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分解
知悉
分为“实际知悉”和“容易知悉”。
1、实际知悉:指该信息在一定范围内被 知悉已经是客观事实,多数人已经确实知 悉了这一信息;
2、容易知悉:指该领域内的大多数人通 过正当途径可以轻易知悉改信息的可能性。
判断是否“知悉”的因素 1、该信息是否已经在公开出版物或者其他媒
体上公开披露; 2、该信息是否通过使用公开; 3、该信息是否可以从其他公开渠道获得; 4、该信息是否为所涉信息范围内的人的一般
其实可口可乐99%以上的配料是公开 的,它基本上是几种物质的混合物—— 糖、碳酸水、焦糖、磷酸、咖啡因和失去 效能的古柯叶及椰子果。神秘的配料, “7x号货物”在可口可乐中所占的比例还 不到1%。但正是这1%让化学家和竞争者 一直研究未果。
保密事例
可口可乐的配方自188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 诞生以来,已保密达120多年之久。
“商业秘密构成的核心要素是其秘密性。” 法律上的秘密性是指信息“不为公众所知
悉”,即有关信息不为其所属领域的相关人 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
△ “不为公众所知悉”
公众的主体范围 1、它不仅是指社会公众,而且还指同行
业的人,即相关公众; 2、它不是指除了商业秘密权利人以外的
所有同行业的人; 3、它是指同行业中的一般人或者多数人。
第十一章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七成浙江民企遭遇“间谍门” [九点半]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法律界定
一、商业秘密的含义和范围 (一)含义 1、《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
本法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 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 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 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一)限定涉密信息的知悉范围,只对必须知悉的相 关人员告知其内容;
(二)对于涉密信息载体采取加锁等防范措施; (三)在涉密信息的载体上标有保密标志; (四)对于涉密信息采用密码或者代码等; (五)签订保密协议; (六)对于涉密的机器、厂房、车间等场所限制来访者 或者提出保密要求; (七)确保信息秘密的其他合理措施。
(2)能为权利人带来效益 (价值性):指商业秘 密必须具有商业价值性,能给权利人能带来收益 。
《美国统一商业秘密法》:商业秘密具有实际或潜 在的独立经济价值。
《反不正当竞争法重述》:商业秘密使相对于他人 产生现实或潜在经济优势。
价值包括现实的价值和潜在的价值。不管是现 实的可直接使用的商业秘密,还是正在研究、试制、 开发中而具有潜在的、可预期的价值的信息,都可 以构成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
保密方法
可口可乐公司在技术合作或经济贸易中, 只提供用最关键技术制出的半成品给对方, 而不告知生产半成品的技术诀窍。被许可 生产“可口可乐”的厂家,都只能获得将 浓缩的原浆(半成品)配成可口可乐成品的 技术和方法,而不能得知原浆生产的配方 及技术。
这就是可口可乐百年不倒,基业常青的 “定海神针”。
2、1995年11月2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
第2条解释了:
(1)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
(2)信息具有经济价值
(3)信息已被采取保密措施
商业秘密的构成条件
世贸组织制定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 议》(Trips协议)规定了“未披露信息”的保护, 实际上就是指的商业秘密,其应具备的条件, 即秘密性、价值性、保密性。
1977年8月,可口可乐公司与可口可乐印度 公司突然收到印度政府的通知,要求可口可乐 公司将可乐生产的技术(包括配方)和可口可乐 印度公司60%的股权转让给当地国民,否则就 令其撤离印度。可口可乐毅然退出;16年后, 于1993年10月重新登陆印度。
保密事例
1988年,当时中国的可乐市场日益 增大,可口可乐坚决不同意中方人员 控制原浆的生产。最后达成的协议是: 在上海申美公司名下,原浆车间由美 方独立控制,主剂和罐装车间由中方 负责。
常识或者行业惯例; 5、该信息是否无需付出较大代价而容易获得。
▲商业秘密不丧失秘密性的几种 特殊情况:
(1)程序合法的技术成果鉴定不会破坏技 术信息的秘密性;
(2)商业秘密企业内部负有相关工作职责 的职工知悉商业秘密不会破坏其秘密性;
(3)必要的业务伙伴合理的知悉并承担了 保密义务的,商业秘密不失秘密性。
日本《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秘密应具 有秘密性、价值性及实用性。
韩国法律则是:实用性、价值性、秘密性和 保密性。
商业秘密的构成条件
(1)不为公众所知悉 (秘密性):指商业秘密不为该 信息本行业的人普遍知悉。
▲判断信息的秘密性
秘密性是商业秘密区别于其他信息的最根本 的属性,是决定信息是否属于商业秘密的最 权威的因素。
可口可乐的“神奇”配方
2009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 可口可乐以687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居榜 首。2010排到了第五。全世界有155个国 家的人每天要喝下几亿瓶可乐。这种倍受 人们喜欢的饮料,虽从未申请专利,但却名扬 全世界。
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如此持续发展的 动力就在于其商业秘密——配方,可 口可乐的配方自1886年在美国亚特兰 大诞生以来,已保密达120多年之久。 它的配方对世人来说一直是个谜,百 余年来,虽然时有破译传闻,但至今 无一证实。
(3)保密措施:商业秘密权利人必须为拥有的商业 秘密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保密性)。
下班之前,的保密措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解释“合理保密措施”的 判断因素为:
1、考虑(权利人)努力的程度 2、保持秘密信息的花费 3、信息的价值 4、他人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该信息的难易程度
美国的学者将保密措施中的“合理”解释为权 利人“合理的努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 行判断:
1、雇主提供的物理设备是否采取保密措施
2、对受雇人是否有保密的要求 3、对公司以外的人是否采取相应的防范措
施
4、对商业秘密的本身是否采取保密措施
我国《司法解释》:关于“保密措施”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在正常情况下足以防止涉密信息泄漏 的,应当认定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