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的影响

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的影响

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的影响
牙周病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患病率高,病程长,进展缓慢,因早期无自觉症状或症状较轻而容易被忽视不及时就诊,使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牙齿丧失。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发病率为40%~75%,在我国牙周病的患病率高于龋病 [1]。

研究认为,加强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高患者对牙周病的认识,及时清除牙菌斑,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牙周病的最有效方法[2、3]。

本文对口腔护理干预在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的影响进行综述。

1 心理护理干预
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沟通让患者了解有关牙周病的知识,并通过护理人员的表情、姿势、态度、行为及气质等来影响和改善患者的情绪,帮助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消除病人的心理压力和思想顾虑,取得病人的配合,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减轻、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期康复的目的。

唐国妹等[4]通过此护理干预发现观察组患者中度和重度焦虑占56.9%。

认为针对口腔门诊初诊患者对于相关知识的欠缺而容易产生焦虑, 复诊患者的门诊次数较多,有必要实施一套完善的护理干预手段,在改善患者心理状况的同时也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邹红玉等[5]认为在护理过程中应向患者介绍牙周病的有关知识及治疗程序,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顾虑,向患者介绍同类疾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的病例,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使患者增强治疗信心。

作者对92例牙周病患者通过和病人交谈有关牙周病的知识,消除了病人的心理压力和思想顾虑,取得病人的配合,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6]。

2 口腔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口腔健康教育是以教育手段向人们传授口腔卫生健康知识与技术,促使人们采取有利于口腔健康行为,是口腔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7]。

牙周病病人健康教育是提高牙周病病人对牙周病知识的了解,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自我口腔保健的能力,有利于牙周病的早防早治。

据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8]:全国35岁~44岁年龄段人群牙周健康率为14.5%,65岁~74岁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为14.1%,关雪琳[9]对随机抽取的500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牙菌斑、牙石、牙周病及口腔保健等相关知识,结果只有不到20%的学生能正确认识牙周病。

很多研究表明,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疾病就医态度和正确口腔卫生行为实践情况较健康教育前有明显改善, 研究认为要提高人们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改善口腔保健态度和口腔卫生行为,应该重视健康教育的作用,联合多方面的力量,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安春青等[10]采用图片、示教、现场互动、形象生动的比喻等方式向患者及陪护详细讲解牙周病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让患者对牙周病有个感性的认识,在牙周治疗中,对每一个患者个体进行针对性的口腔卫生宣教及口腔卫生指导,让患者了解菌斑的致病意义和菌斑控制的重要性,通过反复的指导,调动患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牙周病的防治起了促进作用。

作者对92例牙周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牙周病病人对牙周病知识的了解,并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提高了患自我口腔保健的能力[2]。

王波等[11]报道139名学生经过3个月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答题平均正确率均高于健康教育前。

认为通过对初中儿童开展系统的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水平,增强中学生口腔保健意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应该进行有计划、有系统、长期的口腔健康教育。

3 指导控制菌斑的护理干预
目前已经明确牙周病的最大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控制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病的必须措施。

通过正确刷牙可以机械清除牙面堆积物和牙菌斑,漱口能清除食物碎屑和部分软垢, 是自我清除牙菌斑的主要手段,能减少牙周病的发生。

据文献报道 [12] 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6个功能区12所中小学校所学生家长调查显示,学生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占56.11%,每次刷牙不到3min的占79.12%,没有达到有效刷牙的目的。

刘忠民[13] 对延边大学200名1~3年级学生进行口腔保
健知识、口腔保健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每日至少刷牙两次占35.0%,但每次刷牙时间超过
3min的占26.5%,采用竖刷牙的占35.0%,说明调查对象口腔保健意识及行为缺乏。

控制菌斑的
护理干预方法是指导机械性控制菌斑和化学制剂控制菌斑,达到预防和治疗牙周病的目的。

刷牙或使用牙线、牙签等机械方法是去除牙菌斑的重要措施。

化学制剂漱口液具有杀菌、抑
菌效能,在刷牙破坏了牙菌斑生物膜后,效果更佳。

作者对92例牙周病患者指导控制菌斑
的方法包括: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牙线的使用、牙签的使用和牙间隙刷的使用等方法 [2]使
口腔保健行为得到了提高。

4 治疗中护理干预
在治疗中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其不仅影响到手术效果,还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

因此,
护理人员要指导病人按时服药,观察药效及有无副作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
适时让患者漱口、休息,对情绪严重紧张,焦虑的患者给予语言安慰,必要时可通过眼神,
手势等暗示安慰患者情绪,鼓励患者信心。

诸运青[14] 报道421例牙周病患者实施超声波洁
牙手术,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密切的护理配合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到95.0%,显示了较
好的临床效果。

认为对牙周病手术患者结合其具体状况,从生理和心理多方面加强护理干预,对于保证手术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对92例牙周病患者治疗中护
理给予用药指导、冲洗龈沟及牙周袋的护理、去除局部致病因素的护理,如去除不良修复体、清除牙石、牙垢及菌斑等[2]。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5 预防交叉感染
患者的血液、唾液和体液中存在有大量的各种细菌、微生物,在口腔治疗操作中会造成污染,引起交叉感染。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交叉感染,以保护口腔科医务人员和患者。

张玉琴[15]报道,在认真分析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诸多因素,制定并认真实施各项护理干预措施,严把质量控制关, 5年未发发生交叉感染的病例,达到了预期的感染控制效果。

作者对92例牙
周病患者预防交叉感染方法:一是要做好口腔科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和手卫生,要求医护人员操
作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每次操作前后要洗手。

二是要做好病人用物的处理,病人使用一
次性漱口杯、一次性吸唾器和一次性治疗盘消毒处理。

三是操作过程中所用的低速手机、洁
治器等牙科器械均采用高温高压蒸气灭菌消毒。

此外,诊室内保持通风换气,并进行空气静化
消毒,由院感控科定期对本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及医护人员的
手进行细菌培养,以防止和控制医疗工作中发生交叉感染[2]。

6 小结
综上所述,牙周病患者口腔护理干预对其康复及维持长期疗效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国内外
针对此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些方面,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牙周病患者口腔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曹采方.牙周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0~33.
[2] 关雪琳.大学生对牙周病的认识[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7,4 (4);46~47.
[3] 梁焕友,吴坚,唐倩,等. 广州市天河区居民牙周疾病调查报告[J].新医学,2005,36(8);459~460.
[4] 唐国妹,张琦,林建莉,孟凤梅.护理干预对口腔门诊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上海护
理,2009,9(3);68~70.
[5] 邹红玉,诸运清.牙周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9);188~189.
[6] 钟秀芬,陈燕,卢其芳,等.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55~156.
[7] 马涛.口腔预防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8]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2-102.
[9] 关雪琳.大学生对牙周病的认识[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7,4(4);46~47.
[10] 安春青,高磊,刘华,等.牙周病口腔护理宣教[J].新疆医学, 2010,4 0;126~127.
[11] 王波,王艳娇,田庆丰.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0);71~73.
[12] 齐慧,周弋,王静,等.浦东新区中小学生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8);750~751.
[13] 刘忠民,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保健行为的调查研究[J].吉林医
学,2008,29(1);1368~1369.
[14] 诸运青.牙周病患者治疗的护理配合体会[J].护理研究, 2010,17(14);98、101.
[15] 张玉琴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10,20(9);1293~129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