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会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总结汇报

工会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总结汇报

工会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总结汇报
为了贯彻落实全总关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推动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纳入地方党政脱贫攻坚大局情况;完善困难职工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工作;落实解困脱困工作责任制;规范中央财政帮扶资金的管理使用;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职能作用。

一、建立相关工作制度。

X.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此次工作由X 自治旗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X亲自组织安排、分管领导副主席具体负责。

成立了由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组成的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自查自纠工作小组和困难职工认定评估小组。

为了确保“不漏一户,不缺一人”,我们进行了全覆盖入户调查,每一户都填写了困难职工家庭状况调查及解困脱困实施计划表,夯实了帮扶的工作,使我们掌握的信息更加精准。

对前期入户调查存有异议的困难职工,全部进行重新评估认定。

对不符合困难职工相关标准的人,坚决予以脱贫或注销处理。

X.建立基层联系人、责任人定期联络工作制度。

我们在培训中心定期培训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责任人、联系人,加强其掌握国家及工会的保障帮扶政策、制度及举措的相关业务知识。

一方面还要求其详细了解和掌握困难职工家庭情况和实际的帮
扶需求,另一方面我们面向困难职工宣传政府与工会的各项保障制度和帮扶措施,为其发放印发有工会职能的相关手册,涉及内容有职工维权、职业介绍、法律援助、困难救助等,保证每一个责任人、联系人任务清、底数清、情况明。

二、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我旗根据前一个时期自治区困难职工入户调查后发现的问题,对照督察的内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尤其是困难职工建档立卡的工作上,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覆盖”的原则。

我们认真核查每一户困难职工档案,补全附件、完善档案,及时与困难职工联络,对不符合建档标准的困难职工及时退档处理。

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做到了因户施策,根据其实际家庭状况分为因病、因残、因学、生活致困等类,为其争取相关的帮扶资金。

我们把每一个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的信息都做实做好,符合标准的要求其必须有相关的致困依据,因病需要提供诊断书、因学需要提供录取通知书、学费缴费票据等,因残需要提供残疾证,意外致困也需要提供相关佐证,我们把每一个人的档案做到有依有据。

既要落实好帮扶责任人,又要明确好联系人,所有资料的填写要求真实有效,同时也要经得起组织的核查。

三、解困脱困工作落实情况。

(一)将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纳入旗委政府脱贫攻坚大局。

X书记向旗委、政府汇报了困难职工解困
脱困工作,此项工作已列入政府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

正在协调以旗委政府的名义出台解困脱困相关文件,加强源头参与,推动党委、政府出台帮扶政策措施,或尽力将困难职工纳入地方救助保障范围。

协调地方财政对帮扶资金的支持力度。

(二)落实全总关于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要求部署情况。

我旗把解困脱困工作列为重要日程,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

结合X旗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关的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出台了相关制度文件,成立了专门的解困脱困工作领导和评估小组。

针对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采取分类措施进行精准帮扶。

此次由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思路,完善帮扶举措,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时间表与脱贫任务,坚决与总书记在十九大上讲话的脱贫攻坚战指导思想保持一致。

(三)困难职工的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工作。

规范困难职工的认定程序,坚决执行全总下达的困难职工识别的文件精神,完善补齐相关证明材料,不仅要精准识别,还要精准退出。

对困难职工的档案全部以真实的情况填写上报,使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保持一致,没有逻辑错误。

目前无法与民政部门做到信息数据共享,但已经积极协商。

在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中,我们实行动态管理,对新申请救助的及时认定,且录入更新,对已经脱困人员及时作出脱困处理。

本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