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河(XX段)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证书号:山西省XX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二0一0年十月目录1、综合说明 (1)1.1项目区概况 (1)1.2水文 (2)1.3工程建设内容 (3)1.4工程规划 (4)1.5工程管理设计 (4)1.6施工组织设计 (5)1.7环境影响分析 (6)1.8工程投资估算 (6)1.9经济评价 (7)1.10结论 (8)2.水文 (8)2.1流域概况 (8)2.2气象 (9)2.3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 (10)2.4 成果合理性分析 (16)3、工程地质 (17)3.1地形地貌 (17)3.2地层岩性 (17)3.3水文地质 (18)3.4区域地质构造 (18)4、工程任务和规模 (19)4.1社会经济概况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9)4.2河道整治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20)4.3河道治理的目标 (20)5工程设计 (21)5.1设计依据 (21)5.2工程规划 (22)5.3河道整治规划设计 (22)5.4河堤工程设计 (24)5.8清淤疏浚工程设计 (32)5.9堤顶防洪道路设计 (33)5.10安全防护栏设计 (33)6.工程管理 (37)6.3交通与通讯设施 (38)6.4防汛抢险设施 (38)7.施工组织设计 (38)7.1施工条件 (38)7.2建筑材料 (38)7.3施工导流 (39)7.4主体工程施工 (39)7.5施工交通运输 (41)7.7施工进度计划 (42)8、环境影响评价 (42)8.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依据 (42)8.2环境影响分析 (43)8.3环境保护措施 (44)8.4结论 (46)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6)9.1 编制说明 (46)9.2 投资估算结果 (49)9.3 资金筹措 (49)10.工程经济评价 (50)10.1概述 (50)10.2评价依据 (50)10.3国民经济评价 (50)10.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52)11、结论与建议 (56)11.1综合评价 (56)11.2结论 (57)11.3建议 (58)附: 1、**县北川河(XX段)河道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2、**县北川河(XX段)河道治理工程横断面图3、**县北川河(XX段)河道治理工程纵断图4、**县北川河(XX段)河道治理工程防洪堤标准断面图。
1、综合说明1.1项目区概况**县位于山西省西部,XX山中段西翼,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1o2'50″-111o34'30″,北纬37o36'58″—38o10'27″之间。
**县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46公里,总土地面积为1440平方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位于县城东部与交城县横尖镇交界处的关帝山主峰南阳山(孝文山)最高,海拔2831米,大武镇武回庄村河谷最低,海拔987米,相对高差1844米。
地貌东北部属土石山区,西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
土石山区面积117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6%,该区山势雄伟,岩石裸露,峡谷陡峻,森林茂密,地势险要,沟壑密度为1.7—3.3km/km2。
天然草灌丛生,植被覆盖完好,共有天然林68.47万亩,其中乔木林41.28万亩,灌木林27.46万亩,天然草地4.22万亩,林草覆盖率为51.8 %。
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263.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8.4%。
该区梁峁众多,谷深坡陡,沟坡植被很少,土壤贫瘠,沟壑密度为3.8km/km2,林草覆盖率为30%。
**县共辖5镇2乡,169个行政村。
截至2009年底全县有3.28万户,14.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农村劳动力4.92万个,其中男劳力2.586万个。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8人,人均土地面积14.8亩,人均耕地面积2.93亩。
**县国民生产总值2009年达到120350万元,农业总产值8058万元。
2009年粮食总产量2520万公斤,油料产量为221.2万公斤。
农民人均纯收入1485元。
农村经济走上了协调发展的轨道,农村产业结构初步趋向合理,农业基础地位得到明显巩固。
1.2水文1.2.1河道概况北川河是三川河的一级支流,位于XX山脉中段西侧,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1°2′50″-111°34′30″,北纬37°36′58″—37°10′27″之间。
发源于**县最北部的麻地渠村,由北向南纵贯**县。
北川河流域地形东部、西部为山地和丘陵,中部切割下陷为河川。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关帝山为最高,海拨2831米,流域中部为北川河河谷,平均坡降5.65‰,滩谷宽在1—2公里之间,滩面平坦,人口相对密集,是本流域主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域。
本次治理的河段为**县圪洞镇的XX村至XX村河段,全长2400m,XX村断面处控制流域面积639.7km2,XX村断面处控制流域面积767.8km2。
1.2.2设计洪水成果设计洪峰流量计算河段为圪洞镇的XX村至XX村。
由于中间有圪洞沟的汇入,将设计河段从圪洞沟的汇入口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XX村段、下段为XX村段。
根据《防洪标准》,确定设计河段乡村防护区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本次分析采用了三种计算方法,水文比拟法、《山西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的经验公式法和推理公式法。
同一断面三种结果互相对照检验,上下游断面纵向比较,同时采用资料系列的延长更能反映流域的真实状况,使分析成果较之以前更为合理。
