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 2013 级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各专业 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考试时间: 2013 年 5 月 11 日上午 试题:( 100 分) 一、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请按题号顺序将答案一律 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3.毛泽东特别着重于从组织上建党,把组织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4.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
5. 无产阶级政党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策略时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原理出发。
6.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论断。
7.按照党 做出的战略估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阶段,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 造基本完成,到 21 世纪 20 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8.《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标 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
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 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0.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
同这个时期相 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不可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二、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答案为 A 、 B 、 C 、D 四个选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多选、少选、错选均不 得分;请按题号顺序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1.1921 年,列宁把国家资本主义的形 式概括为( ) A 租让制 B 股份制 C 合作制 D 代销代购制 2、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党的思想路线增加了( )的重要内容。
A 解放思想 B 与时俱进 C 实事求是 D 求真务实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保留与西方交往的国际通道,对香港和澳门问题采取了以下政策( )A “武力收回”B “暂时不动”C “维持现状”D “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4、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对于“共享”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A 首先体现在精神方面 B共享不包括文化方面 C 共享不是指均享 D 共享着眼于共同、公正的分享 5.毛泽东于 1949 年春夏作出三大外交决策是( )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求同存异” D “一边倒”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通过以下方面体现出来( ) A 在集体所有制经济范 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大比重,起主导作用B 在全社会范围的收入分配中,按劳分配占最 大比重,起主导作用C 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者的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人是最主要的收人来源D 在国有经济范围内劳动者的总收入中,按劳分配收人是最主要的收人来源7、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B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波动D 从长期看,价格与价值是趋向一致的8、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A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B 工业企业继续推行国有化C 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D 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9、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坚决支持并大力推进了有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他认为()A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B 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C 这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实质上是一场D通过讨论,达到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目的10、集中反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是()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战略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三、辨析题:(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先辨别正误再说明理由)1、资本主义是祸害。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需要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
2、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四、论述题:( 2 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请联系实际,谈谈对毛泽东关于矛盾精髓理论的认识。
2.什么是政治体制?请谈谈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2 级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各专业考试科目:政治理论考试时间: 2012 年 5 月 12 日上午试题:( 100 分)一、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请按题号顺序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1.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不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2.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保守的。
4.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我们党领导和支持了全国范围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5.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任务和阶级构成,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是相同的。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7.1953 年 6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一化三改” 、“一体两翼”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8.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
9.新社会阶层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0.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民族化。
二、选择题(共10 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答案为A、B、C、 D 四个选项中的一个或多个,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请按题号顺序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1、“四个尊重”包括()A 尊重劳动B 尊重历史C 尊重人才D 尊重实践2、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A 妥协退让B 民主团结C 民主集中制D 独立自主3、苏维埃俄国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有()A实行工业国有化,剥夺剥夺者2B余粮征集制C放开市场,发展私人贸易D推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4、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阶段,它们是()A“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B建立在精神与物质依附关系基础上的发展阶段C“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D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5、生产的社会化主要表现为()A生产资料使用方式的社会化B生产过程的社会化C生产成果的社会化D资本的垄断化6、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缺陷是()A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揭露和抨击停留于道德层面B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局限于价值判断上C没有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D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和正确道路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A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B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C汲取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D借鉴了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8、我国基本上完成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A1955 年底B1956 年底C1957 年底D1958 年底9、商品生产的共性是()A商品生产者通过交换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B遵循等价原则,平等竞争C以货币为媒介D价值规律不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C安定有序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辨析题:( 2 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先辨别正误再说明理由)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只需弘扬主旋律。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以德治国的统一。
四、论述题:( 2 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请谈谈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思想的认识。
32、请联系实际,谈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认识。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11 年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理论( 100 分)一、简答题:( 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简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2、简述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3、简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4、简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5、简谈现阶段如何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二、辨析题:( 3 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3、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相互对立的分配原则。
三、论述题:( 2 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试述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及其现实意义。
2、简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9 年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理论试题:( 100 分)一、简答题:( 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马克思是怎样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2、独立自主内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简述邓小平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4、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5、实施“走出去”战略有何重大现实意义?二、辨析题:( 3 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式诞生的标志。
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要就是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
三、论述题:( 2 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在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俄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有哪些理论思考?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样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4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8、 2010 年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理论一、简答题:(5 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是什么?2、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民主和专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简述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4、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5、试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辨析题:(3 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2、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政策和策略问题。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否定。
三、论述题:(2 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2、现阶段如何贯彻依法治国方略?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2007 年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政治理论一、简释题:(共 5 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实践的基本特征2、物质3、跨国公司4、“三步走”的发展战略5、科学发展观二、辨析题(共 4 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辨别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规律是人认识的结果,所以规律是主观的2、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3、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4、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