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治疗


阿 司匹林 、消炎痛、糖皮质激素 、利血平等 ,均易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
发生 ,故应避免应用 。
参 考 文献 :

【1】曹鸣高.上消化道出血证治【J】.中医杂志 ,1985,(5):4.
[2】屠撰先.上消化道出血证 治闭.中医杂志,1985,(5).
[3]徐景藩.上消化道出血证治【J].中医杂志 ,1985,(5):6. f4】史宇广 ,等.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血证专辑【M]|jE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
收稿 日期 :2010—04—25

服 )的食物 。吐血者要禁食 ,以免病情加剧 。食管或 胃底静脉 曲张者 , 更应避免过硬 、过热及 辛辣等饮食 ,进食应细细咀嚼,不宜过快 ,以防
不慎损伤 已曲张之静脉 ,导致 出血 。②精神调节 :情绪要安定 。避免长
期持续的精神紧张与劳累 ,养成 良好生活习惯。③ 劳逸结合 :避免持
续 的、重体力劳动 ,尤其是 与体力不能相应的工作。④避免某些药物 :
的疗效是比较满 意的,对于一些出血量很大 ,特别是 由于门静脉高压
食管 胃底静 脉曲张破裂 ,引起的上消化道 大出血 ,则可采用中西医结
合的方法治疗。临证时还必须注意到 胃肠道本 身的生理功能 ,即宜
通不滞 ,以通为用。此外 ,呕血与黑便的治疗有所不 同 ,呕血者用药
宜清 ,黑便者用药宜温 。 预 防是关 键环节 :为 了预 防上消化道 出血的发生 ,应 注意饮食
中医诊治上消化道 出血应遵 从血证论治原则 。无论 吐血或便 血 ,首先应辨清寒热 。一而言,吐血多 由热邪所致 ,以降逆 清火 、凉血 止血为大法 ;便血 多由脾 胃虚 寒 ,气虚不 ,阴络损伤 所致 。故 治以益 气摄血为主。按上消化道出血 的临床表现分为五个证型 :① 胃热壅 盛证 :以吐血血 色紫红或鲜红 ,大便色黑 ,胃院灼热 疼痛 ,口苦 口干 或大便 不畅,苔黄 ,脉滑数等为特征 。可治以清 胃泻火 ,化止血 。方用 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生大黄 6~9g(后下 ),黄连 5g,黄芩 12g,侧 柏 叶 3og,丹皮 10g,大小 蓟各 log,生地 15g,或加十灰散 15g。②肝火犯 胃证 :以吐血血色鲜 红 ,大便 色黑或 紫红 ,脱胁 胀痈 ,心烦易怒 ,口苦 口干 ,舌红 ,苔黄或黄燥 ,脉弦数等为特征 。可治 以清肝泻火 ,凉血止 血。方用丹桅逍遥散加减:丹皮 9g,栀 子 9g,生大黄 6~9g(后下 ),侧 柏 叶 30g,生地 榆 3og,当归 9g,白芍 12g,或加 龙胆 草 5g,生地 lOg (即合龙胆泻肝汤之意)。③瘀阻 胃络证 :以吐血色黯 ,或夹有血块 , 胁 下痞块 ,面色薰黑 ,肌肤甲错 。舌 质黯或有痪点 、脉涩 。以活血化 瘀 ,和络止血为法方用隔下逐瘀 汤加减 :川芎 10g赤芍 lOg桃仁 10g 红花 10 g田七 10g蒲黄 15g柴胡 5g枳壳 10g。④脾虚不摄证 :以吐 血 暗淡而量多 ,大便黑溏 ,胃院隐痛喜按 ,神疲乏力 ,心悸气短 ,面色 少 。舌淡 ,苔薄 白,脉细弱。可用健脾益气 ,养血止血 。方用归脾汤加 减 :党参 20 g黄芪 15 g白术 20g茯苓 10 g枣仁 lOg当归 10g远志 10g怀 山药 10g龙 眼肉 lOg炙 甘草 lOg木香 10g蒲 黄炭 15g侧柏炭
编 辑 ,贺 丽
收稿 日期 :2010—04—25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 秋 雁 (海 南省 文 昌市 人 民 医 院 内科 ,海 南 文 昌 571300)
