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氯乙烯企业全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氯乙烯企业全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氯乙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全套规章制度2020-2021新标准完整版汇编文件XX咨询有限公司2020年2月目录第1章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 (4)1.1 附表1: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记录台账 (6)1.2 附表2:法律法规的培训记录 (8)第2章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管理及修订制度 (9)2.1 附表1: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评审表 (10)第3章安全宣传教育管理制度 (11)第4章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5)第5章安全监管管理制度 (18)第6章消防安全制度 (20)第7章安全费用投入制度 (23)第8章危险化学品储运管理制度 (25)第9章劳保用品管理制度 (33)第10章职工体检制度 (38)第11章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 (39)第12章交接班制度 (44)第13章教育培训 (45)13.1 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45)13.2 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48)13.2.1 附表1:三级教育 (51)13.2.2 附表2:培训记录 (54)13.2.3 附表3:人员持证台账 (56)第14章生产设备设施 (58)14.1 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 (58)14.2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61)14.3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制度 (64)14.4 生产设施设备检修、维修和保养的安全管理制度 (66)14.5 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68)14.6 电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70)14.7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75)14.7.1 附表1:特种设备统计台账 (81)14.8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82)第15章作业安全 (85)15.1 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85)15.1.1 交叉作业管理制度 (85)15.1.2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92)15.1.3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98)15.1.4 大型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04)15.1.5 高处作业管理制度 (111)15.1.6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15)15.1.7 有毒、有害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19)15.1.8 能源介质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121)15.2 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125)15.3 变更管理制度 (127)15.3.1 附表1:变更申请表 (129)15.3.2 附表2:变更验收表 (130)15.4 三违管理制度 (132)15.4.1 附表1:三违人员记录 (136)15.5 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138)第16章氯乙烯化工安全操作规程 (147)16.1 合成岗位操作规程 (147)16.2 深解析操作规程 (163)16.3 压缩岗位操作规程 ................................................................................................... 16-17216.4 精馏岗位操作规程 ................................................................................................... 16-18116.5 氯乙烯中控操作规程 (192)16.6 精馏尾气净化岗位操作规程 (210)16.7 精馏尾气净化回收氢岗位操作规程 (243)第17章隐患排查和治理 (263)17.1 安全检查制度 (263)17.2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67)17.2.1 附表1:日常安全检查记录表 (270)17.2.2 附表2:节假日安全检查记录表 (272)17.2.3 附表3: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夏季四防) (274)17.2.4 附表4:季节性安全检查记录表(冬季四防) (275)17.2.5 附表5:综合安全检查记录表 (276)17.2.6 附表6:安全隐患报告登记表 (280)17.2.7 附表7: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 (280)17.2.8 附表8:安全隐患整改台帐 (283)17.3 安全生产状况预警指数系统 (285)第18章危险源监控 (289)18.1 危险源管理制度 (289)18.1.1 附表1:危险源统计台账 (291)18.2 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监控及管理制度 (292)18.2.1 附表1:重大危险源统计台账 (295)第19章职业健康 (296)19.1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296)19.2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390)第1章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管理制度1.总则为及时识别和获取与本公司安全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它要求并保持持续更新,切实履行公司遵守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的承诺,特制订本制度。

2.范围本制定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

3.内容3.1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识别、获取,并报汇总、备案待查。

3.2办公室负责对各部门识别和获取的法律法规进行整理、汇总,并交分管领导审批;并负责督促相关部门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进行宣传、贯彻、培训及落实情况。

3.3办公室负责对识别的法律法规进行公告。

3.4分管安全领导负责与本公司安全管理活动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以及其适用性的审批,并对公司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履行情况进行总体控制。

