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资产阶级政治学理论的发展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行政权力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赖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工具。
3.设置、组建和变更行政组织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推行政务,即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4.为保证行政领导决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必须实现决策活动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5.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6. 支出是指一级政府或单位按照批准的预算发生的资金耗费及损失。
7.方案的分析评估主要是对决策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8.公务员培训的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和讲求实效。
9.审计的法律依据是指与审计对象有关的审计时期当时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纪律规定以及决议、指示等书面文件。
10.文书的制定与发布实施是由法定的组织或个人完成的。
11. 会议是有目地把有关人员组织起来商讨问题的一种社会活动。
12. 事后监督,是对行政决策执行的结果进行的监督,检查行政任务完成的基本情况以及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了解行政决策的正确程度和失误所在,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原因,对错误的决策和违法行为追查相关人员的责任,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13. 专断式领导方式会造成下属积极性不高、主动性差,领导者主观武断,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严重。
14. 行政信息系统主要由行政信息处理机构,人员及其信息通道、信息工具组成。
15.所谓收付实现制,又称现收现付制,是以本期各种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一种结账方法。
16.审计中的试验鉴定法是通过实验和鉴定来确定财产物资质量高低的一种方法。
17. 信息选择的重点首先应当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指导性的信息。
18. 适度改革的策略,指的是“根据某一特定时期进度和领导层情况而将全面改革和渐进改革加以结合。
”19.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五项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_控制__。
20.林德布洛姆是公共政策学派的代表人物。
21.行政体制是行政权力的外部表现形式。
22.行政权力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体现为_财政和财务_决定权。
23.国家公务员因违法失职行为而引起的行政责任,其结果是接受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24.行政职能结构包括外结构和内结构两个方面。
25.行政责任具有不可推卸性和法律的规定性。
26.上级直接领导下级,行政指挥和命令按照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地传达和贯彻的组织体制是层级制。
27.领导者处理事的艺术包括抓中心工作、统筹兼顾、协调平衡、弹钢琴等。
28.有限理性决策模式用满意准则代替了最优准则。
29.选任制是通过选举来确定录用对象的一种制度和方法。
30.单式预算,又叫综合预算,是将国家所有的预算收入与支出以单一综合的形式编制的预算。
31.公务员违法失职行为的构成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行为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二是行为人必须有主观上过错。
32.一般来说,政府管理经济的方法通常有三种:行政方法、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
33.我国行政职能的重心逐渐由阶级统治性职能过渡到__社会管理性__职能。
34.社会主义国家领导活动的本质就是__服务___。
35.__行政决策中枢系统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中的核心部分,居于核心地位。
36.__人事行政是提高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1.行政管理学真正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始于 [ 20世纪20年代 ]2.持“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行政的中心,行政行为之根本就是组织中决策制定的整个过程”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西蒙3.以产生原因为标准,行政责任分为依职位而产生的行政责任和依法行政而产生的行政责任4.法律监督的有效性取决于司法行为的权威性和司法机关的独立性5.在一级政府内部,根据行政工作的性质、内容和作用,可以对行政组织进行微观分类6.一级政府机关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在其管辖区域内设立的代表机构称为派出机关7.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所管辖的业务内容不同,但管辖范围大致相同,此类组织体制称为职能制8.管理幅度与层次成反比9.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和我国行政管理实践是行政编制管理法制化的价值前提10.行政决策的范围越大,对决策所负责任越大意味着行政机关级别和行政领导者职位越高11.下列不属于非正式的沟通方式的是会议12.缺乏严格管理,不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常常造成人浮于事的情况的领导方式是放任式领导方式13.行政组织最基本的结构要素是行政职位14.1982 年宪法通过后,我国国务院确立了总理负责制15.领导者凡事都亲自决定,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领导者和工作人员关系紧张或冷漠的领导方式是集权式领导方式16.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要形成一个梯队,老、中、青相结合,并以中年为主是要求领导班子有一个合理的年龄结构17.比较系统地论证了决策概念,并建立了决策理论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18.我国公务员实行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相结合19.整个财务行政的基础是预算20.用相互验证和复核的方法对有关账目的记录和数字进行查对,以查明账证、账账、账表之间是否相符一致的审计方法称为核对法21.要求预算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符合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需要的是相关性原则22.机关管理的广泛性首先表现在机关管理具有普遍性,其次表现在机关管理内容的广泛性23.档案的前提是文书24.机关行政经费和预算支出全部为消费性支出25.公民或单位违反行政管理法规所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是指一般行政责任26.信息、经费、物材等物质因素的总称,也是行政管理的物质基础的是行政资源27.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政策方案、政策规划的机构称为咨询机关28.行政组织中法定最高决策权由行政首长一人行使的体制称为首长制29.古典行政组织理论是以行政法学理论和经营管理理论为基础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约尔、韦伯30.管理幅度与管理者的管理素质、管理水平、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等因素成正比关系31.既是确定编制的依据,又是控制编制的重要手段的是财政预算32.领导者只决定总体目标、有关政策和应该完成的任务,而不过问具体细节和方法,并检查实施绩效的领导方式是分权式领导方式33.