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5-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精神心理疾病在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
心理卫生的概念
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
和改进健康的心理以适应当前及发展着
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使生理心理和社会
功能都保持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完满的状态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儿童期心理卫生 青年期心理卫生 中年期心理卫生 老年期心理卫生
婴儿期心理卫生
设置有丰富刺激的生活环境
正确对待生命的自然规律
积极参加适当运动
积极参加社会交往
不同群体的心理卫生
家庭心理卫生
教师心理卫生
大学生心理卫生
军人心理卫生
大学生的心理卫生
建立心理档案
合理安排生活
设立心理咨询机构
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训练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军人的心理卫生
加强军人心理选拔工作 加强维护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 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开展必要的心理训练
一个故事……
谢 谢
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 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 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心理健康的评估原则
心理和环境的同一性
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和谐性
人格的稳定性
社会功能完好性
心理健康的标准
能正确认识事物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人格完整和谐 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武圣君 讲师
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人生压力图解
据WHO统计:
全球有精神心理问题的人 5亿
患抑郁症的人
自杀已经成为全球
2亿 十大死因之一
WHO专家断言:
21世纪心理危机给人们带来持续而 深刻的痛苦已远远超过任何其它灾难, 因此人类已经进入“心理疾病的时代”
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的虚弱现象, 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全状态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青少年主要心理卫生问题
性成熟与烦恼 学习考试与竞争压力 个性塑造与自我完善 生活习惯与乐趣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
加强人生观形成过程中的正确引导
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
中年期的心理卫生
社会应重视中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 加强身心自我保健 丰富业余生活 重视心理咨询
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继续追求生命的价值 接受心理状态的改变
因精神疾病退学占总退学
64.4%
全国大学生自杀呈上升趋势:
2002年 27人 2005年 116人 2004年 68人 2006年 130人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 情感激荡要求释放与外部表露趋向内隐的矛盾 自我意识迅猛增长与社会成熟相对迟缓的矛盾 要求他人尊重与自己尊重他人的矛盾
心理健康的主要理论观点
• 精神分析的观点 • 人本主义观点 • 行为主义观点 • 认知理论
“国人20年健康透支后果初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助理黄建始 新华社,2007年11月27日
广州: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重症精神心理疾病患者 1600 万 (1.2%)
每年抑郁症自杀 30 多万,占全世界 38% (80万)
爱抚
训练和教育 情绪和性格的培养
幼儿期心理卫生
培养良好的习惯
注重行为和人格的塑造
培养认识能力
儿童期心理卫生
尽早为儿童提供社会活动 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品质
青少年期心理卫生
我国受情绪和行为问题困扰青少年 3000 万
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 因精神疾病休学占总休学 16-25.4% 37.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