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八下科学第一章第一节到第五节知识要点复习
八下科学第一章第一节到第五节知识要点复习
稀有元素 ④你认为各种类型的元素在每周期中排布有什么规律?
(1)原子序数从左到右增大
(2)每一周期的原子都有相同的电子层数(3)元素位于第几周期,原子 核外电子就有几层电子层………………
2、在同一族中: 第ⅡA族—以(金属)元素为主。 第ⅦA族—以(非金属)元素为主。 你认为同一族元素在性质上有什么规律? 同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
)
例3.在①冰;②纯净的自来水;③啤酒;④铁;⑤二氧化硫;⑥甲烷;⑦氮 气7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属于化合 ②③ ④⑦ 物的是__________。 ①⑤⑥ 例4.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矿泉水,水 混合物,化合物 B.甲烷,石灰水 C.氮气,硫酸铜晶体
元素 氢(H) 同位素(符号) H、D、T C 12 、C13、 C14 O 16 、O17、 O18 铀(U) U234、U235、 U238 用途 D、T制造氢弹的原料,D 2 O 可作核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 C12—原子量的标准 C14—考古学中测定年代
碳(C) 氧(O)
U235 —制造原子弹和核反应 堆的燃料
非金属元素:如:碳、硅、氧等(包括稀有元素:氦、氖、氩等)
●元素的分布: 1)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匀:按顺序是:氧、硅、铝、铁。
2)人体):氧、碳、氢。(人体的顺序) 4)空气中:氮、氧。
例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有( BC ), 其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有( ABCD ), 含有氧元素的有( ABCD)。 属于单质的是( BEH ), 属于化合物的是( ADF ), 属于混合物的是( C )。 A.水 B.氧气 C.空气 D.二氧化碳 E.氢气 F.氯化钠 (食盐) H.铜 例2.经分析得知,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不可能是混合物 D.不可能是化合物.
●原子结构:
1)原子中质子带的正电荷总数与电子带的负电核总数电量相等、电 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电子的质量比质子、中子小得多,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 或原子团。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 或原子团。 2)带电的原子团由不同种类和数目的原子集合而成。
●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物的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子重 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子多样性是由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不同引起的。如:碳原子、 氧原子,既可以构成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构成一氧化碳分子。 ●物质的种类、结构、性质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性质不相同。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结构有关。
●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粒子(分子、原子)客观存在,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不同粒子 的质量和体积也不相同。
考点3.原子结构的模型 ●原子模型的发展
1)道尔顿原子模型(实心球模型) 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2)汤姆生的发现(西瓜模型)
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α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
3)卢瑟福原子模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模型)
4)波尔的改进(1913年)(分层模型) n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分层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称为同位 素原子。如:氧、氢的同位素原子结构。 同位素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只要质子数相同),不同的原子(由质 子、中子、电子组成) ●同位素的用途
1.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 O 2H Na 2Mg
nS
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 5个氧原子—— 氮元素—— 2个铜原子—— 3个磷原子——
●元素周期表 1、在同一周期中: ①每一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金属元素 ②每一周期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非金属元素
③每一周期结尾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
应用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把物质分为二类: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 定义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 。如:氧气、臭氧 元素为 一 种 都是纯净物 纯净物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 。如:二氧化碳、水等 元素为多种
区别 相同之处 判别依据
●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如:铜、铁、铝、汞等(金属元素除汞、金以外,常用 “ 钅”偏旁)
要点1.符号和模型的区别和举例 1)概念 ●符号是说明问题的一种简明易懂的形式,有些是该事物的英文或拉丁 文的第一个字母,如速度v、质量m等,有些是从该事物抽象出来的 “语言”符号,如电铃: ●模型可以是A. 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 B. 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公式。 C. 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是一个过程。 D. 有的模型是抽象的。 2)作用
3)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构成物质微粒共有分子、原子、离子。
考点4.组成物质的元素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 定义 区 别 原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 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 成”. 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 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 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 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 和氧元组成的”
禁止机动车通行
注意危险
禁鸣喇叭
禁止向左转弯
易燃标志
自行车停靠点
A
节水标志
禁止驶入
要点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判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答:错!!!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 粒;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反应(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为原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 子、氧原子构成。 ●判断: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结构一样?? 答:错!!!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的物质时,结构是不一样的。(如金 刚石、石墨、足球烯都由碳原子构成,即同素异形体。) ●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 混乱;可以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模型: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
例题1.下列标志表示“严禁烟火”的是( )
例题2. 将一块单晶糖(俗称冰糖)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 冰糖逐渐溶解不见了,这是冰糖分子逐个扩散到水中去了,画出冰糖 在水中扩散的模型。
B)
化合物,混合物
单质,化合物 D.一氧化碳,氢气 化合物,单质 例4.矿泉水的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如下(单位:毫克/每升): 钙,20;钾,39;镁,7;锌,0.6;氟,0.03等。这里钙、钾、镁、 锌、氟是指 ( ) A.单质 B.元素 C.金属元素 D.分子
B
考点5.表示元素的符号 ●元素符号的表示方法: 用该元素的拉丁文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若有重复则取前两个字母,第二个小写 ●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宏观)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还可以表示这种物质 ●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