摘 要 :目的 探 讨糖 尿 病 患者 发 生慢 性 并发 症 的相 关 危 险 因 素 。 方 法 将 8O例 发 生 慢 性 并 发 症 (观 察 组 )及 8O例 无 慢 性 并 发 症 (对 照 组 )的 糖 尿 病 患 者进 行 回顾 性 对 比分 析 。 比较 两 组之 间的 饮 食 控 制 、吸 烟 史 、运 动 、肥 胖 、高 血压 、脂 代 谢 异 常 、血 糖控 制 不 佳 、低 血 糖 发 生 频 率 等 。 结 果 上 述 两 组 的 差异 有 显 著 性 (P<0.01)。结 论 饮 食 控 制 差 、吸 烟 史、不运 动 、肥 胖 、高血 压 、脂代 谢 异 常 、血 糖 控 制 不 佳 、经 常低 血 糖 发 作 是 糖 尿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中医血证中”吐血”及”便 血(远血 )”范畴 。上 消化道 出血的发病主要与 ”虚”和”热 ”有关 。虚 者为脾虚 ,因脾 主统 血 ,久病 脾虚或劳倦过度 损伤脾 胃,以致脾气 虚弱 ,不能 统摄血液 , 血液外溢 ,上逆则为吐血 ,下注则为便血 。正如《景岳 全书 ·血证》所 说 :”盖脾统血 ,脾气虚则不能收摄 ,脾生血 ,脾气虚则不能运化 ,是 皆 血无所主 ,以致脱 陷妄行 。”在脾气虚弱的基础上进 而可产生脾 胃虚 寒之象 。热者或为 胃热 、或为肝火犯 胃、或为阴虚 内热 ,但其 中又 以 胃热者居多 ,究其产生原 因多与饮食 、情志等 因素有关。 1 治 疗 与 应 用
2体 会
上消化道 出血是 临床常见急症 ,其 中中年人发病率较高 ,常见
有糜烂性 胃炎 、消化性溃疡 ,一 般有 自限性 趋势 ;而食管下段 与胃底
静脉破裂 出血的患者若短时期 内控制 困难 ,则死亡率较高 。治疗应
绝对卧床 ,严 密观察病情 ,视病情给予对症治疗 ,经查明 出血原因 ,内 科治疗无效者 ,考虑手术治疗 。一般。⑤脾 胃虚寒证 :以便血紫暗 ,甚则黑如柏油样 ,院腹或有隐隐作
痛 ,喜温喜按 ,舌质淡 ,脉细无力等为特征 ,可治 以健 脾温中 ,养血止
血。方用黄土汤加减 :灶心黄土 30~60g(煎汤代水.但现在一般用赤石
脂 代替 ),熟 附子 9g(先煎 ),阿胶 12g(炸 冲 ),黄芩 9g,艾叶炭 9g,花 蕊 石 l5~3咄 。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是指屈 氏韧带以上包括食管 、胃、十二指肠 、 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道部位的出血。上消化道 出血是 中年人最常 见 的内科急症之一 ,以呕血及黑便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情 较轻者可 仅便血 ,重者可吐血与便血同时出现。吐血的血色多 为紫褐色或鲜 红 ,其量或多或少 ,多则可倾盆盈 碗。便血多呈黑色 。甚则 黑如柏油 样 ,但 如出血量 甚多 ,因其在 胃肠道停 留时 间很 短暂 ,亦 可呈紫 红 色。上 消化道出血常见的原 因有消化性溃疡 、急慢性 胃炎 ,尤其是出 血性糜烂性 胃炎 、胃粘 膜脱垂 、十二指肠 球炎、门静脉高压 引起 的食 管与 胃底静脉 曲张破裂 、应激性 溃疡 、胃肠 胰胆等器官的肿瘤 、胆 道 疾患 ,及某些全身性疾病 ,如血液病 ,尿毒症等。
医学信息 2010年 O7月第 23卷第 7期 Medieal lnformati0n.Ju1.2010.Vo1.23.N0.7
上消化道出血 的中医治疗
杨 殿 洪 .王新 舜
(吉林 省 延 吉 市杨 殿 洪 中 医诊 所 ,吉 林 延 吉 133000;吉林 省 长春 市 中心 医 院 消化 内科 ,吉林 长春 130000)
与摄生 ,在治疗原 发疾病 ,控 制其发展 的同时 ,必须做到 以下几 点。
① 饮食调 节 :胃部疾 病的患者 ,要特别注意饮食调节 ,进食 定时。消
化性溃疡者 .宜少食多餐 ,切忌过饥过饱 ,避免辛辣 、煎 、炸 、炙 、坚硬
的食物 ,戒烟酒 、浓茶 、浓咖啡等。在 出血时更应服流质或半 流质(冷
[5】陈泽霖.上消化道出血证治 【JJ.中医杂志,1985,(5):8. [6】于振宣 ,等.中国当代 中医专家临床 经验 荟萃(二 )【M】.北 京 :学苑 出版社 ,
1997.
[7]汪朋梅.上 消化道 出血证治田冲 医杂志 ,1985,(5):4.
[8】张荣华.丘和朋教授治血证经验【J].新 中医,1996,30(2):12—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