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垃圾运输方案 (1)1. 车辆的安全信息管理 (1)1.1. 车辆安全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 (1)1.2. 车辆维护 (2)1.3. 车辆保险 (2)1.4. 车辆日常检查 (3)1.5. 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测和年度年审、检验 (4)1.6. 垃圾清运车辆保养 (4)1.7. 垃圾清运车辆维修 (5)1.8. 垃圾清运车辆定位 (7)2. 单据的确认与签订 (16)3. 车辆装卸的安全注意事项 (16)4. 驾驶员定期安全培训 (18)一、垃圾运输方案1.车辆的安全信息管理1)负责对项目部所管理、所使用的车辆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做好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2)严格按照车辆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对所属车辆进行定人定车定位管理。
3)对车辆的管理和使用进行日常性监督检查,每月定期、节假日以及重大活动必须进行车辆安全管理检查。
落实执行“三包一处理”,即包员工的安全教育、包安全检查、包不出或少出违章事故。
发现问题或出现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或处理,以减少或避免损失。
安排专人做好本单位车辆的使用登记、统计或审验等管理工作。
负责对本单位车辆交通违章和一般交通事故的处理,协助配合交管部门或集团公司对本单位重大车辆交通事故的处理。
4)配合做好交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对本单位进行的安全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以及其他安全评比等活动。
5)做好车辆安全例行检查记录。
包括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检查情况有检查人员和车辆负责人签字。
6)做好车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抓好专职司机和员工的安全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司机队伍的管理。
必要时可以对有驾驶证的员工集中培训学习。
1.1.车辆安全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总经理项目经理车队队长车队维修员车辆发生需要维修、维护、保养的前一天,由车队维修检查员上报车队长,车队长请示项目经理,批准后进行组织维修、维护、保养。
不得擅自组织维修、维护、保养。
1.2.车辆维护为确保垃圾清运车辆性能安全,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证运行安全,降低运行消耗,提高运输质量,车辆管理人员、驾驶人员必须做到:1.公司安全办制定车辆维护计划,车辆的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2.日常维护由车辆管理员、驾驶人员或专门人员操作执行,主要内容是安全检视、清洁等,分为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三个阶段。
3.一级维护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主要内容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主,并维护制动、转向等操纵安全部件。
4.二级维护由维修企业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属于强制维护,其作业中心内容除一级维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调整臂、制动蹄片、悬架等因磨损、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调整检查发动机工作状况和排气污染的装置。
二级维护的时间为每( 1.5万公里 )进行一次,同时必须在二类以上维修厂进行(备齐维修合同,更换零配件及修理项目清单、缴费收据、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单记入技术档案)。
5.加强车辆维护、检测,确保车辆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
车辆除按( 二级维护 )维护外,其总成的修理,整车修理必须执行行业标准,车辆零配件的采购,必须优质选料、谨防假冒伪劣配件。
车辆维修结束后,必须进行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由质检人员签发机动车维修出厂合格证。
6.对违反以上规定的,每次处以200—2000元罚款,因此造成事故损失的追究其经济和刑事责任。
1.3.车辆保险公司车辆的保险险种要严格按照公司的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投保,必须投保的险种:交强险、车上人员险、三者责任险、车损险、承运人险。
1.公司车辆的保险标准为:交强险按国家规定标准购买,三者责任险不少于100万每车,承运人责任险不少于20万,车上人员50万每人,车损险按购买车辆的实际金额投保。
禁止脱保、漏保和不足额投保。
2.车辆的保险必须在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后的原始保单、发票由公司存档。
3.安全科建立详细的车辆保险档案,及时准确的报告车辆保险情况,以防止车辆未保险或超过保险期限而上路行驶。
1.4.车辆日常检查1.车辆的日常安全检查由驾驶员。
其中心内容是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
日常安全检查分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三个阶段操作。
2.出车前:检查车辆内外装备、附件等是否完备;检查水、机油是否加满;检查转向拉杆各连接部分是否完好禁锢;检查制动灯线管路连接是否有效;检查轮胎气压是否合适,轮胎螺栓螺帽是否禁锢;听察发动机各部运转是否正常,各仪表、灯光工作是否良好,踏试制动是否有效;检查传动各连接部位是否禁锢,各部位有无漏油、漏水、漏气、漏电;检查随车安全设施设备是否齐全有效。
3.行车中:开始行使和行驶在下坡时,应试验制动性能。
