时,人体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1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12.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A.4 B.2 C.6 D.3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在人体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约占1/3,细胞外液约占2/3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D.淋巴和组织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血浆中蛋白质较少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A.温度B.酶C.PH D.渗透压15.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花粉过敏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C.肾小球肾炎导致蛋白尿D.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16.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兴奋时,电位变化为“外正内负”B.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D.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17.某人的大脑某个部位受到损伤,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
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最可能是()A.视觉语言区B.书写语言区C.运动语言区D.听觉语言区18.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D.激素和酶一样,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19.“人类不能生活在纯氧的环境中”,这一叙述是()A.不对的,因为身体细胞需要氧气,以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B.不对的,因为人体所吸收的纯氧经呼吸道进入血液时,已经有许多二氧化碳产生,不影响呼吸的调节C.对的,因为血液中应有适量的二氧化碳作为调节呼吸作用的物质D.对的,因为纯氧会使身体细胞的氧化作用太剧烈,而无法维持恒定性20.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去质疑、探索和创新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21.一运动员因服用固醇类药物而被取消了奥运会参赛资格,他服用的激素属于()A.甲状腺激素B.垂体激素C.雄性激素D.生长激素22.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作用机理的阐述,正确的是()A.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作为信息分子直接参与靶细胞的新陈代谢B.在血液中含有多种激素C.激素只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当激素作用于某一靶细胞后,再通过体液运送作用于其他靶细胞2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渴觉中枢位于下丘脑B.血浆渗透压升高,排尿增加C.抗利尿激素升高,排尿增加D.细胞外液中无机盐浓度降低,排尿增加24.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方式是()A .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支配下,通过传出神经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B .在下丘脑的支配下,通过分泌激素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产热C .通过有关神经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代谢减慢,产热减少D .通过有关神经兴奋,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提高皮肤温度25.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 .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为图中的内分泌腺(含神经末梢)C .胰岛B 细胞的分泌活动受④过程的调节D .如果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26.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 、b 、c 、d 、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 、II 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 .切断d 、刺激b ,不会强起效应器的收缩C .兴奋在结构c 和结构b 的传导速度相同D .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7.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在神经、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下完成的B .肾上腺素促进糖的氧化分解,因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D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通过载体并消耗ATP 完成的28.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当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 .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传导方向的结构是突触C .当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D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耗氧量增加,尿量增加,酶活性基本不变29.在寒冷时,肾上腺素有增加产热的作用,能与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和体温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①胰岛素 ②胰高血糖素 ③甲状腺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A .①③B .②③C .②③④D .②④30.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神经—体液—免疫凋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⑦ ⑥ ⑤ ④ ③ ② ①感受器 下丘脑大脑皮层 垂 体 内分泌腺 组织④血糖的平衡调节只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仅通过神经系统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A.①②③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乐陵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xx.0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31.(16分)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图A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______段。
(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d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______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____________段,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_______条。
(4)图C所示细胞与图B所示细胞相比,在图A中de(或ij)段的显著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观察植物根尖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32.(16分) 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的激素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处的激素作用为________(用“+”和“-”表示)。
(2)若图乙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①A代表反射弧的________________,刺激图中的B,可产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在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