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如何消除消费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试论如何消除消费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试论如何消除消费主义价值观对我国大学生的不良影响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在我国迅速崛起,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的群体,自然不能够抵御消费主义的侵蚀。

如何培养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念,对于大学生整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消费主义;价值观;大学生“消费主义是一种以追求和崇尚过度的物质消费作为美好生活和人生目的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实践。

”[1](P40)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全球范围内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愈加频繁,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源于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随之传入我国,并对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消费主义的特征消费主义是西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集中体现,它有着区别于其他价值观念的显著特征。

第一,消费主义不断创造人们的“虚假需要”。

人们通过生产消费品而获取利润,同时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而不断地创造“虚假需要”,“需要不再是源于人的内心,而是变成完全由外部制造出来的东西,消费成了需要满足的唯一方式,并变异为生产扩张的内在动力”[2](P48)第二,消费主义崇尚物质消费。

消费主义崇尚对物质的追求,它把人的全部需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需求和满足。

消费主义的拜物倾向给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担,据统计,“只占全球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的原料、能源及其他资源占世界产量的4/5。

”[3](P50)第三,消费主义所代表的是一种符号消费。

如今,商品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外,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符号文化,就像是品牌效应一样,人们将对它的追求当作是追逐成功和地位的象征。

尤其是大众传媒的兴起,为符号文化打造了广阔的传播平台,集影像、音乐、文字于一体的广告已成为引导人们消费的主流模式之一。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新特点青年大学生作为年轻富有活力的新一代,他们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于消费主义的侵袭更加缺乏免疫力,那么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也出现了一些较之以往不同的新特点。

(一)注重时尚消费,个性化消费“消费主义认为,时尚价值是评价或决定消费品是否具有消费价值的主要尺度。

”[4](P102)消费主义就是凭借时尚、流行商品所具有的短暂性、多变性的特点来不断刺激人们新的消费需求。

大学生作为年轻、生命力强的群体,总是喜欢新鲜、刺激的事物,当然也是热衷于追求流行、时尚消费品的主力军。

从汽车、电脑、手机到服饰、化妆品等领域,都充斥着青年大学生的身影,即使是现在购买不起的商品,也会成为大学生所致力于或追求的目标。

大学生注重时尚还表现为对于偶像的崇拜,如今各大明星偶像已成为奢侈品、时尚的代言人,商家正是利用明星的这种光环效应,来向社会宣传他们的生活方式、穿着打扮和吃穿住行的。

另外,大学生们喜欢标新立异,在大学这样一个充满自由气息的环境里,追求个性也是大学生群体在消费观念上比较鲜明的特征。

这也导致了他们往往是时尚的践行者和引导者,因为越是个性的东西越容易引发潮流和模仿。

(二)注重攀比,超前消费当代大学生多数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里的宠儿,父母对于其要求也是有求必应,导致许多大学生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和赚钱的不易,走入大学校园后,由于脱离了父母的管束,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再加上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家庭环境,其消费水平也不同,争强好胜的年轻人自然不愿在各方面输给他人,许多大学生就在虚荣心的指使下滋生了攀比心理,严重的还会导致价值观的扭曲。

有的学校甚至出现“分层”现象,不同消费水平的学生只跟同一“级别”的在一起,那些家境好、出手大方的同学往往更受其他同学、老师的青睐。

这些怪象使得许多大学生产生功利主义的倾向,促使大学生对于物质和金钱的欲望和追求。

欲望的膨胀也加快了大学生消费的速度,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水平甚至超过了自己的支付能力。

(三)注重物质消费,从众心理明显正如消费主义所推崇的把物质追求当作是人生奋斗的目标,这就给物质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意义。

消费主义将物质消费和金钱满足看作是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忽视了精神的追求。

这在大学生中的表现也是十分普遍的,许多大学生主要致力于流行物品的消费上面,比如说电脑、手机、相机等,并打着“学习”的幌子,以为这是学习的必备品,而在真正的学习用品上却十分吝啬,像很多学生书籍不舍得买,却在课堂上摆弄手机、电脑等打发时间,实则在浪费青春。

从众心理也是许多学生在消费时的显著特征,大众文化的传播使得商品批量复制生产,人们在广告宣传的影响下“口味”趋向一致,大学生的消费模式、消费心理也受其影响而逐渐同化。

