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规划(文本)-【提高绩效推荐】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规划(文本)-【提高绩效推荐】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战略规划(文本)-【提高绩效推荐】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规划目的 ......................................... 1 第二条指导思想 ......................................... 1 第三条规划范围 ......................................... 1 第四条规划期限 ......................................... 2 第五条规划依据 ......................................... 2 第二章发展战略和目标 (3)第六条发展战略 (3)第七条发展目标 (3)第八条发展规模 ......................................... 4 第三章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 (4)第九条都市区城镇等级结构 (4)第十条都市区城镇规模 (5)第十一条重点开发区、产业园区布局 (6)第四章主城区空间发展规划 (7)第十二条主城区空间发展方向 (7)第十三条主城区空间结构 (8)第十四条主城区功能布局 (11)第十五条主城区建设用地组成 (12)第五章支撑体系规划 (13)第十六条世界东方历史人文之都建设 (13)第十七条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 (14)第十八条生态体系建设 (14)第十九条综合交通体系 (15)第二十条供水保障体系 (18)第六章重点建设项目 (20)第二十一条 ..................................... 重点建设项目 20 第七章实施措施 (21)第二十二条 ..................................... 创新管理体制 21 第二十三条 ..................................... 加大政策支持 21 第二十四条 ..................................... 增加投资渠道 21 第二十五条 ................................... 加快一体化进程 2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是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关键环节,本规划对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空间发展做出导引性、框架性、战略性安排。

第二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依据,按照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在更大区域和更高视野下,确立西安都市区战略目标,重构大都市空间形态,建设大都市支撑体系,进一步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构筑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框架,促进大都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第三条规划范围1、都市区范围包括西安市除周至外的行政辖区,咸阳市的秦都、渭城、泾阳、三原“两区两县”。

总面积9036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965万人,城镇人口632万人,2008年城镇化水平65.5%(见图1)。

图1 规划范围图2、主城区范围1北至泾阳、高陵北交界,南至潏河,西至涝河入渭口及秦都、兴平交界,东至灞桥区东界。

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

现状总人口594万人,建设用地面积650平方公里(见图2)。

图2 主城区规划范围及建设用地分布图第四条规划期限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咸一体化建设规划》、西安、咸阳两市的总体规划相一致,确定为,2009年—2020年第五条规划依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相关法规与技术标准,依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抓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的意见》以及西安、咸阳两市总体规划等文件、规划编制本规划。

第二章发展战略和目标第六条发展战略依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六大战略为,1、推进西咸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2、建设渭河城市核心区,塑造国际化大都市形象,3、提升都市区的国际通达性,建设现代国际交通中心,4、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华夏文明,打造世界东方历史人文之都,5、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6、依托秦岭绿色生态资源,恢复“八水绕长安”河湖系统,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第七条发展目标传承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延续城市发展空间脉络,依托交通区位、科研教育等资源禀赋及以渭河、秦岭、“八水绕长安”为特色的生态格局,彰显十三朝古都的历史人文特色和现代大都市的城市景观风貌,科学构建国际化大都市空间结构。

以主城区和卫星城为都市区城镇体系基本格局,加快主城区北跨、东拓、西接、南融的步伐,以西安钟楼南北线为中轴,以渭河水脉贯穿东西, 以秦岭和渭北为两大生态风光带,构建“一轴、一河、两带”的大都市空间结构。

以悠久璀璨的华夏文明为灵魂,以山川秀美的大秦岭为屏障,以“八水绕长安”的生态景致为胜景、以便捷高效的交通体系为支撑,把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成为一座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的东方人文之都,一座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的魅力和谐之都。

3第八条发展规模至2020年,规划都市区总人口12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10万人。

城镇化水平达到86.7,。

到2020年,规划主城区总人口850万人,建设用地850平方公里。

第三章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第九条都市区城镇等级结构根据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吸引能力及其在区域承担的作用,确定各个城镇在都市区中的地位。

规划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外围组团分担产业功能,卫星城带动次区域全面发展的“一核、四组、七个卫星城”城镇体系结构(见图3)。

