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选科策略
Y表示原始分;X表示等级分。
假设在2021年高考中,小鄂的思想政治学科原始分为81 分,而该学科B等级的原始分分布区间为82~61,则该同学思 想政治学科的原始分属B等级,B等级的等级分区间为85~71。 按照转换公式该同学思想政治学科的等级分为:
该同学思想政治科目等级分为:84分。
(二)选科策略 选科需要综合考虑专业要求、职业发展需要、学
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 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以原始 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 所选择的2门科目,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 满分均为100分,即通常所说的“3+1+2”模式。
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等三门全 国统一考试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不分 文理科。
学和生物学。学生在上述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科目参加 选择考,其中在物理、历史中选择1门为首选科目,在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为再选科目。
选择考科目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规定的各学科 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
序号
物理类组合
序号
历史类组合
1 物理 化学 生物学
1 历史 思想政治 地理
二、新高考模式下的选科策略
(一)政策解读 2019年4月2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北省
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推进部 署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工作。作为全国第三批实施 改革的8个省市之一,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 学生将参与新高考。从2021年起,高考考试科目设置 为“3+1+2”组合方式,将建立基于全国统一高考成 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成绩、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新机制,简称“两依据、一 参考”。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即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学 业水平考试制度、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推进高职高专分类 考试招生改革及保证措施。
(2)合格考如何组织考试?
合格考中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 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科目由全省统一 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公布成绩。
合格考中的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体育 与健康4门科目,由省根据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和 课程标准统一制定考试要求,黄冈市组织实施。
(3)合格考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
国家课程校本化(非高考学科):非高考学科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系列 校本教材,是课程体系构建的重点。根据高考改革需要可采用选课走班教学
体育类。开设课程有:篮球+田径、足球+田径、排球+田径、羽毛球+田径 、乒乓球+田径、健美操+田径等。
信息技术类。开设课程有:信息技术基础、Flash动画设计、算法与程序设 计、网络技术应用、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
【案例分析1】 我的选考科目评估 第一步,基于职业、目标院校-专业(类)的初步选 科。选考科目评估表如下所示。
项目 职业方向 目标专业 目标学校 专业选考要求 (必要) 学科基础要求 学科选择 基于职业、专业的 学科综合选择
选择1
选择2
选择3
第二步,基于综合评估的选科方案。
学科 物理
化学
生物
思想 政治 地理
2 物理 化学 思想政治 3 物理 化学 地理 4 物理 生物学 思想政治
2 历史 化学 思想政治 3 历史 化学 地理 4 历史 生物学 思想政治
5 物理 生物学 地理
5 历史 生物学 地理
6 物理 思想政治 地理
6 历史 化学 生物学
一是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等 因素,按照对各科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
二是考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 目要求进行选择。
三是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 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四是结合年级选科指南、大型考试成绩以 及选科倾向性测试作出选择。
选择考科目中的首选科目(历史、物理) 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并计入考生总成绩;再选科 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成绩以等 级分呈现,并计入考生总成绩。
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 的考生总成绩(以下简称考生总成绩)。
2.合格考。
(1)合格考包括哪些科目,内容范围是什么? 合格考覆盖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科目,
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 (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
合格考内容范围为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规定 的必修内容。
第一讲 新高考模式下的选科策略
一、湖北省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3门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选择性考试(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中 规定的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
其中,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 成绩,每科满分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 计入考生总成绩;
(四)构建基于项目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 实践能力。
基于学科、教材、课内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根据各学科特点,在课内完成教材中指定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研究性 学习”是教育科研领域中一个崭新的课题。近几年来,有关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届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 革的一个热点。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高中的必修课,是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 一个新尝试。研究性学习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基于综合、实践、课外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基于问题导向,选择当地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涉及多学科的综合课题。它 是国际上普遍重视但也是本世纪初刚刚起步的课程改革内容,被公认为我国 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改革的基于项目课程,在目 前学科教学任务和方式尚未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基于 项目课程学习的主阵地,应在“小课题”“真问题”上做好文章,从而有效 地实现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可从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 考试,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
三是便于投档录取。
2.为什么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考试成绩要实 行等级分?
由于再选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 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 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 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 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 平。
(二)开设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选科。
1.评价目的。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 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 质教育、深化考试评价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
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改革的重点是高考录取实行 “两依据、一参考”综合评价方案。即依据统一高考成绩、 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 择优录取的招生录取。
选择考科目: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学、思 想政治、地理等六门选择考科目由湖北省统一命题。
合格考科目:语、数、外等九门科目由湖北省 统一命题;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 美术)、体育与健康等4门学科,由湖北省根据普通 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标准统一制定考试要求, 黄冈市组织实施。
(三)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数外和物/史按高考原始分计分;
化生政地按等级赋分:湖北省再选科目每科原始分 满分为100分。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 满分为100分。将每门选择考再选科目考生的原始分从 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五个等级,将A至E等级 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五 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分。
1.考生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时,为什么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首选1门,在其 余4门中再选2门?
我省《实施方案》规定,考生在确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 科目时,在历史、物理中选择1门为首选科目,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 生物学中选择2门为再选科目。这样设置的主要考虑:
一是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普通高中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 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 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科兴趣和学科能力四个方面的影响。考虑职业发展需 要是面向未来的视角,在高中阶段打好相关学科的基 础有利于今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学科兴趣是内生 动力,有利于学好课程,也是学业成就的重要预测指 标之一;学科能力则直接关系当下的考分。
因此,在选科时,首先要确保满足相关专业的选 考要求,其次基于未来职业的发展需要进行选择,再 次要兼顾学科兴趣和学科能力。即在确保满足选考科 目要求的情况下,再选择考得好、竞争小的科目。
1.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什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
课程标准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 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 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 项重要制度。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 择性考试。
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普通高中同等学历 认定的主要依据;
2.评价内容 (一)思想品德。 (二)学业水平。 (三)身心健康。 (四)艺术素养。 (五)社会实践。 (六)劳动品质。
3.评价办法和程序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贯穿于学生高中学习
阶段的整个过程。关键是内容客观、具体、可以查证。 高一新生开学第一周,年级到教务处领取学生综合素 质档案表及学生成长记录卡,要求学生将录取通知书 装入档案袋,并填写好个人基本情况。
历史
技术 (浙江)
职业-专业 职业发展 学科
综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