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XX房地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新XX房地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XX房地产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二〇一六年X月目录前言 (1)一、评估目的和意义 (1)(一)评估目的 (1)(二)评估意义 (1)二、评估过程 (2)第一章评估依据 (4)一、评估范围和内容 (4)二、评估依据 (4)(一)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 (4)(二)江西省有关规定 (5)(三)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 (6)(四)行业标准和规范 (6)(五)相关工程资料 (9)第二章项目概况 (10)一、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0)二、项目基本情况 (11)(一)项目名称、建设地点、性质及类型 (11)(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11)(三)燃料选取 (12)(四)总平面布置 (13)(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六)项目进度计划 (14)三、项目用能情况 (15)第三章能源供应情况分析 (17)一、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及消费情况 (17)(一)项目所在地的能源供应情况 (17)(二)项目所在地的能源消费情况 (19)二、项目能源消费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19)(一)电力消费及及影响 (19)(二)水消费及影响 (19)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21)一、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21)(一)项目选址 (21)(二)总平面布置 (21)(三)建筑设计 (22)二、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22)三、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 (23)四、主要耗能设备及附属设备节能评估 (24)五、本章评估小结 (26)第五章项目能源消耗及能效水平评估 (27)一、项目能源消费种类、来源及消费量评估 (27)(一)项目能源耗能体系 (27)(二)项目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27)二、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评估 (28)(一)能源购入贮存情况 (28)(二)能源输送分配情况 (28)(三)能源最终利用情况 (28)三、能量平衡分析 (28)四、水平衡分析 (33)五、能效水平评估 (33)(一)能耗指标 (33)(二)能效水平分析 (34)六、本章评估小结 (34)第六章节能措施评估 (36)一、项目节能措施概述 (36)二、单项节能工程 (37)(一)电气专业节能措施 (37)(二)节电措施 (39)(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40)(四)建筑节能措施 (41)(五)节水措施 (43)(一)节能管理体系 (44)(二)节能管理主要内容 (45)(三)节能奖惩制度 (46)(四)能源计量体系 (47)四、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51)五、本章评估小结 (52)第七章存在问题及建议 (53)一、可研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53)二、节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3)三、节能措施的建议 (53)四、节能工作建议 (54)第八章结论 (56)前言一、评估目的和意义(一)评估目的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定的要求,针对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对工程项目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选用情况和项目应实现的余热、余压、放散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评估,论证节能、节水措施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避免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从源头上把住能源、资源节约关。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6号令)以及《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文件精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含规划、新、改、扩建)的节能评估工作,从源头上把住能源、资源节约关,促进江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及《关于在全省发改系统先行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请示》,XX·项目需要进行节能评估。

(二)评估意义近年来我国电力、煤炭、石油告急,能源供应矛盾十分突出。

从能源格局演变来看,新型的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为寻求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确保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十分重视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项目开展节能评估工作,可以对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有助于企业遵循产业经济生态化和低碳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资源,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因此,节能评估工作的开展对项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评估过程根据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0年本)的要求和建设单位的委托,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的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技术交流,开始对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所需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收集,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节能评估依据,同时根据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并召集节能评估技术人员成立项目组对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工作,着手编制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具体评估过程如下图所示。

第一章评估依据一、评估范围和内容根据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0年本)的要求和XX公司委托,本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主要评估范围和内容主要为:XX·项目申请报告节能相关的章节及工程投产运行用能节能评估、能源供应情况评估、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项目能源消耗与能效水平评估、节能措施和效果评估等工作,给出节能评估结论,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完成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二、评估依据(一)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4)《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5)《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0(1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1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17)《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93号);(18)《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2004]第17号令);(19)《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1987年4月15日国务院颁布);(20)《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1997]第7号);(21)《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22)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定。

(二)江西省有关规定(1)《江西省关于加强固体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赣发改投资字[2007]09号);(2)《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6] 24号);(3)《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节约的若干意见》(赣府发[2006]33号);(4)《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府发[2007]31号);(5)《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6)《江西省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7)《江西省节能监察办法(试行)》(赣工信办发[2009]44号);(8)《江西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

(三)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1)《城市房地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4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3)《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77号);(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5)《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发改能源[2005]2517号);(6)《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7)《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9 );(8)《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改[2005]40号);(9)《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11)《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12)《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13)《关于加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建筑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建科[2004]74号)。

(四)行业标准和规范1、合理用能法规、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2)《热处理节能技术导则》(GB/ Z 18718-2002);(3)《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2008);(4)《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2008);(5)《设备及管道绝热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 8174-2008);(6)《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 / T 13471-2008);(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 / 50264- 2013);(8)《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13471-2008);(9)《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 / T 5137-2001)。

2、工业设备能效方面的标准(1)《工业燃料加热装置能耗限值》(JC569-1994);(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2006);(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153-2009);(4)《220kV-500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 / T 5218-2005);(5)《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6451-2008);(6)《电力变压器》(GB/T1094.7-2008);(7)《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 2008);(8)《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2007);(9)《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10)《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11)《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1-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