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分析

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分析

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变电站土建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施工是否能够顺利展开。

文章主要分析了变电站土建设计的基本要点,并指出在设计中应当格外注重的问题,对相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设计;施工图设计
中图分类号:TM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8-0102-02
变电站土建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施工是否能够顺利展开;一般情况下,变电站土建设计主要包括前期准备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

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变电站土建设计的经验,简要探讨如何更好的进行变电站土建设计。

一、变电站土建设计前期准备阶段
(一)地点的选择
在进行变电站地址选择时,应当首先明确电站负荷中心的位置;这需要系统人员依据潮流分析以及电网的规划确定负荷中心位置,此外还需设计接入系统方案、无功补偿规模、出现、主变等。

依据提供的资料,土建设计人员先初步确定几个电站选址方案,这些选址地点应当尽量与负荷中心较近,以便能够降低网损。

之后就要对几个站址方案进行比选,
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所选定的变电站地址是否与当地的政府规划相一致。

尤其应该注意选定的地址是否位于当地的基本农田保护区,除非当地国土部门对土地总体规划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不能侵占基本农田修建变电站。

此外,需要积极与当地规划部门沟通,以防止出现变电站选址与总体规划相冲突的情况发生。

2.站址的水文地质、交通运输、土地征用等是否可行或便利以及是否易于执行;同时,为了能够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电网的建设,在进行变电站建设时要尽可能的使用劣地、荒地,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尽量远离矿产较多、地质条件恶劣的地点等,变电站位置与地震断裂带之问的距离应不小于1km。

由于变电站常修建在较为偏远的地点,这时就需要保证进入变电站道路的转弯半径、坡度以及宽度等能够满足大型设备运输的需求。

3.变电站选址时,应明确周围是否存在陵园、风景旅游区、导航台、飞机场、通信设施、军事设施等,若确实存在应先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得到允许后方可建站,否则另行选址。

(二)线路的选择
变电站线路的选择应当与地址的选择相协调,在选址过程中要注重与线路人员之问的配合,明确变电站输电线路的
具体方案。

因线路的总体造价要远大于变电站的建设造价,因而科学、合理的线路方案有助于保证变电站建设的经济性,而且对于方案顺利通过前期的审查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线路选择时应当格外注重以下几点:
1.线路需要避开重要通信设施、军事设施、自然保护区、城镇密集区等;若能够有效的进行避让,可以降低拆迁补偿的费用,避免对周边设施或景观的影响,降低对通信设施以及军事设施的干扰;若确实不能够有效的避让,则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后方可确定。

2.重视对铁路、水库、河流等跨越点的选择;尤其是线路需要跨越高速公路、大河、大江时,应当尽量保证小跨度的跨越,以便能够降低项目资金的投入、减少跨越所带来的风险,降低对交通和航运的影响。

3.变电站地址选择时要注意线路的输出条件,对已经建成的变电站的线路走向进行分析,以便能够合理的安排变电站的出线线路,尽量防止出现线路之问相互交叉的情况。

二、变电站土建初步设计阶段
(一)变电站的规划设计
在对变电站所在区域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当先充分考虑变电站所在地的交通运输、水源电源、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等条件,进而确定进行变电站规划的具体规则。

通常情况下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运行检修、施工以及工艺布置等要
求。

在保证变电站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变电站的检修、运行、施工方便,达到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水土保持的目的。

(二)变电站的平面布置设计
变电站的平面布置设计应当依据电气平面布置情况进行设计,在与总体规划相符的前提下,对变电站进行合理的工艺布置,以便实现节约用地、交通方便、分区明确。

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总平面布置,将总平面划分为配电装置场地、主变场地、110kV配电装置区等功能分区。

站内的各个功能分区通过变电站内的道路实现连接,变电站内道路的转弯半径、宽度等要符合消防、检修、变电站运行、大物件运输等的要求。

为了能够尽量降低土地的占用量,同一时期内修建的建筑物要尽量集中布置;在消防间距满足要求的基础之上,应使各建筑物做到紧密布置。

(三)变电站的竖向布置设计
在确定变电站场地的设计标高时,首先应当考虑的就是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之后再考虑该地区在历史上的最高内涝水位以及标准洪水位。

在确保场地标高满足涝水水位以及洪水水位的基础之上,进行场地土方工程量的计算,通过综合平衡设计以使场地土方工程量最小,进而确定变电站场地的设计标高值。

变电站的竖向布置可以采用阶梯式或者平坡式,但二者
都要在满足工艺布置合理的基础之上,尽量利用现有的场地地形,以便能够降低土方施工量。

竖向布置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就是边坡的处理,具体的坡度值应当依据前期勘察资料来确定,若边坡之间的高度差较小时,可以考虑使用挡土墙进行处理;若边坡之问的高度差较大时,应当使用护坡和挡土墙共同作用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边坡挡土墙的坡脚以及坡顶处,应当设置排水沟和截水沟。

这些措施的采用,不仅能够保证边坡不受到雨水的冲刷作用,而且可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并且能够减少土地使用量。

(四)变电站的建筑方案设计
变电站的建筑方案设计不只是包括竖向布置和平面布
置设计,还包含水工方案设计、暖通通风方案设计、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基础方案设计、结构方案设计。

为了能够降低土地的使用量,通常使用联合布置的方式进行变电站建筑方案设计。

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在符合工艺技术要求的基础之上,应当尽可能的使其位于同一座配电装置楼或者主控通信楼内。

在变电站的平面布置设计上,应使变电站的每个屋都有满足设备维修和运行的空间;在变电站的立面设计上,应尽量使其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在进行变电站结构设计时,主要建筑物大多使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框架,而建筑物的支架和构架普遍使用的是钢结构。

此外,需要结合当地的设防烈度以及变电站的重要等级,来确定变
电站的抗震等级。

建筑物所采用的基础形式,不仅要考虑到建筑结构所传下来的荷载大小,而且要考虑变电站地址的地质情况,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桩基础和独立基础,但很少使用条形基础和筏式基础。

依据变电站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处理方案,若地区的地基情况较好,则可以使用天然地基;若该地的填土层较厚时,则可以对其使用强夯法进行处理;若该地有厚度较大的淤泥层时,则可以考虑使用预压法、灌注桩、管桩、水泥土搅拌桩等方法进行处理。

在进行变电站的暖通和通风设计时,应当使其符合消防以及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

依据变电站各屋的防爆、换气次数以及温度的要求,运用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空调换风等方式进行温度和空气的调节。

三、变电站土建的施工图设计阶段
变电站土建的施工图设计阶段是将已经通过审查的方
案运用到现实中的阶段,它包括暖通、给排水、结构、建筑、总图等专业。

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各专业之问进行交接时出现问题,应当预先进行必要的沟通。

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土建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图的质量,可以考虑使用以下措施:(1)由于变电站内建筑物很少出现变动,因而可对其实行标准化设计,使其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2)建立各专业之间资料互提制度,以便能够使参与设计的各专业之问实现有效的沟通,尽量避免各专业之问因缺少沟通而产生的矛盾;(3)
建立变电站土建施工反馈制度,以便能够将变电站土建施工中所碰到的问题快速地反馈到设计部门,进而对土建设计进行完善。

四、结语
变电站的土建设计需要注重前期准备阶段、初步设计阶段以及施工图设计阶段;由于变电站所在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以及重要性不同,因而土建设计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只要能够有效的把握设计重点,就能够很好的完成土建设计任务。

(责任编辑:赵秀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