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介入婚姻危机的家庭治疗案例

介入婚姻危机的家庭治疗案例

介入婚姻危机的家庭社工服务案例
罗亚女 11社会工作专业学号:2011117122
红丽是一位普通的城市妇女,年近四十岁。

丈夫长年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他经常抽烟喝酒,且会打红丽。

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

红丽负担着家中一切家务和经济,但女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家中的收入并不多。

另外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经济支柱。

她的婆婆独自一人把儿子拉扯大,而且只有这一个儿子,所以婆婆很爱儿子,红丽得不到丈夫的关心,同时也得不到婆婆的关系,便觉得自己很没用,做人抬不起头来。

性格内向的红丽找过要好的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

村里像她这样挨打的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

红丽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红丽家人的工作,但没起什么作用。

村里人背地里对红丽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红丽什么帮助。

红丽感觉活得很累,动过离婚的念头。

可是,父母都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离婚带着女儿能去哪里呢、她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女儿没了妈妈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她感到无助,自叹命不好,不得不认命。

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红丽所在的小区开展服务。

红丽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

一、案主的问题分析
(由此结构图可以看出,红丽家属于主干家庭)
首先,红丽虽是一名已婚妇女,但婚后却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受经济条件所困,丈夫外出打工,她不得不与丈夫分居两地。

而丈夫又存在许多陋习,虽说外出打工是为了弥补家中经济困难问题,可是抽烟喝酒赌博的所有花销,并没有给这个家庭减少负担,反而为红丽增加了负担。

且丈夫和婆婆都对红丽冷眼看待,丈夫甚至对红丽使用暴力,使红丽心理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无力感。

最后,对于红丽来说,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离婚,然后独自生活,因为从红丽的身上能看到许多资源优势,比如说红丽能够吃苦耐劳,她是家里的经济支柱,能够将家里的一切打理的仅仅有条,相对有一定的能力,并且红丽懂法,相对于那些其他面对丈夫打骂默不出声的妇女来说,红丽懂得如果维权。

但离婚后所要面对的各种境况对于红丽来说,困难重重,并且对女儿的成长不利,所以仍然需要慎重考虑,这些所有的原因使得红丽无法抉择,情绪非常不稳定。

宏观环境的这些障碍使她难以有效地在社会中行动。

二、问题的成因
1、夫妻关系紧张。

根据结构式家庭理论,整个家庭借由各个次系统来分化和执行家庭的功能,各个次系统中,最核心的系统是夫妻次系统。

就红丽的家庭而言,导致整个家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的核心是夫妻关系不合,红丽的丈夫,置家庭于不顾,在外打工的钱并没有用于家庭中,而是用来满足其个人所需,没有尽到做丈夫的义务,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红丽的肩膀上,红丽对此很不满,所以夫妻二人必定会相互指责,造成关系僵硬。

2、婆媳关系紧张。

红丽的丈夫是被她的婆婆从小一人拉扯大的,是独生子,母子两人感情很好,婆婆非常溺爱自己的儿子,从结构式家庭理论来分析,属于纠缠型,两人界限不清、非常松散。

且两人关系紧张。

3、家庭内部沟通不畅。

根据萨提亚对不良沟通的分类来看,红丽一家属于不良沟通中的相互指责型。

面对家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就夫妻关系来说,红丽的丈夫与红丽之间,不但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总是对红丽冷言冷语,指责红丽,有时还会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就婆媳关系来说,她重视儿子而忽略了红丽长时间来对家庭的付出,完全不顾红丽的感受,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就红丽个人而言,她在事情发生后,没有主动与丈夫和婆婆进行沟通,导致事情越来越严重。

4、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

根据社会冲突理论的视角来说,我们在分析和处理家庭冲突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家庭内部,把它当做是家庭内部、家庭事务来看待,而应该结合社会结构的来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

红丽本人有一定的维权理念,但在多次求助后,不但没有得到帮助,反而由于自己的求助,造成自己与外部环境的摩擦,使自己深深地感到无力与无助。

三、服务方案
(一)服务目标
1、帮助红丽的家庭认清并解除阻挠这个家庭功能发挥的不良结构,代之以较健全的结构,即重建家庭结构。

改变原有的僵化、过时、不合适的家庭结构,使整个家庭能够随着时间的改变,不断更新家庭中的责任制,而不是一味跟着习惯与规则,这个过程中是每个人都能够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提升个人能力。

2、通过治疗,使家庭呈现良性的沟通方式,即同时顾及自己、其他人和所处情景的沟通方式。

在这种沟通方式之下,提升红丽家解决问题的技巧,合理的解决冲突,正确面对夫妻、婆媳之间的关系,促进家庭成员和谐相处。

3、对红丽本人,帮助其正确了解自己,鼓励加引导,协助其建立积极地自我概念,提升自我认同感,正确面对人生。

(二)开展服务的理论支持
1、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家庭的发展任务就是要成功的满足人们成长的需要,负责将导致家庭生活中的不愉快,并给家庭自身发展带来困难。

案例中的这个家庭,在这个阶段没有能够满足家庭成员对各自双方的需求和期望,导致矛盾持续上升,通过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更快的对这个家庭进行评估,以确认这个家庭是在哪个发展阶段以及这种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压力。

2、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中某个成员的痛苦或问题,绝不只是他个人自己的事情,而可能是他与其他成员互动的系统中的症状表现,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其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如同本案例,红丽的痛苦是由于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外部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其实这种痛苦或者是问题,不止红丽有,红丽的丈夫和婆婆都有,包括红丽的女儿。

3、从社会冲突理论的视角来说,我们在分析和处理家庭冲突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家庭内部,把它当做是家庭内部、家庭事务来看待,而应该结合社会结构的来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

红丽在请求妇联和派出所的帮忙后,产生的负面影响对红丽的家庭矛盾也有很大的影响,城市人往往会认为这种事情是丢人的,进而是冲突增大。

4、符号互动论强调人们的价值系统,即认知对家庭事件和行为的影响,强调沟通方式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红丽与丈夫和婆婆的沟通不足,影响了整个家庭的关系。

5、结构式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中的诸多互动模式联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家庭的结构。

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朝夕相处慢慢形成的一些习惯和规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习惯变得僵化和过时,需要及时调整。

红丽的家庭长久以来都是一种家庭的结构模式,应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家庭成员需求。

6、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
萨提亚相信:人性是善的,人如果能够正常的发展,人性的善变会发挥出来;人是有发展潜力的,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和环境,人的潜能可以完全的发展;人有足够的内在能力和资源去解决问题,但成长的经验可能使人忘记自己所拥有的能力和资源或者不能正确的使用它。

因此,对于治疗师来说,欣赏案主、鼓励案主、发觉求助家庭的潜能和资源,对于帮助家庭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具体介入方案
在了解案例后,社会工作者为红丽的家庭初步制定了一个治疗计划:
四、总结与反思
本案例中的婚变主要涉及到的丈夫的不顾家、责打红丽和婆媳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
问题。

社工用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分析家庭的情况,并针对这一情况运用家庭社会工作理论来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社工服务。

而本案例社工把红丽的家庭问题分为内外两个环境来介入,最终缓解了红丽的家庭危机。

然而,在介入此案例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挖掘案主红丽自身的优势及身边的资源。

如果能利用其身边的支持系统,会促进案件的更加完美解决。

参考文献:
①《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149页
②《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第150页
③《婚姻家庭咨询师》,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④《家庭社会工作》,张文霞,朱冬亮著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