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5年肉鸡市场行业调研报告
2015年肉鸡市场行业调研报告
A 饲料行业:纵观全球饲料业的产业化进程,拿欧盟举例,欧盟面积 1016 万平方公里, 人口近 6 亿,饲料行业呈企业数量少企业规模大的状态。虽然有更多的国家加入欧盟,欧盟 的饲料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存活下来的饲料生产企业规模增长了 5 倍,而饲料厂的数量从 1 万家减少到今天的 2000 家。美国饲料企业的发展也复制了与欧洲相同的趋势,饲料厂数 量减少。在上海的硬件已经赶上纽约东京的时候,在部分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 发达国家水平后,我们的饲料行业的发展也会发生和欧盟美国一样的故事,饲料人认为未来 10 年内,饲料生产企业再关停 5000 家很现实。
国
4 / 10
中国肉鸡行业概述: 1、中国肉鸡养殖产业的现状及主要养殖区域 A 养殖现状 中国肉鸡业从起步发展到现在,实现了养殖模式以及加工方式的巨大变迁。随着国 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国外市场的开拓,外贸出口要求的逐步提高,实现了饲养--加工-运销的农工贸一体化。在养殖方面,养殖规模由小到大、养殖方式由原始到专业、养殖 环境由简陋到现代化;在屠宰加工方面,加工日益精细化,产品日益多元化;在产品的 卫生质量方面,严格的生物安全防疫体系使产品更具安全性;养殖方面从简单的养殖户 到集种鸡繁育、饲料生产、肉鸡饲养、屠宰加工为一体的一条龙生产经营企业;中国肉 鸡业在产业化模式变迁中不断成长、成熟,发展、壮大。 国内肉鸡饲养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即农户饲养、基地饲养、公司自养。基地是指与 公司有投资、合作、委托等关系的肉鸡饲养场。 各种饲养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我国产业发展趋势:世界肉鸡的深加工率平均为 20%,而我国只有 5.8%。目前我国鸡 肉消费仍以整鸡消费形式居多,分割及深加工产品比例小;新技术及新设备应用少,深加工 水平低。鸡肉产品结构中,高温制品多,低温制品少,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鸡 肉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高附加值产品少。努力提高鸡肉深加工率和鸡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将是未来我国鸡肉加工产业的重点任务。 7. 相关辅助行业---鸡饲料行业和疫苗
企业投资大、疫病防控和食品安全体系统一、产量稳定。
B 主要养殖区域:目前, 国内肉鸡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生产较为分散.从我国肉鸡 养殖分布的区域来看,山东、吉林、辽宁、河南、江苏为我国的主要养殖区.如下图:
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从 2004 年的 6,108.70 万吨,增长到 2014 年的 8,634.80 万吨,年 均复合增长率为 3.52%。世界鸡肉消费量从 2004 年的 6,644.00 万吨,增长到 2014 年的 9,515.70 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3.66%。
2、世界肉鸡生产消费地区分布 从地区分布上看,世界前三大鸡肉生产和消费国家为美国、中国和巴西。美国为世 界鸡肉第一大生产国。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统计,2014 年,美国鸡肉生产量达 1,729.90 万吨,占全球鸡肉生产量的 20.03%;中国鸡肉生产量达 1,308.00 万吨,占全球鸡肉生产 量的 15.15%;巴西鸡肉生产量达 1,269.20 万吨,占全球鸡肉生产量的 14.70%。2014 年, 美国、中国和巴西的鸡肉消费量分别为 1,734.70 万吨、1,334.00 万吨和 1,269.50 万吨, 占全球鸡肉总消费量的 18.23%、14.02%、13.34%。 中
主要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消费及分割 产品出口,出口韩国、日本。
2.产业链 饲料生产
疫苗生产
种蛋
1 / 10
孵化
养殖
屠宰
熟食加工 调料生产
消费者
3.企业链
物流配送企业
冷冻冷藏
种鸡培育企业
养殖厂
屠宰分割企业
熟食加工企业 调料生产企业
批发零售企业
疫苗生产企业
饲料生产企业
4. 产品用途分类分析 肉鸡加工后主要以活鸡、切割鸡等形式销售给终端客户及其他深加工企业。深加工鸡
制品企业主要生产产品以鸡肉熟食和调理品为主,冻鸡肉和冰鲜鸡为辅。 5. 养殖背景 肉鸡养殖业以它本身一直固有的高效率、低成本等优势,成为了中国畜牧业领域中产业
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由于品质得到广泛认可,国产鸡肉不仅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像肯 德基这些对食品安全一向高要求的跨国餐饮品牌采购的基本也都是国产鸡肉。
图 1 肉鸡代次繁育流程具体情况:
鸡肉的规模化养殖,相比于农户散养,更便于科学系统地管理,便于及时引进和运用新技 术,能大大降低成本,提升畜禽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规模化的养殖通过建立完善的全程 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监控体系,保障了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不仅如此,我国肉鸡在加工、 物流和销售环节也采取了严格的过程控制。通过对产品温度、微生物、理化指标等的控制, 保证鸡肉加工过程的食品安全;通过建立物流配送“冷链”系统,确保鸡肉产品的新鲜卫生; 通过强化自检自控能力,确保鸡肉产品“从农场到餐桌”全程的食品安全。
