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及事故案例分析
机械伤害事故
“2014.11.15”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B标段混凝土拌和机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简况: 2014年11月15日18时10分,由XXX单位承建施工的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 南段B标段2#混凝土拌合站内,作业人员在拌和机内进行清理作业时,操作 司机开机拌合砂浆,将维修人员搅进砂浆内,造成1人死亡。 直接原因:维修作业人员违规操作,未按规定挂设维修标志且无人值 守;操作司机违章作业,开机前未进行检查,搅拌机检修窗未安装联锁开 关,导致事故发生。
的情况下,首先施工防撞墙,使边梁重心偏移,当拆除防撞墙模板拉结筋 后,梁体即失去平衡,倾覆坠落,导致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一是项目部对现场“三违”作业管控不到位,现场管控不
力。二、分包施工班组未按方案和交底组织施工,违反桥面系施工工序和 规范要求。三、对分包施工班组技术、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够。
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
1.隧道内动火作业必须按规定报批,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经动火作业培
训。
2.动火作业必须有监护人员在岗盯控并配置合格有效的灭火器材。 3.隧道内动火作业前必须对周边环境进行检查,对于易燃.易爆品必须
进行转移或隔离。
4.隧道内动火作业后必须经申请人员和监护人员检查确认火灾隐患消 除后方可离开。
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3 、高空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 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场地湿滑,人员容易滑倒
侥幸心 理 麻痹心 理
认为出事是偶然的,以前也是这样做的,这 次应该不会出问题
对安全隐患,不安全行为不重视,盲 目相信自己的经验,自以为没事
冒险心 理
为节省时间,嫌麻烦、图省事、冒 险蛮干
偷懒心 理 逞强心 理
事故原因
间接原因: 1.有章不循,施工技术管理未按有关规章制度办事,施工管理混乱。 队领导只强调抓进度,忽视了安全生产,在布置拆除河下龙门吊机的 任务时,没有同时布置安全措施。也没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片面认为近 几年来对龙门吊机已拆装多次,工班早就熟悉了,因此只要求“怎样拼装, 就怎样拆除”。对整个拆除工作没有进行过研究,施工技术部门既未进行 技术交底,又未对3.7m跨度的脚手平台主梁进行设计检算。更没有采取减 小跨度或增加主梁数量的有效措施。 2.对临时设施的施工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管理混乱,岗位安全职 责不清。 脚手平台用的杉木于4月4日上午从景德镇市路桥工程公司库房借回之 后,无人进行认真检查;龙门吊机拆除之前,两个中间临时支架在桥面上 安装了14天之久,中间一直未接牛腿也无人过问;在龙门吊机横梁之下绑 扎就位的杉木杆也无人检查,工点技术员于4月2日休假离开工地,没有另 派技术员接管该项工作,使拆除龙门吊机工作的技术指导出现空缺。
表现为偷懒想、偷懒做,能凑合就凑 合,跟在别人后面 在安全措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别人不敢做, 而我敢做
第二章 事故案例分析
公司“4.7”安全日高坠事故
事故经过简况 1983年4月 7日11时5分,在景德镇南门头公路大桥工地,由五处一队装 吊三班负责河滩龙门吊机的万能杆件拆除任务,由人工逐根拆除。当天,三 班作业人员已将龙门吊机的横梁上弦竖杆和腹杆拆除完毕,临近下班时(约 上午11时),上游侧横梁的下弦只剩下两组一号万能杆件未拆,当时有人提 醒代理工长张XX快下班了,为了下午一上班时就能拆除最后的两组下弦 1#杆 件,张XX决定铺完拆除平台最后五块脚手板就下班,而这时已有人解下了安 全带准备下班,其中有五名(王XX、冯XX、蒋XX、涂XX、吴XX)同志分散站 在脚手架平台上,另外一名学徒工余XX蹲在跨中横梁下弦的1#万能杆件上, 当时正在铺最后几块脚手板,这名徒工从横梁下弦上跳下,引起平台的颤动 ,代理工长张XX对他进行了制止,并说了句“不能这样跳,太危险了。”他 边说边铺脚手板,约1分钟后,当陈XX递过脚手板刚直起腰来,突然“咔嚓 ”一响,脚手架平台东侧的一根主梁杉木杆折断,平台立即垮落,站在平台 上的陈XX和吴XX及时抱住万能杆件未掉下去,其他6人和平台上存放的6#杆 件及几十块脚手板纷纷从27米高空坠落。张XX和冯XX当场死亡。涂XX在送往 医院的途中死亡,蒋XX、余XX、王XX因伤势太重,在医院抢救无效,于当天 下午先后死亡,造成一次死亡6人的较大伤亡事故。
物体打击事故
“2014.03.27”宁西增建二线工程1标公跨铁桥梁边梁坠落事故 事故经过简况: 2014年3月27日07时10分,由XXX单位承建施工的宁西增建二线工程1标 K644+810公跨铁桥梁,在0#台至1#墩右侧边梁防撞墙模板拆除过程中,边 梁偏心倾覆坠落,导致作业人员2人死亡。
直接原因:在梁间铰缝混凝土未施工、边梁与相邻梁体未做连接加固
采取措施
1.起重吊装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将《起重吊装作业
安全卡控红线》各项规定交底到作业人员。
2.起吊用的钢丝绳应经常检查,在尖锐、有棱角的地方使用时应采取 保护措施,避免造成应力集中而断裂。
3.吊装作业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指挥,吊物、抛物半径范围内严禁人员
进入。
触电伤害事故
