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一导学案《大堰河我的保姆》学生版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语文人教必修一导学案《大堰河我的保姆》学生版

题目《大堰河——我的保姆》两课时
学习
目标
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学习
疑问
学习
建议
【标题】
“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般是指“《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

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鹅毛大雪。

艾青看到雪突然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在地上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作者】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

据说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

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抚养。

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

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

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预习自测】
为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大堰河()檐头()瓦菲()灶火()荆棘()掐死()匾()火钵()碾()忸怩()冰屑()团箕()凌侮()叱骂()咒语()
第一课时
【探究一】大堰河──我的保姆——意象特点
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比喻意象和描述意象。

在《雨巷》一诗中,“丁香”可以看做是诗人迷茫的内心追求,它是比喻意象。

而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

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

【探究二】: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分为四层:
(1)
思考:为什么“我”一个地主家的儿子会被送到保姆家去养?自己家里难道就没有能力供养他吗?
(2)
(3)
(4)
作业:
1、反复诵读全诗,整体感悟作者的情感。

2、思考作者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表达他的情感发展轨迹的。

第二课时
【探究一】大堰河──我的保姆——修辞手法
【探究二】研读重点段落,深入理解
1、认真朗读第7节,第7节中用诗人自家优越的条件,与大堰河的贫困条件相对比,但在这种优越的条件中,我的心情却是忸怩不安的。

“忸怩不安”一词表明“我”在保姆家生活惯了,进而说明“我”与地主家庭的疏远与隔阂。

请在诗句中找出一句相同的话来证明,并分析它们表达了什么?
2、诗歌第8节写道“大堰河为了生活……就开始用抱过我的手臂劳动了”。

这节诗里所描述的大堰河不是像第5节那样为自家干活,而是到地主家(“我”的家)干活,从而取得报酬养活自己一家。

劳动是繁重而多样的,然而她却总是“含着笑”,这表明了她的什么品质?
3、联系第6节所写“我”离开大堰河家时,她居然“哭”了,那么在第8节反复写她“笑”,
【课后延伸】赏析《给乌兰诺娃》:
给乌兰诺娃
——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
象云一样柔软,
象风一样轻,
比月光更明亮,
比夜更宁静——
人体在太空里游行;
不是天上的仙女,
却是人间的女神,
比梦更美,
《给乌兰诺娃》是诗人艾青访问苏联之时,观看芭蕾舞艺术大师乌诺娃的精湛的表演之后所作。

正如诗人所说:“绘画应该是彩色的诗,诗应该是文学的画。

”这首诗用比喻、对比的方法描绘观感。

全诗分两部分,诗歌的第一节为第一节部分,以柔云、轻风、明月、静夜等一系列的景物织成一种优美的意境,把舞姿描绘得轻柔、蔓妙;把氛围洪衬得静谧、甜美,是一幅出色的情景交融的动态写意图。

芭蕾舞是一种源于意大利的舞剧,演员以脚尖点地,翩跹起舞,姿态美妙高雅,飘逸轻盈,给人以梦幻般的感受。

在诗歌的第一部分,用博喻以云之柔、风之轻、梦之幻——写出了舞姿的曼妙动人,诗歌仿佛让我们置身于这样的艺术氛围:微风轻轻吹送着天上一片片淡淡的白云,月亮向大地倾洒着柔柔的银辉,一袭白衣的美女在翩翩起舞……在这里,诗人虽未直接向我们描述艺术家的舞姿,却使我们感受到这样一种美好的意象:人月相辉映,人比月更美,舞比仙动人;而人体在太空里游行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诗人极其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