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感
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回答了中国革命提出的许多重大疑难问题,辨明了中国革命的敌人和朋友。
毛泽东在文章里面开宗明义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
为什么要对中国各阶级进行分析呢?因为只有分析清楚中国纷繁复杂的各阶层,才能分析敌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击一切需要打击的敌人。
使得在艰难的革命斗争中,不错把敌人当成朋友,给革命的队伍和国家的前途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阶级分析方法,将复杂的中国社会群众分为五大部分: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
在这些关系相互缠绕,行动相互影响的阶级里面,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中产阶级、半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对中国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在夹缝里艰苦发展和求生存时无比的渴望和需要革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革命运动,但是当革命运动在国内有无产阶级的积极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的积极援助时,由于其欲达到大资产阶级的发展要求受到威胁,他们又会怀疑革命。
因而中产阶级的革命性是不高的,甚至有时候是负面的。
中国共产党只能以思想政治教育部分革命性较强的中产阶级,特别是知识分子和爱国人士,引导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这对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半无产阶级主要包含:绝大部分自耕农,贫农,小手工业者,店员,小贩等五种,他们的革命性都不尽相同。
革命性的强与弱的原因在于不同阶级在旧中国社会中生存的难易程度,很显然,生活越艰难的阶级,其革命的要求和愿望越浓烈,其革命性也就越强。
这点在当今社会也是存在的,尽管不能说成是革命性,但可以说成是对体制改革的迫切希望,也就是对中国现有的体制进行革命,尽量减少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巨大的区别的要求。
有些人主张求稳,这些人大部分是在体制内的人群,受益人群,主张不要变更,力求稳定如今的中国社会制度。
体制外的人忍受着太多的不公平,导致了现在许多人想往体制内挤,以获得这些优势,一年比一年高的公务员报考人数,就显示了这点。
我们其实也是在寻求体制的庇护,想往体制内走。
无产阶级面对三座大山的压迫,在这个旧中国无法生存下去,因而他的革命性是最强的,他们一起联合起来反抗旧社会,这也是必然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具有极强的相似性,有不同的地方是时代不同,还有的是如今的无产阶级不只是一群无头苍蝇,他们有先进政党的领导,有知识分子的帮助。
他们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洗礼,心中存在着一股信念,犹如红军和与国民党雇佣军的区别。
红军是带有坚定信念的为人民的军队,而国民党的雇佣军只是用金钱拼凑起来的,在士兵为谁而战上就略胜一筹。
数量不小的游民无产者,比如说“三合会”“哥老会”等等组织,这批人很能勇敢奋斗,但也具有破坏性,如果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股强大的革命力量。
对于那些举棋不定的人群,我们应该努力拉动中间派,此时,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发挥作用,用来说服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显而易见,中国共产党在当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相当出色的,团结了大部分人站在中共这边,坚
持与反动分子抗争到底。
毛泽东还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他指出:“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
”
通过这样的阶级分析,毛泽东初步阐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无产阶级团结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一切半无产阶级(主要是贫苦农民)、小资产阶级(主要是中农),争取中产阶级(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以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官僚、地主、买办阶级,建立各革命阶级的联合统治,反对在中国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的国家,争取非资本主义的前途。
这论点驳斥了陈独秀为代表,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这是右倾机会主义与以张国焘为代表,只注意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的“左”倾机会主义,并指出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这样就解决了中国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军问题。
这是毛泽东对在1925年处于动乱中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深刻分析,我们也知道,毛泽东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也将这些阶级分析体现了出来。
那么现阶段,中国的各阶级又如何分析呢?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已日趋复杂,如何正确分析和把握中国现阶段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各阶层,代表和整合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根据新时期的经济特征和政治倾向,在目前的中国,依据怎样获得生存需求满足方式来区分中国社会阶层有四个层次:
依靠出卖劳动力获得收入满足生存需求方式。
属于这个阶层的是工人,也就是打工者。
这阶层逐渐在增大,竞争力也越来越强。
而打工者要想生活的更好就必须依靠自己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中,能力越来越受到青睐,收入与能力成为正比。
但是市场经济又是排他经济,能力越强,竞争也就越强。
收入差别存在越悬殊,竞争力越大。
因此,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劳动者,两极分化将越来越严重。
依靠直接生产收入获得生存需求满足方式。
属于这个阶层的是农民。
我们国家农民生产在固定的面积之上。
土地承包是按照人均面积分配。
在有限的土地上搞市场经济作物生产,市场信息对于收入有着重要的关系。
而且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农民闲置时间越来越多。
如果科学技术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多增些劳动产品种类,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增加收入,依靠直接生产收入就能够获得稳定的,富足的,没有压力的生存方式。
依靠利润获得生存需求满足方式。
这个阶层就是企业承包者,个体企业老板,炒股大户,及依靠雇工获得生产增加的土地生产者。
这个阶层逐渐增加。
依靠利润获得生存需求满足方式,生产就是为交换而生产。
在我们国家,我们放宽了就业经商者的限制。
减免了一些税收,可以说,建立企业,商家都不是困难的事。
关键在于经营。
依靠灰色收入满足生存需求方式。
这个阶层属于不合法收入者阶层,但几乎可以涉及到任何和层次。
这个阶层社会地位上显赫,社会风气败坏大多数来自于这个阶层,是国家有法难依,有法不依的重要绊脚石。
也是造成经济收入两极分化,社会阶层矛盾加深的重要原因。
可以看到,前两个阶层是社会最基本阶层。
尽管出卖劳动力获得收入差别很大,凡是高收入者都有充当靠利润获得生存需求满足阶层的欲望,但还不是大多数人能够实现的。
因此,这两个阶层就是劳动阶层。
关心他们不是怎样致富,而是怎样才能满足。
因为组成这个阶层的大部分是弱势群体。
第三个阶层是富有阶层,他们大部分都具有自己的实力和财力。
他们追求的是利润,就必须按照利润规律来经营生产企业。
让他们自由自在的放开经营就是对他们的最大支持。
第四个阶层是腐败阶层,必须加大力度严格控制。
这阶层越小,社会公正就越强。
像这样分析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知道谁应该保护,谁应该支持,谁应该反对。
对我们建立政治制度,深化改革才有意义。
2013021335
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