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安全与健康论文 大学生饮食习惯存在 的问题 及应对分析

食品安全与健康论文 大学生饮食习惯存在 的问题 及应对分析

食品安全与健康论文大学生饮食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分析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生活不受约束,饮食随意性摘要大,易导致膳食结构不合理而降低营养水平使学生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而且也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膳食营养调查研究,以全面了解大学生的膳食摄入能否满足其发育与生活、学习的营养需要,这对于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提高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惯随意健康对策关键词:正文:目前一些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十大不良饮食习惯,给健康带来了正文负面影响,应引起重视。

这十大不良饮食习惯是:一、电视佐餐,食不知味。

不少同学吃饭时端着饭碗也要跑到电视机面前坐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屏幕,嘴巴做着机械式的咀嚼,筷子往嘴里塞着食物。

长此以住,就会引起肠胃消化道疾病。

吃饭看电视还让部分中学生与父母的沟通减少,容易造成性格孤僻,成为一个既不健康也不快乐的人。

二、润喉片当糖,口腔“遭殃”。

润喉片可用来治疗咽喉炎、声音嘶哑、口腔溃疡、口臭等疾病。

它有甜味,于是有的同学没病时用它当糖解馋。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因此润喉片也不能随便服用。

如果咽喉无明显炎症时滥用润喉片,可抵制口腔及咽喉内正常菌群的生长,导致疾病发生。

三、偏食肉和蔬菜,很“受伤”。

谁都知道偏食的坏处,可还是有的孩子偏食偏得厉害。

有些孩子是“荤食主义者”,不吃蔬菜,时间久了各项指标都与同龄人有差距,健康状况也会不好,便秘、气色不好,易患呼吸道疾病。

而只吃菜不吃肉的孩子各项发育指标同样不理想,营养不良,易感冒,身体抵抗能力差。

四、零食当正餐,上课昏昏然。

如今的零食名目繁多,包装考究,惹得学生心头痒痒,加之“减肥”思想作怪,校园出现“零食当正餐”这一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零食过量会影响食欲,妨碍正餐的摄入量,从而影响身体正常功能的发育。

五、电脑好玩,肠胃受害。

电脑逐渐成为学习工具,学生接触电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甚至有许多学生在吃饭时间也在上网,随之而来的就是身体状况越来越差。

用餐时及餐后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使肠胃功能消退,另外大多数上网的同学对饮食没有选择,食物营养摄入不足。

六、食色素超标食品,慢慢损害健康。

色素是一种化学品,对食用色素的使用和限量国家有严格的卫生标准。

一些小食品加工厂为扩大销售,降低成本,大量使用色素,甚至使用非食用色素,利用色素来吸引孩子们购物,长期食用色素超标的食品对身体极为有害。

七、常光顾街边小食摊,不知不觉潜伏疾病。

街边小食摊,特别是校门口的临时食摊,缺乏卫生条件,食品易受灰尘、废气等带菌空气污染,加上有的油炸食品原料来源不明,特别是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学生长期食用不洁净的油炸食品,后果将不堪设想。

八、饮料当水,喝得鼻血淌。

口渴了喝饮料,出去玩还是喝饮料,有的同学都不会喝水了,喝饮料喝得上了瘾,身体也出了毛病,经常无缘无故地流鼻血,弄得一家人都很不安。

其实口渴了应该多喝水,饮料适当喝一点是可以的,但不能完全代替水。

九、不喝牛奶,身体营养不良。

牛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它是提供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具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但有的学生偏食,拒绝喝牛奶,造成身体营养不良。

其实如果养成每天喝牛奶的习惯后,健康离孩子会很近。

十、烧烤好吃,代价太大。

学生吃熏烧食物太多是有害健康的。

如果经常在饭前摄入大量热量高、但没有营养价值的零食,天长日久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而且体内长期摄入熏烧太过的蛋白类食物易诱发癌症。

大学生在饮食营养方面的情况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引用了题为“护理·营养·健康”的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500 份,回收1194 份,有效率为100%,调查普及各个院部,能够真实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饮食健康方面的情况。

据调查统计如下: (一)营养的摄取据统计,在校生对一些营养食物的摄取状况如下:种类牛奶鸡蛋水果每日25.4% 48.3% 37.2% 偶尔无规律53.2% 47.4% 58.2% 几乎不吃或喝22.4% 4.3% 4.6%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水果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的合理搭配,但从表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营养还没有形成合理的搭配意识。

“一杯牛奶可以强壮一个民族”不无道理,对于它的营养价值,95.4% 的同学表示了解其含有优质蛋白和丰富的钙等元素,但每日规律性饮用牛奶的人却不到一半,原因何在?据统计显示,主要原因是消费水平的制约,近一半的同学认为每天喝牛奶的支出在生活费用中回占去很大比例,故只作为一种营养品偶尔补充一下而已。

