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轴承产业发展规划
20xx年xx月
风电轴承是一种特殊的轴承,由于使用环境恶劣、高维修成本以
及要求高寿命,风电轴承具有较高的技术复杂度,风力发电机用轴承
主要包括:偏航轴承、变桨轴承、主轴轴承、变速箱轴承、发电机轴承,根据轴承类型不同,技术要求也不同。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促进
结构调整升级。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行业指导,推进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促
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
为加快调整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
方案。
第一部分规划思路
以优势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重点产品服务应用为导向,以重大项
目建设为支撑,以基地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确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原则
1、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
将技术创新作为产业革命的驱动力量。
改善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加强科技人才培养,鼓励企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依法推进,规范管理。
积极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使用产业的内生动力。
3、开放融合。
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先进,把握“一带一路”
重大战略契机,聚焦产业重点领域,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在全球范
围配置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竞
争合作,走开放式创新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4、政府引导,市场推动。
以政策、规划、标准等手段规范市场主
体行为,研究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
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5、因地制宜,示范引领。
着眼区域实际,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逐步研究制定适合区域特点的能效标准。
制定合理技术路线,
采用适宜技术、产品和体系,总结经验,开展多种示范。
第三部分产业发展分析
风电轴承是一种特殊的轴承,由于使用环境恶劣、高维修成本以
及要求高寿命,风电轴承具有较高的技术复杂度,风力发电机用轴承
主要包括:偏航轴承、变桨轴承、主轴轴承、变速箱轴承、发电机轴承,根据轴承类型不同,技术要求也不同。
现代工业意义上的轴承产业兴起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整个轴承产业规模小,竞争力弱,配套的仅为低端产品,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轴承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近几年,国内滚动轴承行业产量趋于稳定,在200亿套上下,2010年我国滚动轴承行业产量201.57亿套,2019年下降到了196亿套,其中2011年达到峰值230.54亿套。
风电轴承产品大都为定制化产品,且各类产品均有不同型号,同一类产品内部不同的产品类型价格也有一定差异。
风电轴承产品价格远高于法兰等配件价格。
近几年,国内风电轴承产品平均单价有所波动,整体呈现上涨趋势。
据统计,2010年我国风电轴承需求量1.28万机组,市场规模为70.42亿元。
近年来受国内风电机组生产总量、单台机组容量、轴承产品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风电轴承市场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2015年我国风电轴承市场创历史新高,需求量达到1.69万机组,市场规模达到113.38亿元。
2019年我国风电轴承需求量回落至1.08万机组,市场规模回落至99.04亿元。
我国风电轴承生产基地大多位于传统轴承、齿轮等机械加工工业
基地,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江苏、河南和辽宁等地。
但总体来说,轴
承仍是我国风电零部件中供需缺口最大的部分,目前,我国大型风电
主轴承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第四部分区域宏观环境分析
经初步核算,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服务业增加值增长xx%,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xx%;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xx%;固定资产投
资增长xx%;实际利用外资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增长xx%,规模和增速稳居区域第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开启“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谋篇布局之年,既是决胜期,又是攻坚期,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保持
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建设现代
经济强市取得新成效。
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将保持中高速增长,我地区加快发
展面临诸多有利因素。
我地区在全国率先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利于有效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深化改
革扎实推进,将为全省发展持续注入新动力;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
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有利于我地区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将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国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但也面临
不少压力和挑战,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发展方式较
为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城镇化水平较低,市场主体总量不多,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扶贫攻坚任务繁重,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法治建
设任务艰巨,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意识有待增强。
综合判断,我地区
发展虽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新的
增长动力加速孕育的态势没有改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处于大有
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趋利避害、主动作为,着力突破瓶颈制约、补齐发展短板,努力把地区发展推向新的更
高水平。
适应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
打造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为载体,加快实施全方位开放,调整对外贸
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成为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
大力推进重点园区开发开放。
配套完善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专业化特色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开放型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五部分发展目标
1、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持续快速增长。
产业总产值从xx年的xx亿元增加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利税总额从xx年的xx亿元增加到xx亿元以上,年均增长xx%。
2、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
形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总体布局和创新平台。
xx年产业进步贡献率达到xx%左右,重点行业的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企业组织结构逐步优化。
通过跨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源整合,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xx年销售收入xx亿元以上的产业企业达到xx家以上,产业百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以销售收入来衡量)超过xx%。
第六部分任务重心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对于促进产业行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具有行业带动作用
的重点项目,专项资金予以优先支持。
(二)实施科技创新提升工程
引导行业企业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重点建设各类产业公共
研发平台、重点试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
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构建完善产学研用相结
合的产业发展创新体系。
创建一批以行业为特色的技术中心、工程中
心或重点实验室,完善产业发展所需公共研发、技术转化、检验认证
等平台。
提升行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企业与行业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xx年新增创新平台
xx个。
(三)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坚持优势互补、区域协调的原则,结合各地的市场、资源、区域
经济发展和空间承载能力等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引导产业链式发展,
在产业链延伸方向上建立相互配套、分工协作关系,形成相互关联、
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增强企业对产业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控制能力和综合成本消化能力;围绕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