随时观察各仪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随时注意车辆操纵性能、加速、转向是否灵活可靠。
发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1)发动机、底盘有异响或异常气味。
(2)机油压力低落。
(3)电流表指针不动或倒向异动。
(4)温度剧升到95度以上。
(5)制动失灵。
(6)气压表压力下降。
(7)轮胎漏气或爆破。
(8)其它异常情况。
4.收车后:检视车辆内外装备、附件是否齐全,车身驾驶室门窗是否完好;检查转向系、传动系、弹簧钢板等各部位是否完好;检查制动系各部位连接是否可靠,管路有无碰檫、漏油、漏气现象;检查轮胎气压,除去胎面嵌石,检查轮胎螺栓螺帽有无松脱;清洗车辆,清洁发动机外部。
1.5.车辆安全技术状况检测和年度年审、检验为了确保垃圾清运车辆性能安全,保持车辆的技术状况良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现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车辆有运输任务时必须先到安全科进行安全技术例行检查,凭查验合格单并签字后方可接受运输任务。
2.车辆要严格按照公司的安全管理规定进行车辆的二级维护保养,每( 365天 )进行一次,不得逾期。
3.对检验不合格车辆不安排运输计划,要及时进行维护,直至检验合格后才能接受运输任务。
4.严格车辆的年审和检验制度。
对车辆一年进行一次安全技术检验和行驶证的年审。
对达到五年以上的车辆每年要进行两次安全技术检验和行驶证的年审。
5.逾期未年审或年检、年审不合格的车辆不得安排运输任务。
1.6.垃圾清运车辆保养车辆日常保养1、机场驾驶员与非职业驾驶员应按照车辆维护保养的标准,负责对所使用的车辆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以使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2、标准(1)机动车发动机的润滑油(机油)、刹车油、转向液、变速箱油和后牙包油的总量应保持在上限标志与下限标志之间。
(2)车辆(设备)的各种仪表必须显示正常。
(3)车辆水箱的冷却水、防冻液和副水箱内的液体必须保持充足,符合规定标准。
(4)机动车的刹车系统性能必须良好,传动系统无异常、无松动。
(5)机动车横直拉杆的球头间隙必须符合规定标准。
(6)机动车(设备)的电瓶应保持清洁,电瓶电解液应保持在上限标志与下限标志之间,电瓶接头无氧化、无松动。
(7)机动车的风扇皮带应保持一定的松紧度,能下压0.5-0.8厘米。
(8)车辆轮胎无损伤,轮胎和备胎的气压必须符合标准。
(9)车辆的雨刮器等仪器必须工作正常。
(10)车辆(设备)的发动机必须保持清洁,无漏油、漏水、漏电的现象。
(11)车辆的外观和内饰必须保持清洁。
(12)机动车辆的照明警示设备必须齐全、有效。
(13)机动车辆的各种证件如:行驶证、购置等必须齐全,并随车携带。
(14)机动车辆的各种证件必须按规定时间办理。
1.7.垃圾清运车辆维修1、原则:根据车辆的检测和技术鉴定的情况而定。
要符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2、定义(1)车辆大修,修理或更换车辆任何零部件的方法,恢复车辆完好的技术状况,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车辆寿命的恢复性修理。
(2)总成大修,车辆总成经过一定的使用里程后,用修理或更换总成任何零件、部件(包括基础件)的方法,恢复其完好技术状况和寿命的修理作业。
(3)车辆小修,用更换或修理个别零件的方法,保证车辆恢复工作能力的运行性修理。
(4)零件修理,是对因磨损、变形、损伤等而不能继续使用的零件进行修理。
3、汽车大修标志以车厢为主,结合发动机总成;货车以发动机总成为主,结合车架总成或其他两个总成符合大修条件时即可大修。
4、汽车总成大修标志(1)发动机总成,发动机不能工作或缸体磨损,圆柱度达到0.175-0.25cm, 压力不到75%,耗油量大,动力不足。
(2)车架总成,车架断裂,锈蚀、弯曲,大部分铆钉松动,钉孔磨损,进行校正、修理或重铆方能修复者。
(3)变速器(分动器)总成,壳体破裂,轴承承孔磨损逾限或变速齿轮及轴恶性磨损,需要彻底修理者。
(4)前桥总成,工字梁裂纹、变形,主销承孔磨损逾限,需校正或彻底修理者。
(5)后桥(驱动桥、中桥)总成,桥壳破裂、变形,半轴套管承孔磨损,减速器恶性磨损,修理后达到技术标准。
(6)客、货车厢、车身总成,车厢骨架断裂、锈蚀、变形、蒙皮大面积破损及横梁腐朽,不能使用,修理后达到技术要求。
(7)全套线(电路)总成,燃烧部分较大,不能用,严重影响线路使用,修理后达到技术要求。
(8)特种车辆(设备)发电机总成,工作超过规定时间,直接影响发电使用工作,修理后达到技术要求。
5、车辆和总成送修规定(1)车辆送修时,应具备行使功能,装备齐全。
(2)总成送修时,应在装合状态,附件、零件不得拆换和短缺。
(3)车辆和总成送修时,维修部应在资料管理员处领取该车技术档案,了解该车的情况,进行诊断维修。
6、送修车辆和总成的出厂规定:(1)送修车辆和总成修里后,由车辆技术人员根据有关技术标准检验,合格后签署合格意见。
填写好维修后的车辆技术情况。
(2)接车人员在接车时,就车辆或总成的技术状况和装备情况等进行验收,如发现确有不符合要求的,维修部要及时处理。
7、车辆维修可根据实际的维修项参考执行以上相关规定。
1.8.垃圾清运车辆定位我公司设有专门的GPS监控室,并由专人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作业安全和进度。
一、车辆GPS管理为加强我公司垃圾车辆道路运输安全运行动态的监控管理,充分发挥GPS监控系统在营业性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监管作用和效能,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监总局的要求,结合我公司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监管职责1、负责本公司GPS监控平台的建设、使用、管理和营运车辆GPS终端设备的安装、使用管理,建立健全监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监控工作人员。
2、建立和完善本公司营运车辆GPS安全监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监控岗位责任、信息报告、监控登记和违法违规处理、GPS终端使用和维护、应急处置、考核与奖惩、责任追究等制度。
3、建立和完善GPS安全监控管理台账和报表,主要包括GPS监控管理工作统计表、终端安装登记表、实时监控登记表、违规违章处罚登记和统计表等,企业可根据管理的公司需要建立其它数据报表和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