一核,都市区主城区。

四组,承担主城区部分职能的四个外围组团。

分别为洪庆、常宁、渭北,临潼,工业区和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

七个卫星城,主城区外围的卫星城,分别为泾阳、三原、高陵、阎良、临潼、户县、蓝田。

都市区内县的行政建制逐步调整为市辖区。

图3都市区城镇等级结构规划图第十条都市区城镇规模表1 都市区城镇规模一览表建设用地规人均建设用人口规模模地 ,万人, ,平方公里, (平方米/人) 主城区 850 850 100西安 710 654 92 其中咸阳 140 196 140 四组团 45 99 220常宁 9 11 122洪庆 18 22 122 其中渭北,临潼, 8 40 500草堂 10 26 260七个卫星城 145 174 120阎良 30 40 133临潼 36 53 147高陵 9 10 111其中户县 30 33 110三原 13 15 115泾阳 13 10 77蓝田 14 13 93建制镇 70 60 86合计 1110 1183 107注,临潼含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10万人,21平方公里。

第十一条重点开发区、产业基地布局表2 都市区重点开发区、产业基地一览表级别开发区名称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开发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韦曲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开发区西安郭杜工业园区西安浐河经济开发区5西安阎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西安灞桥工业园区西安未央工业园区陕西高陵泾河工业园区陕西蓝田工业园区陕西户县沣京工业园区陕西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图4 都市区重点开发区、产业基地布局图第四章主城区空间发展规划第十二条主城区空间发展方向主城区空间发展方向为,北跨、东拓、西接、南融(见图5)。

北跨,以泾渭新区及泾渭工业园的建设带动城市空间向北跨越渭河,在渭河北岸形成空港产业园、历史文化聚集区和现代产业聚集区。

东拓,在东部建设国际港务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性陆港、黄河中上游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中心。

西接,通过沣渭新区的建设,实现两市对接。

进一步保护好周、秦、汉、唐遗址,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南融,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向南拓展,加强生态建设,使南部秦岭的生态格局融入城市发展中。

图5 主城区空间发展方向示意图7第十三条主城区空间结构形成“一轴、一河、两带”的空间结构(见图6)。

图6 主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一轴”,大都市南北主轴带着力打造大都市南北中轴线,南起秦岭终南山子午岭,北至泾阳大地原点,形成贯穿南北的城市核心轴带。

由南向北依次串接七大中心区,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曲江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皇城商贸旅游中心、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安行政中心、金融商务中心、体育中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南北主轴带”(见图7)。

图7 大都市南北主轴带示意图“一河”,大都市渭河滨水核心区带着力塑造百里渭河长廊,建设大都市渭河滨水核心区带。

由西至东串接涝渭生态湿地、咸阳湖生态水景公园、沣渭生态湿地、CBD核心水景区、灞河入渭国家级湿地公园、泾渭生态湿地(见图8)。

以渭河为纽带,在两岸分布14大功能区,集金融商务、会议展览、文化产业、商业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最具魅力的滨水核心区(见图9)。

图8大都市渭河滨水核心区带示意图图9 渭河核心区带功能分区图9“两带”,即秦岭生态风光带,渭北帝陵风光带。

秦岭生态风光带依托秦岭自然山水风光,结合现状已经形成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市民度假休闲胜地(图10)。

图10 秦岭生态风光带示意图渭北帝陵风光带以渭河北岸五陵塬为依托,结合汉代帝陵,发展休闲旅游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影视创意产业,丰富绿化生态景观廊道的内涵,形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都市休闲旅游地(图11)。

图11 渭北帝陵风光带示意图第十四条主城区功能布局按照主城区的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将主城区分为11个功能区。

包括泾渭新区、泾渭工业区、咸阳旅游商贸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港务区、浐灞生态区、沣渭新区、古城综合功能区、高新技术及教育功能区、曲江文化产业功能区、航天产业功能区(图12)。

图12 主城区功能布局图11第十五条主城区建设用地组成表3 主城区建设用地分配表2,总用地,km 合计西安辖区咸阳辖区西安城区,总体规划范围, 497 497 咸阳城区,总体规划范围, 95 95 国际港务区 44 44 沣渭新区,不含咸阳总体规划内的用85 71 14 地,泾渭新区 87 87泾渭工业区,咸阳部分, 26 26其中空港新城 30 30渭北片区 31 31泾渭工业区,西安部分, 42 42合计 850 654 196注,空港新城建设用地不含机场用地。

图13 主城区用地构成图第五章支撑体系规划第十六条世界东方历史人文之都建设重点保护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主要包括古都遗址、帝王陵园、城市格局,是打造世界东方历史人文之都和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见图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