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著名中医夏少农治疗乳腺增生药方
著名中医夏少农治疗乳腺增生药方
三,乳头溢液。部分患者会有乳头溢液的症状,通常乳房溢液 是在没有任何情况下发生,颜色是淡黄色或淡乳白色,有些 人是在挤压乳头的情况下出现溢液,如果溢液带血或是咖啡 色,就要高度重视,去专业的医院检癌变难以回避
乳腺增生病恶变的危险性较正常妇女增加2--4倍,临床症状和 体征有时与乳癌相混。其主要临床特征为乳房肿块和乳房 疼痛,一般常于月经前期加重,行经后减轻。由于乳腺增 生病重的一小部分以后有发展成为乳腺癌的可能性,这也 是不少人认为乳腺增生最大的危害。
乳腺增生属中医之“乳癖”,“乳痈”等范畴,与西医的“乳房纤维瘤” 、“乳腺增生病”、“乳房异常发育症”等相仿。明代医家陈实功《外 科正宗》认为“乳癖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也”。中医认 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腺增生与肝胃关系密切。本病多因平素郁闷 忧思,致肝气郁结,痰凝气滞,乳络堵塞所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失健运,气血亏虚,乳汁减少,泌乳不足,乳汁停留乳腺导管,瘀滞 不通,乳腺肿胀。气机郁结,郁而化火,气郁痰滞,毒热内结,化腐成 脓,形成乳痈。女子以血为本,肝失疏泄,肝血亏虚,肾阴不足,肝肾 俱虚,卵巢-垂体-性腺生殖轴生理功能紊乱,形成月经不调、延迟稀发、 闭经或乳腺增生。气滞则血瘀,病久入络,痰凝血瘀,形成乳腺纤维瘤 。
生理方面:
乳腺增生不同症型及其临床表现是月经先期或行经期乳房肿痛 ,随喜怒消失,月经周期不足,胸闷暖气,精神抑郁,心 烦易怒,身倦无力,腰酸肢冷,少腹畏寒,日久失治者,少 数可发生癌变。
精神影响
乳腺增生患者,常常会有明显的情绪改变,如生气、紧张、 发怒、焦虑、抑郁等,此外,生活规律也会被迫颠倒错乱 ,身体免疫机能会因劳累而每况愈下,乳房局部会因情绪 变化而痛得心烦。
二,乳房疼痛。通常是胀痛或像针刺一样的痛,会累积一边或 两边的乳房,通常是一边疼痛比较严重,疼痛能放射到同侧 腋窝或肩背部,有些人的症状是乳头疼痛或瘙痒,乳房疼痛 通常在月经前几天出现或变得更加严重,在月经期间,疼痛 就会明显的消失或减轻,这种和月经周期与情绪变化有联系 的疼痛是乳腺增生最明显的特征。
【功效】疏肝和营,壮阳软坚。
【主治】乳腺小叶增生症。
【用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病因病机
肝郁气滞,痰凝经络。素禀肝郁之体,常情志抑郁 寡欢,郁怒伤肝,思虑伤脾,肝损则气滞愈甚,脾 伤则聚湿生痰,痰气郁结,阻于阳明胃络,则发为 乳腺增生。 冲任失调 血瘀症结。中年以上妇女,经期产后失于 摄养,致冲任失调,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不 畅则气滞血凝,结于乳络,亦可发于乳腺增生。
【组成】淫羊藿9克,甜苁蓉9克,玄参9克,白芍9克,橘核叶各9克,广郁 金10克,陈香橼20克,当归12克。
乳腺增生疾病的症状有:
一,乳房肿块。肿块可能在一边乳房也可能发生在两边的乳 房内,肿块的个数有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很多个,通常喜 欢发生在乳房的外上象限,大小不一样,形状有片状、结节 状、条索状等,但是最常见的是片状,边界模糊,质地一般 或比较的硬,和附近的组织没有粘连,常常有触痛。很多乳 房肿块也会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月经来潮前肿块就变 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会变小变软。
著名中医夏少农治疗乳腺增生药方
夏少农(1918~1998年),教授、主任医师。浙江德清人。中 医外科名家夏墨农之子。1938年毕业于上海市中国医学院。 解放后任上海曙光医院中医外科主任,兼上海中医药大学( 原上海中医学院)教授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论文发表100余篇。《中医外科心得》、《中医皮肤科精要 》获得优秀著作一等奖。1977年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 ;1978年获全国医学科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特等奖;1984 年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二等奖;1997年 授予从事教师工作50年荣誉证书;1994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颁 发业务专家荣誉证书;1992~1993年赴新加坡、香港讲学、 会诊及专家门诊;1990年被确定全国五百名老中医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人导师之一。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获荣誉证 书及铜牌。
乳腺增生
一、西医对乳腺增生的认识
乳腺增生又称乳腺结构紊乱症是临床上常见 的一种乳腺疾病。其发病率约占育龄期妇女 50%,常因内分泌紊乱及精神因素所引起。 临床特点是乳腺出现肿块及胀痛,每随月经 周期变化而表现相应的加重或减轻,一般在 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本病可发生于青春期 以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妇女多见。大龄未 婚、已婚末育、已育不哺乳、性格忧郁、易 生闷气、急躁偏激者易得此病。其基本病理 变化可分为导管及腺泡上皮增生、腺体增生、 囊肿形成、上皮化生、问质增生等5种。
发生癌变:
腺增生患者应警惕癌变,虽然乳腺增生的癌变几率很小, 90%的乳腺增生是不会发生癌变的,但是研究表明,乳腺 增生与癌变有一定的关联。导管上皮增生不伴有细胞异形 癌变率有1%—2%,如伴有细胞异形可上升到2%—4%,重 度异形的会有75%—100%的可能癌变。
中医辨证:
中医认为本病之病机为与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血亏虚,毒热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