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导论》教学大纲
Teaching(Course) Outline of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Philosophy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S1104
开课时间:第二学期
总学时数:36
开课部门:社会科学部
授课对象:硕士生
考核方式:论文70%,平时成绩30%
预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主讲教师:叶革会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
张志伟马丽.《西方哲学导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
参考资料:
1. 张志伟《西方哲学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出版
2. 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3. 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出版
4.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出版
5.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西方哲学导论》主要介绍西方哲学史的基本线索和西方哲学的最主要流派,使学生能初步的了解与掌握西方哲学发展的脉络。
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全景性的描述,帮助学生获得有关西方哲学的既客观全面又深入系统的知识。
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西文化对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前言什么是西方哲学?
一、哲学与宗教
二、哲学基本问题
三、西方哲学史发展阶段
四、古希腊哲学发展阶段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哲学与宗教的关系、西方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明确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希腊罗马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的哲学思想。
第一章古代哲学
1、主要内容
第一节古希腊早期时期的哲学
一、伊奥尼亚学派
二、南意大利学派
三、多元论学派
第二节古希腊古典时期的哲学
一、智者
二、苏格拉底
三、小苏格拉底学派
四、柏拉图
五、亚里士多德
第三节古希腊晚期时期的哲学
一、伊壁鸠鲁的原子唯物主义哲学
二、斯多葛派
三、怀疑论派
四、卢克莱修的原子唯物主义哲学
五、西塞罗的折中主义
六、新柏拉图主义
2.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能从理论上弄清早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尤其是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论和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念论的主要区别,掌握亚里士多的哲学思想。
第二章中古哲学
1、主要内容
第一节基督教和基督教哲学
一、基督教的产生
二、基督教的哲学化
第二节教父哲学
一、教父哲学的产生
二、教父哲学的概况
第三节经院哲学
一、经院哲学的产生
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安瑟伦
三、经院哲学的最高权威托马斯•阿奎那
第四节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
一、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由来和中心问题
二、唯名论和唯实论斗争的两个发展阶段
三、唯名论反对唯实论斗争的实质和意义
第四节“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一、人文主义运动和政治哲学
二、古典哲学的复兴
三、宗教改革运动
四、新时代的曙光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实质和特征,掌握唯名论和唯实论的斗争由来和中心问题,弄清唯名论和唯实论斗争的发展阶段,理解唯名论反对唯实论斗争的实质和意义。
第三章近代哲学
1、主要内容
第一节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
一、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
二、笛卡尔的二元论哲学
三、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
四、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
五、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第二节 18世纪的法国哲学
一、孟德斯鸠哲学
二、伏尔泰哲学
三、卢梭哲学
第三节德国古典哲学
一、康德批判哲学
二、费希特“自我”哲学
三、谢林“绝对同一”哲学
四、黑格尔哲学
五、费尔巴哈哲学
第四节黑格尔后的哲学
一、青年黑格尔派
二、新黑格尔主义
三、新康德主义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以来英国经验论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了解近代以来欧洲大陆各个国家的唯理论哲学思想;了解十八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思想,了解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弄清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认识论思想,掌握和理解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及其辩证法思想。
第四章现代哲学
1、主要内容
第一节现代西方哲学概述
一、西方哲学的两次“转向”
二、从西方古典哲学到现代哲学转化的背景
三、现代西方哲学的演变过程和阶段
第二节现代西方哲学各流派
一、非理性主义转向
二、生存论转向
三、语言转向
2.教学要求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现代西方哲学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即德国古典哲学解体后到二十世纪80年代为止的时期内出现和存在的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各主要流派的基本思想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