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砖混结构模板施工方案1

砖混结构模板施工方案1

砖混结构模板施工方案1
襄垣县富阳循环工业区付村新区办公楼、6#、7#、8#、9#、10#、11#楼工程模板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河南红旗渠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模板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工程概况
本建筑物为筏板基础砖混结构,外墙厚度为370mm,内墙厚度为240mm,局部内隔墙120 mm。

混凝土等级分类:基础为C30,±0.000以上受力构件为C25,
墙体采用煤矸石烧结砖,砂浆强度等级为Mu7.5、Mu10砂浆,砌筑砂浆地上部分为混合砂浆,地下部分及120隔墙为水泥砂浆。

2.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工程施工图纸、本省有关文件
二.材料设备要求
1、木方(厚度为60~80mm),镜面板(91.5 mm×183 mm),
阴、阳角模,连结角模。

2、木楔、支撑(钢管)、扣件、螺纹顶、铅丝(12~14号),
隔离剂等。

二.作业条件
1、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
置是否符线。

办理预检手续。

2、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3、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3、检查构造柱内的灰浆清理: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
的灰浆及根部的落地灰。

三.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
1、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2、支设模板
(1)、构造柱模板:
A.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鼓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米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20。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
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米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个砖处。

B.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C.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用斜撑支牢。

D.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2)、圈梁模板:
A.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B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

用钢管支撑时高度调整合适。

C.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定位,并用木撑进行校正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

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D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中间每隔50cm左右留一道,每面墙不宜少于5个洞。

(3)、安装楼板模板:
地面夯实→支立柱→安大小龙骨→铺模板→校正标高→加立杆的水平拉杆→办预检
A、底层地面应夯实,并垫通长脚手板,楼层地面立支柱前
也应垫通长脚手板,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柱应垂直,上
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B、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第一排龙骨和支柱,临时固定在梁上再安第二排龙骨和支柱,依次逐层安装。

支柱与龙骨间距应根据模板设计规范设计规定。

一般支柱间距为80~120厘米,大龙骨间距为60~120厘米,小龙骨间距为40~60厘米。

C、调节支柱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D、铺模板。

E、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平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F、标高校完后,支柱之间应加水平拉杆。

根据支柱高度决定水平拉杆设几道。

一般情况下离地面20~30厘米处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1.6米左右一道,并应经常检查,保证完整牢固。

G、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办预检。

(4)、模板拆除:(前提条件:必须混凝土试块试压合格后方可拆除模板)
A、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拉杆或支撑,再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柱模板的U型卡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B、楼板、梁模板拆除:
1)、应先拆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拆模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

2)、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

3)、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

4)、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钢模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

5)、有穿墙螺栓者先拆掉穿墙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

6)、柱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方可拆除。

墙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超过1MPa时,方可拆除。

板与梁模板强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5)、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四.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2)基本项目:
1)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超过
1.5mm。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粘浆和漏刷隔离剂累计面积应不大于400cm2.如模板涂刷
隔离时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五.成品保护
(1)在砖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

(2)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屑等杂物。

(3)应保护钢筋不受扰动。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构造柱处外墙砖挤鼓变形:支模板时应在外墙面采取
加固措施。

(2)圈梁模板外胀:圈梁模板支撑没卡紧,支撑不牢固,
模板上口拉杆碰坏或没钉牢固。

浇筑混凝土时没专人修理
模板。

(3)混凝土流坠:模板板缝过大没有用纤维板、木板条等
贴牢;外墙圈梁没有先支模板后浇筑圈梁混凝土,而是包
砖代替支模板再浇筑混凝土,致使水泥浆顺砖缝流坠。

七、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使用木料支撑,材料应剥皮,尖头要锯平,不得使用腐朽,
扭裂的材料,不准用弯曲大、尾径小的杂料,层高在4m以内顶撑尾径不小于8cm,5m以内不小于10cm,5m以上应经过设计。

2、顶撑应从离地面50cm高设第一道水平撑,以后每增加2m增
设一道。

水平撑应纵横向设置。

3、顶撑接头部位夹板不得小于三面,夹板不得小于
50×8×2.5cm,相邻接头应互相错开。

4、支撑底端地面应整平夯实,并加垫木,不得垫砖,调整高底
的木楔要钉牢,木楔不宜垫得过高,(最好是2块)。

5、采用木桁架支模应严格检查,发现严重变形,螺栓松动等应
及时修复。

6、支模应接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7、支设4m高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
工作台,不足4m高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8、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梁底
模上行走。

9、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

传送模板、工具应
用运输工具或用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扔。

10、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11、纵横水平撑、斜撑等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

通道中
间的斜撑、拉杆等应设在1、80m高以上。

12、支模中如需中间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封板等钉牢,
防止因扶空、踏空而坠落造成事故。

13、利用门型架、钢管等支模庆配套使用,按规定设置水平和
剪刀撑。

14、模板上有予留孔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

砼板上的
予留洞应在拆模后将洞口盖好。

15、拆除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同意。

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
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和拉倒,停工前不得留下
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16、拆除檐口,阳台等危险部位的模板,底下应有架子、安全
网或挂安全带操作,并尽量做到模板少掉到架、安全网上,少量掉落在架、安全网上的模板应及时清理。

17、拆模前,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重要通道应设专人看
管,禁人入内。

18、拆模的顺序应按自上而下,从里到外,先拆掉支撑的水平
和斜支撑,后拆模板支撑,梁应先拆侧模后拆底模,拆模人应站一侧,不得站在拆模下方,几人同时拆模应注意相互间安全距离,保证安全操作。

19、拆除薄腹梁、吊车梁、桁架等予制构件模板,应随拆随加
支撑顶牢,防止构件倒塌。

20、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集中堆放或清理归垛,
防止钉子扎脚伤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