三、消费主义价值观给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消费主义给大学生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消费主义价值观所宣扬的消费至上已经深植大学生的心灵,它的崇尚物质、享乐的观念使大学生滋长了攀比、炫耀、从众的不良现象,大学生在这些不良理念指导下盲目追求名牌、个性、时尚,以达到自己虚荣心和个人“价值”的满足。

这不仅造成了巨大了物质浪费,还给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据学者统计,在某些高等院校中,每月支出的费用完全来源于家庭的人数占61.25%,32.5%学生的消费支出部分来源于家庭,一部分靠自己打工。

[5](P23)许多大学生在这种物质上有求必应的环境中成长,往往内心十分脆弱,缺乏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的精神,在挫折面前更加经受不住打击,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还有调查研究显示,有14.4%的学生经常感到心情郁闷,有37%的学生有时候会感到郁闷。

[6](P113)贫困大学生在高校中也是占有相当一部分比重,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值得思考和关注的焦点。

很多大学生会因为生活条件不够优越而产生自卑困惑的心理,这对他们的生活、学校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二)消费主义价值观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消费主义作为人们在消费领域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它对于人们整体的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将会影响到大学生今后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大学生正处于心里不够成熟的阶段,还未完全形成明辨是非的价值观念,很容易抵挡不住消费主义价值观的诱惑。

消费主义倡导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看似带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实则在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纯粹的物质追求使大学生逐渐丧失真正的价值追求,反而将物质、金钱利益看作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许多大学生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下,将物质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从而以此为目标来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们在这种扭曲了的价值观指导下变得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甚至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的具体表现就是其行为愈加功利化,重视个人价值实现而忽视社会需要。

(三)消费主义价值观造成大学生精神世界匮乏,缺乏创造力“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

用不时兴的言语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

”[7]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在于对精神的追求,人越是不断地追求精神世界,人生命的意义就越加丰富和升华。

而消费主义所追求的物质世界却是截然相反的,它主张对物质的无限占有才是人生命意义的实现。

随着这种消费价值观的深入,人们不得不面临一场精神危机,逐渐沦为商品的奴隶。

而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越是疯狂,他们的精神反而更加空虚,幸福指数也越来越低。

由于商品所具有的批量复制的特点,大学生在追求品牌、潮流的过程中逐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面对充满诱惑的物质世界他们往往是被动消费,缺乏自己的独立判断和主动思考,这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都是不利的。

四、如何消除消费主义价值观带给大学生的不利影响(一)加强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下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使大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我国的国情和传统观念都不允许我们奉行消费主义所宣扬的物质享乐、过度消费。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树立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必然选择。

面对当代大学生“个人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念,必须努力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改变消费主义价值观所造成的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扭曲,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也必须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大学生要树立自主、科学的消费价值观消费主义的目的是刺激消费,而不是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要,在“虚假需要”和“异化消费”影响下的购买者往往是被动的,被时尚、潮流这种无止境的追求所蒙蔽。

大学生一方面深受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另一方面必须学会抵制不良价值观的侵害。

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必须在面对诱惑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己消费时的选择性和自主性。

另外,青年大学生还需要丰富和加强自己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丰裕也无法弥补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只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遏制住人们不断追求物质的步伐。

精神的提升会使大学生意识到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要为环境的保护、社会的和谐负责,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科学消费是以“简朴、方便和健康”为理念的消费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奢华、浪费,而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也是让我们的生命不断得到延续,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后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用科学、可持续的消费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行为。

(三)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消费观形成的环境对于社会而言,要弘扬主流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面对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入侵,社会应该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加强对于媒体的控制和引导,将以往消费主义借以广告宣传的大众媒体打造成为宣传绿色消费、科学消费、可持续消费的平台,向大学生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对于学校而言,一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消费价值上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是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消除学校攀比之风,将学生引向学习的正轨之中。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道德素质,努力做好青年大学生的榜样,向学生倡导理性、自主的消费观念。

就家庭而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榜样,根据需要而消费,而不是盲目、无节制地消费。

另外,家长还要注重锻炼学生的品格,磨练他们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物质世界中禁受住诱惑,做出理性的选择。

消费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及大学生个人的高度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