3.5管理要求(1)获取内容法律:人大颁布的安全卫生法律,如:宪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刑法、劳动法等;法规:国务院和省级人大颁布的有关安全卫生的法规;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安全卫生规章制度;标准: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安全标准、卫生标准、有关安全卫生的其它标准;国际公约:我国已签署的关于劳动保护和安全的公约;其它要求:重庆市人民政府有关安全卫生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的安全卫生要求的要求,相关行业的要求、非法规性文件和通知等。

(2)获取渠道和方法1)通过上级部门下达的文件、通知进行获取。

2)通过订阅安全管理等专业报刊、杂志、书籍等进行获取。

3)通过浏览中国安全生产协()、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众信息网()等安全相关类网页进行获取。

(3)适用性判定依据1)企业经营活动安全运行要求。

2)所属行业的要求。

3)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要求。

3.6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识别、获取,并传递到安全环保部进行汇总。

安全环保部对各部门识别和获取的法律法规进行汇总、整理后,并交分管领导审批,经审批合格后由办公室进行公告。

3.7法律法规的传达和应用各部门、办公室将适用于本部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与其它要求进行传达贯彻,确保相关岗位员工或管理人员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指导工作。

3.8更新为使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保持最新状态,各部门应随时掌握与本部门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最新信息,每半年对现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进行清理,并填写《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更新表》传递给安全环保部汇总,经分管安全领导批准后,提供给办公室公告。

3.9执行和检查评价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公司各部门执行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的宣传、贯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

1.1附表1: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记录台账企业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记录台账671.2附表2:法律法规的培训记录法律法规培训记录第2章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文件管理及修订制度1.目的为确保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明确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的修订时间及频次,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的评审及修订。

3.内容3.1成员与职责(1)本制度由安全环保部制定。

(2)安全环保部安排专人密切关注国家最新的法律动态,及获取最新的法律、法规、规范。

(3)评审小组由公司领导层组成。

3.2程序(1)评审程序1)由安全环保部牵头,正式评审前通知各部门,各部门根据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内容,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提出修订初步意见。

2)召开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评审会议,由安全环保部及员工代表在会上提出修订意见,集中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形成文件。

3)由安全环保部将评审结果报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

以文件形式发布至各个车间、班组。

(2)评审的频率1)正常情况下,安全环保部每年修订一次,即每年的12月份对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的符合性、有效性、可操作性进行一次评审,并出具符合性评价报告。

2)安全环保部对评价报告中评价出的不符合项开展原因和责任分析,并提出整改计划及制定整改措施。

3)当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时,或者发生工艺变更时,安全环保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

2.1附表1: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评审表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规章制度评审表性、可操作性进行一次评审,并出具符合性评价报告。

2.当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时,或者发生工艺变更时,及时进行修订。

第3章安全宣传教育管理制度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不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生产,确保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特制订本制度。

一、入厂教育:新入厂人员需经过厂、车间(科)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1、厂级教育(一级)由公司安全员负责,教育内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安全生产重要意义,一般安全知识、本公司生产特点、重大事故案例、厂规厂纪以及入厂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工业卫生和职业病预防等知识,并经考试合格,方准分配车间和单位。

2、车间教育(二级)由车间主任负责,教育内容:车间生产特点、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性能、安全技术规程和制度、事故教训、防尘防毒设施的使用及安全注意事项等,经考试合格,方准分配到班组。

3、班组教育(三级)由班长负责,教育内容:岗位生产任务、特点、主要设备结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岗位责任制、岗位安全技术规程、事故案例及预防措施、安全装置和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器具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等。

4、每一级教育时间、内容和受教育者接受程度以考核合格为准。

对试卷中不理解的题目应再教育。

5、厂内调动(包括车间内调动)及脱岗半年以上的职工,必须对其再进行二级或三级安全教育,其后进行岗位培训,考试合格,方准上岗作业。

二、日常教育:1、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遵章守纪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研究职工安全教育中的有关问题。

2、应举办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学习班,采用展览、宣传画、安全专栏、报章杂志等多种形式,开展对职工的安全和工业卫生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