二、行业及市场动态
(一)行业概述和宏观分析 肉鸡生产是 20 世纪 20 年代在美国中部大西洋各州(特拉华、弗吉尼亚、马里兰等)最先
3 / 10
发展起来的,以后向西扩展到“玉米带”。战前这两个地区一直是全国肉鸡生产中心,以新 鲜产品就近供应人烟稠密的东北部城市工业区。
战后,肉鸡生产开始大规模向南方转移,产品也改为以冰鲜销售为主。到 60 年代,在 南部地区形成了以北卡罗来纳州中部、佐治亚州和亚拉巴马州北部、密西西比州中部、阿肯 色州西北部以及得克萨斯州东部为核心的肉鸡专门化生产区—“肉鸡带”。“肉鸡带”完全取 代了中部大西洋各州和“玉米带”肉鸡生产的地位。此后肉鸡生产在南部集中的程度进一步 提高。到 1990 年已占全国肉鸡产量的 79%。
6. 加工工艺 我国加工工艺: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肉鸡饲养业在
我国得到了迅猛地发展。肉鸡饲养业的发展,必然促进肉鸡加工业的发展。从大的方面分, 肉鸡屠宰加工的工艺流程主要分为 4 个区域,即前处理区、中拔区、预冷区及分割包装区。 其工艺流程如下:毛鸡上挂→镇静→(电麻)→宰杀→电麻→沥血→浸烫→脱毛→净膛→预 冷→分割→包装。
肉鸡长得快,料肉比合算,大大降低了鸡肉价格,深受老百姓欢迎,战后几十年,美式 肉鸡很快席卷全球,让在二战中挨饿的欧洲人和日本人填饱了肚子。很多国家的肉鸡都是在 二战后由美国引进的,如日本是在 50 年代由开餐饮店的山田六郎引进的。
世界肉鸡行业概述: 1、世界鸡肉生产与消费情况 近年来,鸡肉产量、销量呈快速上升趋势。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世界鸡肉
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较高、产肉 量多,适合工业规模化生产,但是口感欠 佳
根据生长速度分为:快速型、中速型、慢速 型。目前市场上快速型黄羽肉鸡市场占有率 近 50%,其余的为中速型和慢速型以地域划 分,广东广西地区以慢速型和中速型黄羽肉 鸡为主,云贵川以中速型黄羽肉鸡为主,华 东地区以快速型黄羽肉鸡为主。公司生产的 麻鸡、黄鸡为快速型黄羽肉鸡,黑鸡、土三 黄、丝乌鸡等为慢速型黄羽肉鸡。
主要市场集中在我国南方和港澳地区,目标 客户主要是家庭消费、企事业单位食堂和酒 店
进口品种:艾维茵(Avian)白羽、爱拔益 加(Arbor Acres 简称 AA)白羽、海布罗 (Hydro)、宝星(Scarbro)、安卡红 (Akan-40)、狄高黄肉鸡(Teleg)红羽、红 布罗(Redox)等 自主品种可分为:北京油鸡、固始鸡、桃源 鸡、河田鸡、丝羽乌骨干鸡、茶花鸡、清远 麻鸡、峨眉黑鸡、溧阳鸡、石岐杂肉鸡、新 兴黄鸡 2 号、岭南黄鸡等。
注:我国主要豆粕菜粕棉粕大型生产商名单 B 兽药与疫苗:2016 年 5 月 1 日,农业部将施行修订后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农业部令〔2015〕第 4 号)
农业部 2015 年 1 月 21 日发布 2210 号公告:为进一步强化兽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 保兽药产品安全有效,农业部决定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加快推进兽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 利用国家兽药产品追溯系统实施兽药产品电子追溯码(二维码)标识制度,形成功能完善、信 息准确、实时在线的兽药产品查询和追溯管理系统。
注:1."五统一"方式指"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统一加工"。 2.公司自养一体化经营模式与基地饲养的合作经营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肉鸡是否主
要由企业自建饲养场饲养。采用一体化自养自宰经营模式的企业,集饲料加工、种鸡养
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整个生产过程由企业统一控制,
饲养模式 投资
规模
产量
食品安全
农户饲养 投资少 规模小 产量不稳定 饲养水平参差不齐,兽药残留难控制
基地饲养
投资大, 投资主体 多样化
规模大
产量较稳定 通常采用"五统一"方式,但是需要公司 具备较强的对基地的管理和约束能力
公司自养
投资大, 投资主体
单一
规模大
产量稳定
公司对饲养场具有完全的控制能力,食 品安全体系可测、可控、有效
鸡种
鸡肉风味品质好,因此受到中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消费者的广泛欢迎。
表 1 黄羽肉鸡鸡
品种
地方品种杂交
进口品种
品类
优质肉鸡
快大型肉鸡
羽色
黄羽、麻羽和其他有色羽
白羽
分部地区 南方
北方
特点 主要品种 目标客户
具有体重较小、生长周期长、抗病能力强、 肉质鲜美等特点,体型外貌符合我国消费者 的喜好及消费习惯,比较适合活鸡销售,特 别适用于中式烹饪。
C 抗生素: 2015 年 6 月 9 日,农业部网站公布了禁止在食用动物中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 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 4 种原料药各种制剂的征求意见。意见指出由于这四种原料药及其 制剂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且已有动物专用的替代产品,因此决定禁用。考虑到可替代抗 生素产品目前主要方向有酶制剂、酸化剂、抗菌肽、中草药(植物提取物)等,但除了中草 药之外,其他几类正式拿到产品批文的还非常少,而且都是作为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批复的。 在治疗方面的效果比较有限,大多作为增强免疫力和维护肠道健康的功效。作为保健功效尚 可,在防控感染性疾病方面,除了研发新型抗生素,生物制剂将重新获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