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命题解读及素材积累2015年高考作文备考:高考作文命题解读高考试题A组2013年高考题一、(2013新课标全国,1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
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
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
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
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材料涉及两个重要人物:老切割师、徒弟。
从老切割师的角度分析,是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并指导徒弟去切割价值连城的钻石;从徒弟的角度分析,他在老切割师的指导下,敢于做事,不去想价值的事情。
同时注意材料中老切割师的话经验、技术、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等。
由此可以得出相关的立意:经验与勇气是成功的保证;过硬的能力是成功的前提;有勇气才能成功;做事情要专注,无所畏惧;不问得失,敢于做事;有勇有谋才能创造美。
二、(2013山东,23,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
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文题从《咬文嚼字》给著名作家挑错谈起,挑错这一行为,体现的是求真务实之态;面对挑错的态度,展现的是一个人的治学风格和胸襟气度。
本题审题难度不大,写作范围很广。
从杂志社方面考虑,可从敢于指出错误监督不可缺少敢于挑战权威让文字更规范是每个人的责任等方面立意;从作家角度考虑,可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是一种态度虚怀若谷是一种美德等立意。
写作时不一定专谈个人修养问题,可以立足时代,放眼现实。
比如,日本否认对亚洲的侵略历史;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变得浮躁、冒进,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失误;等等。
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或议论的对象。
三、(2013福建,20,7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
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很有哲理性的材料作文题。
作文材料是当代朦胧派诗人顾城的《忧天》。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的理解,含义深远,因此考生可写的空间很大。
诗歌首先表达了诗人担心失去引力的惊恐,再以飘行在天宇的流星无依无附和树根扎根土地作对比,得出诗人自己的观点:拒绝自由,扎根实地。
可以这样分析,诗人之所以选择变成树根,扎根地层,是因为有大地母亲的引力,抑或是对自由的拒绝。
所以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的自由是不可取的,要做深深地扎进地层的人。
除此,还可以有以下立意:想实现高远的理想,就要扎实去努力;成功需要束缚;自由是相对的。
社会现实,可以阐述学子留学回国的种种益处,呼吁众多游子学成回国,实现人生梦、中国梦。
当今社会已有不少学子留学海外,他们之中有的最终成为那看似美妙的自由流星,有的则回到祖国,扎根大地,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人生中一种艰难的抉择。
此次作文适合写成议论文,论述拒绝自由,扎根实地的重要性。
论证过程中可灵活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
论据要注意典型性和逻辑顺序。
语言力求准确、严密。
四、(2013北京,21,60分)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文学家:我想,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
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题中材料主要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科学家和文学家对的看法。
这里的其实是科技产品的一个代表,因此由本材料可以归纳出科技对人类的影响这一主题。
根据材料中不可思议新奇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这些词句,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和综合的角度来立意:从正面看,以通讯为代表的新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必将使人类社会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在写作时,可以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如自行车被电动车、私家车取代,高铁遍布全国,网络购物成为时尚等。
可以说新科技时代让地球成为一个村,人们的出行、交流、沟通、学习更为方便快捷,思想观念更加先进,情感表达更加自由。
如旅游、健身、成为多数人的共同爱好等。
据此,可以立意为: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科技改变你我等。
从反面立意,可以反思等科技产品在提供方便的同时,带给我们的一些负面影响。
如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不再那么难,但人们都愿意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着,不愿与周围人有更广泛的交往。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表面上近了,其实却更加遥远了。
正如网上流传的那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
又如电子书很便捷经济,却让我们失去了古人那种一卷在手细细品读的乐趣,网络诈骗、电子垃圾更是不胜枚举。
据此,可以立意为:莫让主宰你的生活,科技的忧思等。
从综合的角度立意,就是辩证看待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
主张在科技时代,既要与时俱进,接受新生事物,又要保持自我的操守和精神,不为外物所役,不随波逐流,等等。
据此,可以立意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让释放正能量等。
五、(2013安徽,21,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指导】写好作文的关键是选好角度。
材料中的两句话都可以作为立论的角度,还可以综合分析两句话的意思,得出第三种立论角度。
第一句话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这是探究的需要,探究事情表面下隐藏的本质;这是反思的需要,反思事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
对于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我们经常问一问为什么会这样,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后前行的方向。
据此,可以提炼出主动探究善于反思勇于探索等立论角度。
第二句话中的关键字眼是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等,从中很容易找到立意的依据。
敢于梦想、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等角度都是好的切入点。
另外,本次作文属于思辨性作文,可以从所提供的材料的两问之间的辩证关系去立意。
第一问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具有现实意义;第二问针对从未发生的事情,是梦想的内容。
我们从中可以得出人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勇于追求梦想心怀梦想,探索未来的主题。
六、(2013湖北,23,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
方圆之用,各得其妙。
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
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这则材料富有哲学意味,可以看作一段寓言(不等于寓言故事)——用一些事物、现象来隐喻人生道理。
材料可以分为前后两个层次:器物层面、人生层面。
前者说各种不同的液体用或方或圆的容器来装,都显得妙,不同的容器都很好地发挥出了各自的功用,核心句是方圆之用,各得其妙。
如果把不同的液体(牛奶、水、酒)看作人生要面对的各种问题的话,那么方圆不同的容器就是我们面对问题时所拥有的不同的态度和方法:面对人生复杂多变的问题、处境,我们应拥有不同的态度、灵活的方法,善于变通,长于调整,才能更巧妙地解决问题。
此为基本立意之一。
如果把方圆不同的容器看作个性特点、特长能力各不相同的人的话,那么又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人是多样的,有的方,有的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都可以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价值(各得其妙,功用俱呈)。
此为基本立意之二。
后者说人生也如此,核心句是上善若水任方圆。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是说最高的善行就像水一样。
这里的善行不能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慈善行为。
哲学上所说的善含义更广,有有用的意味。
这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人生境界,像水一样的人生境界。
上文的牛奶水酒都是液体,它们装在什么容器中就是什么形状,随物赋形,因势而变,不拘泥,不固执,遇圆则圆,遇方则方,安时处顺,即任方圆。
这正是一种圆融、旷达的人生境界(或处世哲学)。
此为基本立意之三。
材料中不同的液体尽管因存于不同的容器中而变换出不同的形状,但是它们的本质终究没变,任容器方圆变化(任方圆),我自保有我水的本性。
坚守自我,富有韧性,不改本色,不移气节,这又是一种人生态度或人生境界。
此为基本立意之四。
七、(2013四川,21,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材料作文。
所给材料为一句话,阐发的中心是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材料本身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与打打球,唱唱歌,画画画儿是一种内在的平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