领导班子成员在性格、气质、兴趣、意志、风度、风格等方面的结构是指气质结构34.决策活动的主体是人35.满意决策模式又称为有限理性决策模式36.保证行政领导正确有效的关键是行政决策37.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行政组织理论不包括: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政府38.行政组织与政党组织相比,具有国家强制性39.决策权集中在中央和上级机关,地方和下级机关必须根据上级机关的指令办事的权力体制称为集权制40.新古典行政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不包括韦伯41.决定政府组织规模和人员编制的先决因素是政府职能目标42.领导者组织和指挥的对象,同时又作用于领导活动的对象的是被领导者43.行政领导协调的活动内容包括决策工作协调和各种活动协调44.整个行政决策的起点是发现问题45.在现代管理理论中,最早提出决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46.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标志是实行考任制47.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选举决定的是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组成人员48.在开展经济业务过程中,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社会公认的、正确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是指审计的理论依据49.领导者组织和指挥的对象,同时又作用于领导活动的对象的是被领导者50.处于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又是行政管理成功的关键的是行政决策51.行政决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公众利益52.为实施公务员奖惩制度、职务晋升制度、工资制度等提供最重要依据的是考核53.公务员“出口”环节的渠道不包括转任54.在绩效预算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确定的目标,着重按项目安排和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编制的预算称为计划规划预算55.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有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56.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主要标志是实行考任制57.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选举决定的是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58.在开展经济业务过程中,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社会公认的、正确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是指审计的价值依据59.行政经费的收支、使用、审计等严格按计划进行是指机关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原则60.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政府的监督分为法律监督和一般监督61.整个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核心部分是行政领导62.毛泽东曾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和用干部63.经验决策的产生至少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64.行政决策的科学化,要求实现行政决策体制的科学化、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和行政决策方法的科学化65.人事行政的范围及内容中,最具特色、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是政策制度类66.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用人治事67.政府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及其执行结果一般是( )的核算对象。
预算会计68.预算的特点有计划性、统一性、法令性和民主性69.国家或单位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指收入70.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是净资产71.文书都是有形的,即文书出现的形式是书面形式72.吸收下层人员参加议事,以确定问题和可供选择的改革方案的改革策略是上下结合的改革策略三、名词解释:1.集权制2.专门的行政责任3.绩效预算4.行政组织体制5.人事行政6.零基预算7.职位分类制度 8.预算9.档案 10.行政控制11.预算会计 12.行政改革13.行政责任 14.社会监督15.审计 16.复式预算17.机关总务后勤管理 18.要素评分法四、简答题:1.简述行政权力的基本功能。
2.简述现代组织理论对传统的行政组织理论和组织原则的批判。
3.理性决策模式的特点有哪些?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国家行政组织理论有哪些?5.确定预算管理形式的原则有哪些?6.行政决策民主化的意义有哪些?7.预算的作用有哪些?8.加强行政监督的意义有哪些?9.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0.预算会计核算的原则有哪些?11.行政组织的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哪些?12.简述人事行政的地位和作用。
13.简述财务行政的基本原则。
14.简述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关系。
15.简述财务行政的任务和功能。
五、论述题:1.试述电子政务的作用。
2.试述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目标和任务。
3.试述行政改革的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
4.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有哪些?5.试述机关管理现代化的内容。
6.试述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经验及措施。
7.试述行政管理的程序职能。
8.试述审计的原则。
9.试述健全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的内容。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理论基础2.行政权力3.推行政务4.民主性5.信息6.支出7.可行性分析 8.讲求实效 9.法律依据 10.法定 11.会议 12.事后监督13.专断式 14.行政信息系统 15.现收现付制 16.试验鉴定法 17.信息选择 18.适度改革19.控制 20.公共政策 21.行政体制 22.财政和财务 23.行政处罚 24.外结构25.规定性 26.层级制 27.弹钢琴 28.最优准则 29.选任制 30.单式预算31.主观上 32.法律方法 33.社会管理性 34.服务 35.行政决策中枢 36.人事行政二、单项选择题:1.A2.B3.A4.A5.A6.C7.B8.B9.C 10.B11.C 12.A 13.A 14.C 15.B 16.B 17.A 18.C 19.A 20.C21.B 22.A 23.B 24.C 25.A 26.B 27.B 28.C 29.A 30.A31.B 32.B 33.C 34.C 35.A 36.A 37.C 38.A 39.A 40.C41.B 42.A 43.C 44.C 45.B 46.C 47.C 48.B 49.A 50.B51.A 52.B 53.C 54.A 55.B 56.C 57.B 58.A 59.A 60.A61.A 62.C 63.C 64.A 65.C 66.B 67.C 68.A 69.B 70.C 71.C 72.A三、名词解释:1.集权制:又称中央集权制,表明行政权力大多集中于上级行政机关或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下级或地方行政机关是上级或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并向它们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