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R 施工技术培训教案培训地点培训人数 培训内容 GSM -R 施工工艺1.光电缆线路施工流程及工艺光缆敷设工艺流程图2.光缆接续施工方法及工艺光缆接续工艺流程图y y yy 光缆敷设工程光缆单盘测试联系厂家 合格开挖光、电缆沟敷设光、电缆、防护光、电缆特性测试合格合格回填 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处理合格 检查处理 更换光、电缆埋设光、电缆标识3.传输系统施工方法及工艺光同步数字传输系统调试流程如下图,主要包括硬件检查、设备加电、设备单机检测、光通道测试、系统设置、系统功能试验、传输指标测试等几个骤。
接头防护 处理接续现场 结束 切断光纤 施工准备固定光缆与接头盒处理加强芯 按要求开剥光缆开剥光缆束管、清除油膏加入加强芯、粘贴标签剥除光纤涂覆层、切割光纤光纤熔接接头损耗达标否 加强芯处理 切断光纤 合格 处 理 接续完否 收熔光纤、安装收熔盘 测试点进行复测 合格否 光纤收熔 安装密闭接头盒 测试点进行全面复合格否(1)硬件检查检查单元盘位置正确、牢固、可靠,配线正确,机架接地可靠,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供电电源正常,满足设备供电要求。
(2)设备加电单机检测检查交流电源电压波动范围符合电源设备的要求;蓄电池已充好电;电源设备调试合格,能对设备正常供电。
机架地线连接良好。
机房温度、湿度及防尘性能符合设备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完成光缆线路的测试工作,线路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3)系统设置通过网管(EM)设备检查,所有网元(NE)应能接入网管系统。
网元内各单元板都插入正确槽位,网管系统显示的配置符合网元的实际配置。
按设计文件的要求,用网管设备(或手持终端)设置各个网元的高、低阶通道、各种业务电路和保护方式;设置PCM音频话路接口方式、电平和数据通道的速率、同步方式等。
根据设计文件,设置时钟源、定时方式、优先级别等。
做好时隙分配,建立通道连接与各保护通道配置,设置保护切换方式。
用网管设备建立一个勤务通道,通过网管设备检查,所有网元都应能接入网管系统,并且工作正常。
按照设计要求,将各种终端设备接入系统,检查是否工作正常。
4.通信调度系统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流程图如下图,分为施工准备、机架安装、设备配线、设备加电、单机调试、系统等几个步骤。
施工准备机架安装设备配线设备加电单机调试系统调试1、设备安装按设计图纸要求,将数字调度专用设备安装在通信机械室设计位置,质量达到整体稳固、美观。
将车站值班台安放在运转室。
根据设计图纸和设备技术说明书,将电源线、地线、同轴线、用户电缆配到规定的设备端口,用专用电缆将通话控制盒与主机连通。
接线应正确无误,卡接应牢固可靠。
焊接无假焊现象,焊点应光亮。
绕接应严密、紧贴。
布线应绑扎整齐美观。
2、单机调试安装配线完成、电源设备调试合格后,给设备加电进行单机调试。
在机械室音频配线柜端子上将各种终端接入,进行模拟试验,通话、呼叫等功能应正常。
3、系统调试将本站与邻站数字调度车站设备以链接方式相互沟通,连接到调度所数字调度主系统设备,构成数字调度系统。
相邻站之间的站间行车电话应接入数字调度设备的磁石式接口,或符合设计要求,回线上严禁连接其他电话设备。
区间电话的回线应用、构成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系统构成后,逐站逐系统分别与调度所进行通话、呼叫试验。
呼叫应正常,通话应清晰,各种显示应正常。
4、终端接入试验站场电缆测试合格后,按设计图纸进行跳线,将站内各种终端与数字调度设备沟通,逐台进行试验。
5.无线通信系统包含天馈系统天馈系统:施工流程图如下图,分为施工准备、天线安装、馈线安装、馈线引入、天馈线连接、电气特性测试等几个步骤。
(1)施工准备 1)以设计文件为依据,按设计规定的天线规格型号、构件的规格尺寸,测量安装的具体距离,了解塔顶具备天线安装的条件。
地面测量即将安装的馈缆的长度、电气性能与传输性能2)进行施工组织,根据设计文件及测量情况加工所需构件,与设备厂家监理单位等开箱检查天馈线设备情况。
3)根据现场情况及天馈线安装要点进行技术交底。
(2)天线的安装1)天线固定装置的预安装:天线的固定夹、调节装置、天线附件的安装在塔下完成,天线的跳线和天线连接好后一起吊到塔上,注意天线的两个固定夹不能装反2)天线的吊装:天线组装完毕后,用软物对接头进行包装以防在吊装时损伤接头, 可用绳子和滑轮组将天线吊到铁塔平台上放于不易滑落的地方。
在天线吊装的过程中严禁天线和塔体接触,并注意人身安全。
3)天线的预固定:按工程设计图纸确定定向天线的安装方向,将天线固定到支架上松紧程度合适;安装天线时抱杆要高出天线至少 10 厘米,天线在抱杆上要固定牢固。
(3)馈线的安装1)馈线的切割:根据铁塔的高度、天线的类型、机房的位置和预留长度确定馈缆的长度和几条馈缆,原则是先确定馈缆长度再进行切割,也可布放一条,切割一条,每切割完一根,在馈线两端和中间粘上相应的标签,馈线头做防水、防潮和密封处理。
注意:在切割过程中严禁小角度弯折馈线,并防止车辆碾压、行人踩踏。
馈线布放:沿铁塔或走线架每个 1 米左右安装一个馈线固定夹,将馈线按一定的顺序捋顺,放入馈线固定夹中并拧紧螺丝。
馈线固定夹应和馈线保持垂直切忌弯曲。
馈线卡朝向一致,馈线弯曲半径应大于等于馈线外径的 15 倍。
不得有交叉。
(4)馈线引入馈线引入室内有上引入和下引入两种方式,应按照现场条件和设计要求预先确定的方案实施。
注意:馈线在入室时严禁交叉、叠放;馈线在入室前应做低水弯,以防雨水沿馈线流入室内。