对于水果、鸡蛋,调查中看出这两种营养丰富而价格低廉的食品较受重视,但是2/5 左右的人没有形成一个生活规律,只是想起来才吃。

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但调查表明大家对每天所需的饮水量并不清楚,只有27.9%的被调查者认为日饮水量应在1000ml 以上。

其实,人要保证每天新陈代谢的正常需要,维持体内水分出入量平衡日饮水量应在1000ml-1300ml 之间才为合理。

水能够促进物质代谢,调节体温,并有润滑作用,是生命之源,不可忽视。

(二)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对在校生的早餐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校区南区东区西区每日按时吃61.8% 75.6% 90.3% 从不吃6.6% 1.5% 0.8% 吃,但无规律30.7% 22.9% 8.9%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人对饮食重视程度不尽相同。

南区和东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接近,而西区学生则较为重视早餐,这与西区医学专业为主不无关系,且据调查得知: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大多是起床晚来不及,而这种无规律的生活习惯势必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晨起床之后,及时补充营养是一天中脑力、体力恢复的重要保证,尤其对于学生,不吃早餐将直接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滞后,所以早餐要吃好是不无道理的。

(三)健康知识的学习在校生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调查显示如下:1、对饮食健康知识讲座的态度很必要83.1%无所谓 5.4% 完全没有必要11.5% 2、对报刊、书籍关于健康知识的态度很重视24.1% 稍浏览68.2% 不关心7.7% 从这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出:健康知识的完善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健康,但只有83.1%的人意识到健康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只有24.1%`的人愿意去认真学习这方面知识,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去涉猎而已。

但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层次的提高,人们将对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

另外,调查统计,有85%以上的人意识到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饮食及运动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其中生活环境也体现了现代人对健康新的认识。

针对此次调查,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饮食健康状况有了一定了解,在我国的生活现状下,我们更多人开始有意识去突破传统的饮食结构,去尝试更科学更合理的饮食方式。

随着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一轮的健康革命将会再次掀起。

下面就饮食习惯存在的问题给出我的一些建议。

1、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膳食中充足的蛋白质可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由于该院学生蛋白质摄入量偏低,因此建议在保证粮食摄入量的基础上,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供给蛋白质质量较好的食物,如畜肉类、蛋类、豆类等。

2、提倡吃早餐,可积极推广课间餐学生要改变忽视早餐的观点,食堂要增加早餐热量和蛋白质的供应,如卤蛋、豆浆、肉包等,使学生定时定量地食用到较高质量的早餐。

早餐热量要占全天的30%,质量上也应达到全天营养素标准的1/3。

根据目前的客观条件和饮食习惯,即使早餐吃饱,其质量上也难达到要求,所以,应推广课间餐。

事实证明,课间加餐,对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改善营养状况和减轻课间疲劳都有较好的作用。

3、预防各种维生素缺乏病丰富的维生素可以保证身体健康,并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建议①食堂应增加动物内脏、鸡蛋、豆制品、深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的供应,蔬菜要新鲜,先洗后切,切后便炒,急火快炒;淘米不要过度,以免维生素丢失太多;②调查表明,V itB2 缺乏是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及时补充,已是当务之急。

维生素来源极少,完全依靠食物难以满足需要。

见效最快的就是定时补充药物维生素B2,由于核黄素(VitB2)是耐热性维生素,可以采用汤料中加入的方法,给予集体补充。

4、补充钙学生应改变挑食习惯;食堂多供应,学生多食用含钙高的食物,如奶类、骨头汤等,必要时也可服用钙片。

5、普及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大学生的营养,食堂对学生实行最优惠的政策,增加学生营养补助,改变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错误的营养观点。

调查发现,男、女生同在一个食堂吃饭,但钙、蛋白质、热量、维生素、谷类等摄入量差别较大,男生较为充足,女生较缺乏,说明有些问题不在食堂,而在于学生本身。

加强炊事人员的营养与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利于实现学生的合理营养。

6、经常开展营养调查,了解和监测学生营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21~211,338~341.[2]张爱珍.医学营养学[M].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2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摘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以及进行各种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然而,随着近代工农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毒、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逐步加剧,已经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在世界贸易中于其他国家的食品贸易往来日益增加,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世界上某一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可能会波及全球,乃至引发双边或多边的国际食品贸易争端。

一次,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问题已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目前大多数学者对食品安全性的解释是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作用以致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具体而言,食品的安全性主要可归纳为营养失控、致病生物、自然毒素、环境污染和有害化学物等。

关键词:原料污染加工过程污染包装材料污染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全球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恶性食品污染事件接二连三,食品生产/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带来新的危害,世界范围内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贸易纠纷不断,并且已经越来越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家声誉。

一、原料污染1.致病菌污染细菌性污染是设计面积最广、影响最大、问题最多的一种污染。

(1)大肠杆菌: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后会污染水源和土壤,进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原料。

(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水、灰尘以及任何动物的排泄物中都有存在,因此食品受其污染的概率很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