“ 2008.07.10”黔桂铁路扩能改造铺架工程,龙里站L5道用吊车触电事故 事故经过简况: 2008年7月10日18时32分,由XXX单位承建施工的黔桂铁路扩能改造铺 架工程,在龙里站 L5 道用吊车卸道岔轨料时,吊车大臂触及龙里变电所 214馈线,造成正在吊装的道岔及吊车带电,造成2人触电死亡。 直接原因:吊车操作人员违章作业,操作失误, 在回转过程中触及到 距离地面11~12米高的接触网馈线,致使吊钩及吊装的岔料带电,导致事 故发生。 间接原因:一是项目部疏于现场管理,未对高风险作业进行必要的防 护。二是未严格执行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在车站消点后,违规安排 吊装作业。三是现场安全监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吊车司机无证操作未加 制止,在吊车起吊运动过程中中断监护。
“ 2015.05.04”宁波市轨道交通天童庄车辆段工程2标文体中心工地 高处坠落事故 事故经过简况: 2015年5月4日16时,由XXX单位总承包、XXX 公司专业分包的宁波市轨 道交通天童庄车辆段2标文体中心工地,作业人员在工序转移过程中,将层 面板踩翻坠落,造成2人死亡。 直接原因:高处作业人员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踩踏
作业人员佩带安全帽时,必须正确佩戴,系紧下颌带 ,防止安全帽坠落失去保护作用。
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挂在牢固可靠的部位
电缆线不得有破损、拖地或浸水行为
临边作业必须设置高度不小于1.2m围挡,防护栏设置距泥浆 池边缘不能小于50cm
氧气与乙炔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m,与动火点不得小于10m
吊装作业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夜间应设置照明
间接原因:一、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存在漏洞,项目部机械设备保养
维修制度不落实。二、对维修、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够。三、维修人 员缺乏基本安全常识、技能。
采取措施
1.设备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设专人进行监护,悬挂检修标志,卸下
熔断器并锁好电闸箱,方可进行检修。 2.搅拌机检修窗必须安装联锁开关装置。
3.设备开机操作前必须进行相应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设备。
采取措施
1.汽车吊临近既有线吊装作业时,必须对现场危险源进行调查,综合
考虑确定吊车站位、大臂提升角度和高度等。
2.临近电气化接触网.供电线路施工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 2 米,否 则,进行申请停电。
3.必要时,须设置醒目的限位警示标识,吊装作业时须由司索工指挥,
必须按章操作,不得盲目或臆测使用起重设备。 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和监督检查,设备进场前要进行检查验证,
1.制定专项(防撞墙)模板施工安装、拆除方案。对于结构重心位于
梁体以外的悬臂式防撞护栏,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主梁横向联结完成方可 施工作业的内容和措施。 2.项目现场管理人员须对重点部位实行现场跟班监管,及时发现和消 除现场存在的隐患。 3.加强工序作业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对不稳定体,在解除约束前必 须采取防倾覆加固措施。
事故照片
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 改变拆除平台脚手结构和东侧一根主梁杉木杆有伤痕和部分腐朽而 折断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改变脚手架平台结构是指:该龙门吊机在拼装时,中间临时支架设 有牛腿。并且脚手平台主梁用三根杉木杆。但是在拆除过程中,任意取消 拼装时中间牛腿支架,并将拼装时脚手平台主梁用的3根杉木杆改为2根, 从而增大了主梁跨度,降低了脚手平台的承载能力;且东侧一根杉木杆有 伤痕和部分腐朽,在选用时未被发现而导致杉木杆折断,(该杉木杆总长 9.92 米,小头直径 12cm ,小头支点距小头端部 38cm ,折断处距小头端部 161cm,折断处周长50cm,推算直径15.9cm,折断处有螺栓孔,2处钯钉以 及伤痕,部分腐朽块削弱截面总面积2/5)
1、违章指挥: 如:对显而易见的危险或可以预见的危险 不采取任何措施,强行指挥作业的行为。
2、违章作业: 如:不符合操作规程的工作行为; 忽视防范已知的危险物质或危险部位。
3、违反劳动纪律: 如:酒后上岗; 不符合劳动安全规定的穿着和打扮; 工作时间注意力分散,闲谈打闹; 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各种劳动防护用品。 发生工伤事故和生产事故80%是由于职工自身的“三违”。
起重伤害事故
“2011.04.04”深圳地铁5号线5305标手动链条葫芦起重伤害事故
事故经过简况:
2011年4月4日4时30分,由XXX单位承建施工的深圳地铁5号线5305标, 杨上区间隧道右线,在利用手动链条葫芦撤除混凝土输送泵时,钢丝绳突
然破断,混凝土输送泵向左后侧斜倾,造成1人死亡。 直接原因: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安设起吊绳时,没有在工字钢棱角处 采取保护钢丝绳崩断(如加木垫块、缠绕橡胶)措施,造成在起吊过程中 存在单根钢丝绳受力,指挥人员违章强拉作业,造成钢丝绳应力集中而断 裂,导致事故发生。 间接原因:一、项目部技术管理方面,没有编制施工方案,没有进行 受力计算,没有进行技术交底。二、安全管理有盲区,起重作业安全技术 交底针对性不强,没有针对此重大安全隐患具体措施,起吊点周围防护措 施不到位,对作业人员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管理不到位。三、施工组织有 缺陷,对起重作业安全隐患认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