①馈线上引入馈线上引入方式,就是馈线沿铁塔与机房之间设置的走线架和馈线窗引入机房内.馈线引入 天馈线连接电气特性测试 施工准备 天线安装 馈线安装 馈线接地②馈线下引入馈线下引入方式,就是馈线沿铁塔走线架引到地下,采取直埋方式引入室内。
从铁塔引下采用不小于2.5m 长钢管防护,直埋部分采用塑料管防护,馈线与防护管口采用胶带和胶泥封堵。
(5)天馈线连接天馈线的连接均采用跳线连接,主要有天线与跳线、跳线与功分器、跳线与馈线、跳线与避雷器的连接。
在整个天馈的安装过程中,接头制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操作的规范性与正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天馈系统的工作性能。
由于接头的种类繁多制作方法不尽相同,所以接头的制作应参照配套的接头制作说明书进行(接头制作说名书可在接头的包装盒中找到)。
开始制作接头前应仔细阅读接头制作说明书熟悉接头的制作方法,接头的制作应使用专用的接头制作工具。
6.GSM-R通信系统:施工流程图如下图,分为施工准备、机架安装、设备配线、设备加电、单机调试、系统调试测试等几个步骤。
(1)施工准备1)熟悉安装图纸,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设备安装调试方法。
2)施工前做好部署,配备齐全工器具以及设备调试所用仪器,并保证仪器设备工作状态良好,年检合格。
3)设备检查设备型号、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设计和订货合同规定,设备所带的产品出厂文件和图纸、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附件及备品等要按装箱单数量详细清点、做好记录。
设备和附备件、设备内部所有部件以及机内布线应齐全完整,机体无变形,无元件脱落或螺栓松脱,布线绑扎整齐无散落,无活动和断头现象,机体无受潮发霉及锈蚀现象,镀层和漆饰要完整。
(2)设备配线馈线引入机房前,必须根据机房设备位置设置进线窗,窗口的大小应满足缆线穿越需要。
馈线应逐条穿引,避免交叉和折损。
馈线在入室前应做滴水弯,以防雨水沿馈线流入室内,并在馈线窗附近做馈线接地卡,引至室外接地箱盒的接地排上。
制作室内外馈线接头。
安装馈线两端的相关器件和设备。
用防火胶泥对馈线窗进行密封。
(3)设备加电、单机调试7.电源系统施工方法及工艺施工流程图如下图,分为施工准备、设备安装和配线、设备性能调试等几个步骤。
施工准备设备安装和配线设备性能调试施工准备1)供电方式、电压等级和负荷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照明系统能正常使用。
蓄电池安装位置及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房屋应配备有效的消防灭火器材,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2)设备安装和配线1)设备安装①中间站开关电源机柜安装、配线符合标准相关要求;②电池架需组装时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组装,组装完的电池架应稳固。
要求将电池架安装在底座电池安装将电池放入电池架,排列方式、正负极方向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2)设备配线①电源系统安装的电气连接包括:交流输入线安装、直流输出线与电池线连线安装、接地线、GSM-R 施工技术培训教案GSM-R 施工技术培训教案基站的各种配置与应用有关,一些基站是在野外使用,必须考虑到环境和机械强度,如一年的天气变化等等。
另一些是在室内使用的,审美更为重要。
室内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尺寸要小。
基站可设置成扇形或全向。
一个BTS可控制一个扇区或多个扇区,另外需要的设备有供电系统及一旦掉电后要用的后备电源。
[1]二、模块介绍1. SUMP(基站控制单元):无论扇区和载频的数量是多少, 每个基站只有一块SUM板; SUM板的总控制功能也叫做站单元共享。
SUMA板具有支持高功率板(TRAG)的功能主要的基站控制功能如下:(1)为基站其他模块生成时钟; 时钟要么与外部时钟参照物同步,如Abis接口, GPS或其他基站;要么通过一个内部频率生成器以纯粹自由运转的方式生成.(2)确保基站中心的维护保养应用;(3)处理Abis发射链路(两个Abis接口),(4)处理运作维护链路和发射设备监控协议,(5)控制交直流功能当其集成在基站内部时(室外配置或室内交流配置),(6)电池控制(容量,电压, 温度),(7)设置可选性电压和电流以便电池充电。
2. ANX(天线网络模块类型X)3. ANC(天线网络模块类型C):ANC模块将四个发射信号与两根天线相连, 并将接受信号从天线分配至四个接收器(假定正常且多向接收). 该模块由两套同样的架构组成, 每套架构包括:(1)一个双工器1允许一根天线用于上,下行链路的发射和接收—从而减少了天线的数量,(2)一个频率选定的VSWR仪表用于监视天线和馈线,(3)一个LNA放大了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提供较好的VSWR值, 噪音小, 利用率高,(4)两个分离层将接收信号分配成两个或四个分开的输出, 使得每个输出从指定的天线和第二层(分集)接收到信号,(5)WBC, 将两个发射输出合二为一, 这只适用于大于两载频的配置。
每个扇区至少配置一个天线耦合层, 其特性为接收灵敏度高,损耗低, 内部模块产品少。
4. ANY(天线网络模块类型Y):将四个发射器连至两个输出, 并将两个收到的信号分配给四个接收器. 此模块包括两个同样的结构, 每个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