各断面不同方法设计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表单位:m3/s序号断面名称频率(P)设计洪峰流量不同计算方法结果采用值经验公式法水文比拟法推理公式法1 XX 5%726 460 1180 4602 XX 5%519.5 519.5在推理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水文比拟法三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中,推理公式法与其他方法所得成果相差较大,而经验公式法在面积较小的流域应用效果较好,故本次分析各断面设计洪峰流量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结果。
1.3工程建设内容1.3.1河道治理任务工程建设范围为**县圪洞镇的XX村至XX村,全长2400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清淤2400 m、浆砌石河堤4800m(其中XX村段1000m,XX村段3800 m),堤顶防洪道路4800m,安全防护栏4800m。
1.3.2防洪标准和工程等级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堤防工程师设计规范》(GB50286—98)中的规定,按20年洪水标准。
1.4工程规划1.4.1工程规划设计中,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工程地质条件、水流条件、施工条件、投资、管理运行因素,确定规划方案。
北川河河道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河槽疏浚工程、堤防工程、堤顶防洪道路工程、安全防护栏工程。
1.4.2河道纵坡和过水断面设计河道纵坡:根据实测本段河道上段纵坡为0.0095、下段纵坡为0.0069。
过水断面:河道设计底宽采用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1999年5月提出的60米的宽度,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各段设计水深。
1.5工程管理设计为加强河道工程管理,保证河道行洪顺畅和工程安全运行。
由**县水利局和镇政府共同组建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对工程进行维护、保养。
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交通工具考虑配置工具车一辆,生产管理通讯采用无线通讯方式。
为了工程维修及防汛抢险的需要,在堤防工程的重要堤段及险工段的背水侧设堆料平台,并储备一定量的砂卵石料及堆石料,河槽整治的砂卵石开挖料直接运至堆料平台,用于防汛抢险备用。
1.6施工组织设计1.6.1施工条件建筑材料:砂石骨料、块石、卵石混凝土料可就近购买,施工用水可抽取河水,施工用电采用自备电源。
工程沿线有209国道,进入施工各地段,可利用现有乡村道路通行。
施工点范围内可沿河道修临时便道满足施工材料及弃料的运输要求。
1.6.2施工导流本工程河槽段的施工安排在非汛期施工,以减小导流费用。
堤防工程布置在河道两岸,临近主河槽施工时需进行导流。
1.6.3主体工程施工本工程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施工。
选择有相应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队伍承担,严格按施工技术要求进行。
1.6.4施工交通运输工程区沿线有209国道,对外交通比较方便,沿河两岸有乡村道路相通,沿堤线地段需修筑临时施工道路,用于工程建筑材料的进出施工现场。
1.6.5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总工期二年,第一年的10月至第二年3月为施工准备期,完成施工道路、临建、水电及施工围堰等项目,第二年3月至10月为上段主体工程施工期,完成该主体工程的施工任务;第二年10月至第三年的7月为下段主体工程施工期,第三年的7月至10月为完建期,完成工程验收和其它扫尾工程。
1.7环境影响分析河道整治工程是一项社会公益性质的项目,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这些不利影响不仅是短暂的,而且通过采用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这些不利影响可最大限度地减小或避免。
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后,河道防洪能力将大大提高,周边环境将会有大的改观,对社会和谐和安定起到保障作用,因此,从环境影响方面来看,本区河道整治工程是必要和可行的。
1.8工程投资估算本工程主要包括河道疏浚工程、堤防工程、堤顶防洪道路和安全防护栏。
主要工程量为:河卵石开挖40.5万m3,河卵石回填4.78万m3,浆砌石5.049万m3,伸缩缝0.101万m2。
主要材料量为:柴油254.6T,块石5.453万m3,砂2.35万m3,水泥0.73万 T。
工程建设工期2年,总用工59.59万工时,折合工日7.45万工日。
工程估算总投资2940.59万元,其中:建筑工程2443.05万元,独立费用230.21万元,基本预备费267.33万元。
2010年总投资1305万元,争取省补650万元,市配套325万元,县配套330万元;2011年总投资1635.59万元。
1.9经济评价本次经济评价的基本依据为:1、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建设部联合下发的计投资[1993]的530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2、水利部1994年3月发布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进行项目经济评价。
该项目经济分析期取30年, 由于本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按照规范社会折现率采用7%,基准点为开工第一年年初。
经计算该工程运行期的年运行费为52.93万元,年效益为345万元。
计算结果为:经济净现值:653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9.14%投资回收期:19.78年1.10结论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而且还可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各行业的全面发展,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项目实施期为二年,总投资2940.59万元;当社会折现率为7%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9.14%,经济净现值为653万元,投资回收期19.78年。
根据以上分析,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技术、社会、环境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此非常重视,建议尽快立项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