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
(一) 细胞病理学诊断可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尤其是肿瘤)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必须由具有主检资格的注册病理医师签署后发出。
主检病理医师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三)细胞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1.直接表述性诊断:适用于穿刺标本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
根据形态学观察的实际情况,对于某种疾病/病变做出肯定性(Ⅰ类)、不同程度意向性(Ⅱ类)细胞学诊断,或是提供形态描述性(Ⅲ类)细胞学诊断,或是告知无法做出(Ⅳ类)细胞学诊断。
2.间接分级性诊断:用于查找恶性肿瘤细胞的诊断。
Ⅰ级:未见恶性细胞
Ⅱ级:查见核异质细胞
Ⅱa:轻度核异质细胞
Ⅱb:重度核异质细胞
Ⅲ级:查见可疑恶性细胞
Ⅳ级:查见高度可疑恶性细胞
Ⅴ级:查见恶性细胞
(四)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局限性(假阴性或假阳性诊断)
1.假阴性:是指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有关标本中未能查见恶性细胞。
假阴性率一般为10%左右。
因此,细胞病理学检查的阴性结果并不能否定临床医师的恶性肿瘤诊断。
2.假阳性:是指在非恶性肿瘤患者的有关标本中查见了“恶性细胞”。
假阳性率通常≤1%。
因此,细胞病理学诊断应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临床上未考虑为恶性肿瘤患者的阳性细胞学诊断应持慎重态度。
(五)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1.患者的基本情况项目,包括病理号、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医院/科室(住院/门诊)、住院号/门诊号、送检/收验日期等。
2.细胞病理学诊断的表述(参见上项“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表述的基本类
型”)。
3.必要时或条件允许时,可酌情就细胞病理学诊断及其相关问题附加:①某些建议(例如进行其他有关检查、再做活检、病理科外病理学会诊、密切随查/随访等);②注释/讨论。
4.经过本病理科或/和科外病理会诊的病例,可将各方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意见附于该例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
(六)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书写要求
1.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理号,姓名,性别,年龄,送检医院/科室(住院/门诊),住院号/门诊号,送检/收验日期等。
2.巨检病变和镜下病变要点描述(一般性病变和细小标本可酌情简述或省略)。
3.与病理诊断相关技术的检查结果。
4.病理诊断的表述。
5.对于疑难病例或作出Ⅱ、Ⅲ类病理诊断的病例,可酌情就病理诊断及其相关问题附加:①建议(例如进行其他有关检查、再做活检、科外病理学会诊、密切随诊/随访等);②注释/讨论。
6.经过本病理科或/和科外病理会诊的病例,可将各方病理会诊意见列于该例患者的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中。
7.计算机图文打印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提供的细胞学图象应具有典型(代表)性,放大倍数适当。
(七)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发送
1.病理科自接受送检标本至签发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为1~2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