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各加H2O 至5ml
1ml
摇匀 加 10% Al(NO3)3 摇匀 加 1ml 放置6min 放置6min
NaOH试液 加水至刻度 10ml 摇匀,放置15min
λ=500nm 以相应试剂为空白
测定吸光度(A)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
吸 光 度
0.8
y = 8.8x - 0.0098 r = 0.9996
(二)安装色谱柱
按色谱柱标示意流液方向安装好色谱柱。
(三)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1.启动液相色谱仪
2.排除管道内空气
3.泵流速的设定 4.检测器波长的设定
5.打开T2000P色谱工作站
6.色谱柱预平衡 7.进样
8.数据采集完毕后,点击停止进样
9.点击“再处理”和“报告”图标对图谱进行再处 理,出报告图
五、思考题
1.外标一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是什么? 2.紫外检测器的优缺点是什么?
实验八、气相色谱仪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2. 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结构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是采用气体作流动相(载气) 流经色谱柱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主要由 气源部分、进样部分、色谱柱、柱温箱、 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10.实验完毕后冲洗色谱柱
11.关闭工作站,关闭输液泵电源,关闭检测器电源、 关闭仪器电源






练习液相色谱仪使用的色谱条件、样品溶液和 进样量 色谱条件 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 固定相:C18反相键合色谱柱; 检测波长为254nm; 流速:1ml/min。 样品溶液 含苯、甲苯、萘浓度分别为 1μg/ml的甲醇溶液。 进样量 :10μl。
实验六、高效液相色谱仪 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了解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
高效液相流程图
1 溶剂贮器,2 泵,3 流量与速度检测装置, 4 进样阀,5 预柱(保护柱),6 分离柱(色谱柱), 7 检测器,8 数据记录及处理系统,9 废液瓶
二、仪器与试剂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芦丁对照品 置 50mg 精密吸取 10ml

25ml量瓶中
加甲醇,水浴使溶解 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
100ml量瓶中
加水至刻度,摇匀
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芦丁0.2mg)
2、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 分别置 0、1、2、3、4、5ml
加 5% NaNO2
25ml量瓶中
0.4
0 0.00
0.05
0.10
0.15
浓度(mg/ml)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槐花粗粉1g 精密称定

索氏提取器中

加热回流至 乙醚 提取液无色
放冷 加 甲醇90ml 加热回流至 移至 提取液无色 弃乙醚液
100ml量瓶中 精密吸取 10ml
甲醇少量多次洗涤容器 洗液并入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
加水至刻度,摇匀
二、实验原理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羰基、羟基等结构可与金属盐 类试剂如铝盐、铅盐等生成有色配合物,可用于定量分 析。
三、仪器与试剂
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石英比色皿(一对)
5% NaNO2溶液
10% Al(NO3)3溶液 NaOH试液
芦丁对照品
槐花药材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比色皿的配对性
分别 蒸馏水 注入
两个比色皿
测定
λ=440nm
以一个比色皿
为空白(T1=100%)
ΔT<0.5% ΔT=T1-T2 ΔT>0.5%
另一个比色皿的T2
两个比色皿配对 两个比色不配对,应进行校正
2、波长精吸收曲线
若测得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25±1nm以内
据,察看数据报告,打印报告。
(八)关机




附: 练习气相色谱仪使用的色谱条件、样品 溶液和进样量 色谱条件:聚乙二醇(PEG)-20M毛细管 柱(柱长30m,内径0.25mm,膜厚度 0.25µm);柱温为160℃。 样品溶液 樟脑对照品溶液。 进样量 :1μl。

