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A.无人机的研发B.研发新型药品C.合成新材料D.研发氢能源2.下列变化中一定生成其他物质的反应是()A.刻舟求剑B.百炼成钢C.滴水成冰D.大海捞针3.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指的是()A.原子B.离子C.元素D.分子4.当前,汕尾正在创建文明城市,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C.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5.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过滤B.蒸馏C.吸附沉淀D.消毒6.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7.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 B.58 C.82 D.140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就是用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性质改变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过氧化氢也能分解放出氧气D.二氧化锰是催化剂9.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 B.N2C.Cl D.2O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
下列关于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B.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1mL~3mLD.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1/2试管水,振荡后倒掉11.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12.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钠的原子序数为11B.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D.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1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B.C.D.14.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能表示纯净物的是A.B.C.D.二、填空题15.填写相应的符号或名称。
(1)O:_____;(2)镁离子:_____;(3)N2:_____;(4)两个氢原子:_____。
16.写出下列操作的后果。
(1)倾倒液体时,标签没对着手心,后果是_____。
(2)量取液体时,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后果是_____。
(3)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实验时,集气瓶中没有预留少量的水,后果是_____。
17.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A 白酒B 氧气C 红磷D 自来水E 二氧化硫F 冰水共存物G 洁净的空气(1)上述物质中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___;②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_____;③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
(2)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18.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有关问题:(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6~11号元素中,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形成离子。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填字母):A 质子数不同B 中子数不同C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4)画出第13号元素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
(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横行)的规律:_____。
(6)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Ar19.将如图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1)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_____;(2)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3)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_____;(4)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的仪器是_____;(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6)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_____;(7)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8)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_____。
20.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填字母)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中燃烧产物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21.请用分子的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墨水在水中扩散_____。
(2)氧气变为液氧后体积减小_____。
(3)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_____。
四、推断题22.将某暗紫色粉末状固体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固体C和固体D。
固体C 可用作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另一种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能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
气体F能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
请推测,并回答:(1)写出名称A:_____、B:_____、E:_____、F:_____。
(2)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化合”或者“分解”)。
五、实验题23.下图是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1)燃烧匙中红磷的作用是_____。
(2)红磷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3)等到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该反应属于_____(填“分解”或“化合”)反应。
24.如图是实验室过滤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
试回答:(1)图中仪器A的是_____,仪器B的是_____,B在过滤操作中,它的作用是_____。
(2)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_____,漏斗中液面应_____滤纸边缘。
(3)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应该_____。
出现浑浊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
(写出一点即可)25.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填字母)装置做气体发生装置,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
(2)通过查阅资料得知:①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②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 + O2 = 2NO2。
那么在实验室里制取氨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A、无人机的研发属于信息科学等学科研究的内容,符合题意;B、研发新型药品的过程存在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C、合成新材料的研制属于研究物质的制法,是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D、研发氢能源属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制法,是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解析】【详解】A、刻舟求剑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百炼成钢过程中,生铁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在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大海捞针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C【解析】【详解】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奶”、“加铁酱油”、“加碘盐”等食品中,“钙”、“铁”、“碘”不是指原子、离子、分子、强调元素存在。
故选C。
4.C【解析】【详解】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可减少空气的污染,不符合题意;B、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可减少空气的污染,不符合题意;C、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增加了空气的污染,符合题意;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能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解析】【详解】A、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指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A错误。
B、蒸馏能使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除去而降低水的硬度,故B正确。
C、吸附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C错误。
D、消毒只是除去水中的微生物,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6.B【解析】试题分析: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考点:保护水资源7.B【解析】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8 。
故选B。
8.C【解析】【详解】A、催化剂不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也可能减慢反应速率,故A错误。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而不是性质)没有改变,故B错误。
C、没有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在错常温下也能分解放出氧气,只是速度较慢,故C正确。
D、催化剂不一定就是二氧化锰,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硫酸铜溶液、红砖粉末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决定反应能否进行。
9.A【解析】【详解】A、C既能表示碳元素、又能表示1个碳原子,还能表示碳这一纯净物,符合题意;B、N2表示氮气、一个氮气分子,不能表示氮元素,不符合题意;C、Cl表示氯元素、一个氯原子,不能表示氯气,不符合题意;D、2O只能表示2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解析】【详解】A、为防止液体沸腾时溅出伤人,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故A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故B正确;C、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一般取1mL~2mL,故C错误;D、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1/2试管水,振荡后倒掉,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