五、 思考题
使用气相色谱仪时,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四、思考题
1.薄层板的铺制过程中应 注意哪些问题?
实验五 薄层色谱定性分 析 (五味子的定性鉴别)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薄层色谱的定性分析方法。 2. 熟悉薄层板的点样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中药五味子中,五味子甲素为其主要有 效成分之一,为了更好的进行定性鉴别, 选用五味子甲素对照品和五味子对照药 材进行对照,根据相同的组分在相同的 条件下,应该有相同的颜色和比移值来 作为定性鉴别的依据。
三、仪器与试剂
L-2000液相色谱仪(L-2400紫外检测器) C18反相键合色谱柱(250 mm×4.6 mm) 微量进样器(25μl) 芍药苷对照品;赤芍药材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色谱条件 C18反相键合色谱柱; 流动相: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溶液 (40∶65); 检测波长为230nm。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五氧化二磷干燥36小时的芍药苷 对照品适量,加甲醇配制成每1ml含0.5mg的 溶液,即得。
四、思考题
流动相在洗脱前为何要进行脱气?
实验七、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及定量分 析—中药赤芍中芍药苷的定性鉴别和 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 及定量分析。 2.巩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采用与已知化合物对照,对组分进行定 性分析。
2.采用外标一点法进行含量测定。
摇匀
100ml量瓶中
即得
4、样品的测定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3ml
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 自“加水至5ml” 起

25ml量瓶中
依法测定吸光度
从标准曲线上求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即得
槐花中含总黄酮以无水芦丁(C27H30O16)计, 不得少于8.0%。
五、注意事项
1、对照品和样品应同时显色
2、显色剂加入的顺序、加入量和显色时间要正确
六、思考题
1.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影响因素?
2.试述标准曲线法的优点。
实验四、薄层板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掌握薄层板的制板方法。
二、仪器与试剂
天平(0.1g) 研钵 玻璃板 10 cm×20cm CMC-Na水溶液 (3‰) 蒸馏水 薄层层析用硅胶GF254(青岛海 洋化工厂)
三、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1、吸收曲线的测绘
精密吸取母液1ml

10ml量瓶
95%乙醇定容
以95%乙醇为空白,进行光谱扫描,得到吸收曲线图。
2、吸收曲线的测绘
利用上述溶液,在274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并计算 百分吸收系数。
实验三
分光光度法测定槐花中 总黄酮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槐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2、巩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
三、仪器与试剂

岛津GC-2014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 樟脑对照品溶液 试剂均为A.R纯
四、实验内容及操作步骤
(一)启动GC-2014气相色谱仪 (二)参数的设定
(三)打开N2000色谱工作站 (四)运行GC-2014气相色谱仪
(五)进样
(六)待数据采集完毕后,点击停止采集;
(七)待样品分析结束后,在离线处理数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0.5g,精密 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 称定重量,浸泡4小时,超声处理20分钟,放 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 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 各10μ 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芍药苷(C23H28O11)不得少于1.8%。
实验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的性能检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的检验方法 2、学会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对分光光度计进行性能检查,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
三、仪器与试剂
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石英比色皿(一对)
擦镜纸
蒸馏水
6mg/100ml K2Cr2O7溶液 0.002mol/mol KMnO4溶液
1. 洗板 选取板面平整的玻璃板,洗净后 放置在干净、平整的台面上,阴干备用。
2.匀浆 将吸附剂1份(3.0g)和 水3份在研钵中向同一方向研磨混合 均匀。
3.铺制 将已调制好的吸附剂匀浆倒至玻璃板的 一端,用研棒将匀浆引到玻板的各个边缘,轻轻震 动,使吸附剂均匀铺开成一薄层。置水平台上阴干。
4.活化 将阴干的薄层板至于110℃ 烘箱中活化30分钟,置于有干燥器中 备用。
五、思考题
1、同种比色皿透光度的差异对测定有何影响? 2、检查分光光度计的重复性对测定有什么实际意义?
实验二
吸收曲线的测绘及 吸收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绘吸收曲线的方法 2、学会测定吸收系数
二、实验原理
1、若溶剂固定不变,化合物吸收曲线所出现的λmax、 λmin或λ(S)为一定值,且数目也一定,为鉴别化合物提 供了有力的证据。 2、百分吸收系数是指当溶液浓度为1%,液层厚度为1cm 时的吸光度。 A 1% 即 E1 cm
C 1
三、仪器与试剂
UV-1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石英比色皿(一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