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XXX开发公司工业动火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中国XXX开发公司工业动火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XXX开发公司
工业动火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加强工业动火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依据《中国xxx 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和《中国xxx天然气勘探与生产分公司工业动火安全管理办法》以及《xxx分公司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易燃易爆危险区域内制造和维修油气容器、管线、设备及盛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设备时,使用各种直接或间接明火的施工作业统称工业动火,均应执行本细则。

第三条工业动火等级划分
1、一级动火
1)天然气、凝析油净化装置、脱水装置、集输站(场)内的加热炉、溶剂塔、分离器罐、换热设备、压缩机房、流量计间、阀组间、仪表间、天然气管道管件和仪表处的动火;
2)容量在5000立方米以上(含5000立方米)的油罐(包括原油罐、成品油罐、污油罐、含油污水罐、含天然气水罐)的罐体及各类附件动火;
3)大于400立方米的可燃气气柜或储罐动火;
4)油(气)长输管线,在不停产紧急情况下的动火;油(气)长输管线干线停输动火;
5)天然气井井口无控部分的动火;
6)处理重大井喷事故现场的紧急动火。

2、二级动火
1)储量不小于1000立方米的各类油库、联合站:
a、围墙以内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在用油气管线及容器带压不置换动火;
b、油、气品的计量标定间、计量间、阀组间、油泵房、污油泵、污水泵房动火;
2)容量在1000-5000立方米的油罐(包括原油罐、成品油罐、轻烃罐、污油罐、含油污水罐、含天然气水罐)的罐体及各类附件动火;
3)小于400立方米的可燃气气柜或储罐动火;
4)液化xxx气、轻烃站内外管线和其泵房、罐装(充装)间、计量间、气瓶库的动火;
5)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有毒物质的装卸区和洗槽站的动火;
6)油井井口无控部分的动火。

3、三级动火
一、二级动火之外的工业动火作业均为三级动火。

4、生产区域内需设置固定动火区域的,应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划出固定动火区,并办理手续,严格管理。

第四条凡进行工业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

《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是动火施工作业以及以后复查的依据。

第五条《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由XXX开发公司安全管理部
门统一设计,样本附后。

第六条动火作业前,由生产单位(指动火部位所在单位)申请动火,由施工单位负责办理《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按审批权限,逐级上报,分级负责,批准后方可进行工业动火。

各级安全部门对审核过的《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以档案形式保存一年以上。

第七条工业动火审批程序及权限:
1、新上生产区块的钻井动火作业,由乙方单位自行负责动火审批、监护。

2、在已投产设施、设备、生产井等作业动火:
1)一级动火,由各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组织生产单位、施工单位有关技术、生产、工程、消防、安全人员深入现场调查,制定动火措施。

由施工单位作出《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审查后,由生产单位技术、生产、工程、安全部门及主管技术或生产的领导审查,并送二级单位技术、生产、工程、安全部门及主管技术或生产的领导审查,报消防部门、XXX开发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审批,由XXX开发公司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领导批准。

2)二级动火,由生产单位主管生产领导,组织生产和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制定动火措施。

由施工单位作出《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审查后,由生产单位技术、生产、安全部门或有关人员审查,报二级单位技术、生产、安全部门审批,由二级单位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领导批准。

3)三级动火,由站队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制定动
火措施,施工单位填写《动火作业申请报告书》,由生产单位负责人或主管技术或生产的领导批准。

4)远离机关的单位需要上一级部门审批的工业动火,经上一级部门授权认可后,可由本单位消防、安全部门审批,但必须从严掌握,并每季度将《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报上一级部门备案。

第八条动火双方单位的责任
1、生产单位的安全责任
1)向施工单位提供安全的施工条件;
2)向施工单位明确动火施工现场的危险点源和危险状况;
3)配合施工单位制定动火安全计划;
4)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或《动火作业申请报告书》;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标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5)监督施工单位维护好各种安全卫生设施、设备和器材。

2、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
1)制定切实可靠的动火安全措施,并按照动火安全措施严格组织施工;
2)施工作业前组织安全教育,督促施工作业人员掌握和执行生产单位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要求、规定,防止事故发生;
3)自觉维护生产单位的安全设施、设备和器材;同时应配备必须的安全防护、安全检测器具和用品。

4)严格履行安全职责,严格执行安全法规、标准、规章制度和操
作规程;
5)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工作。

施工作业前,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施工中,发现危及安全动火施工的隐患、险情及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

6)发生事故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抢险,并立即报告生产单位。

第九条动火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生产和施工单位的动火负责人必须由现场负责人担任,其安全责任如下:
1、动火负责人是动火作业的直接组织者,对安全动火负直接领导责任;
2、认真督促监护人和动火人等履行安全责任,落实《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中各自负责的安全措施,并互相检查,确认完全落实后方准动火;
3、动火作业前,动火负责人必须对所有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进行施工方案、应急措施技术交底;
4、动火过程中,双方动火负责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三违”行为,均有批评教育、制止或处罚权,发现不能保证施工安全时有权停止施工,排险后方可重新动火。

第十条动火监护人的安全责任
1、动火监护人必须全面了解动火区域和部位的生产过程,熟悉工艺操作和设备状况,能熟练使用消防器材及其他救护器具;
2、双方动火监护人在双方动火负责人领导下,对动火安全负直
接监护责任;
3、动火监护人负责检查动火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完全落实后方准动火,发现不能保证施工安全时有权提出暂不作业;
4、动火监护人应熟悉应急预案,并能指挥处理异常情况;
5、动火完工后,双方动火监护人对现场进行检查,必须经生产单位监护人确认无火种存在后,施工单位方能离开。

第十一条动火作业人的安全责任
1、动火作业人是动火施工具体操作者,必须持证上岗,对安全动火负直接操作责任,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动火措施;
2、动火作业人在动火作业前,必须核准动火部位、动火时间,接到动火指令后,认定各项安全措施已落实,在负责人、监护人均在场情况下,方能动火;
3、在动火过程中,发现不能保证动火安全时有权停止动火,待隐患整改后方能继续动火;
4、按规定摆放动火设备,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器具;
5、熟悉应急预案。

第十二条工业动火基本安全要求
1、正常生产的装置和罐区内,凡是可不动火的一律不动,凡是能拆下来的必须拆下移到安全地方动火。

节假日及夜间作业,非生产必需,一律禁止动火。

紧急情况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采取紧急动火措施,事后补办动火作业手续及方案。

2、一份《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只限一处一次使用;
3、进入设备内部动火,必须遵守《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制度》,高处作业必须符合高处作业安全要求;
4、需要动火的塔、罐、容器、槽车等设备和管线,要认真进行清洗、置换和通风,并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内部可燃气体浓度,达到许可作业浓度才能进行动火作业;
5、对与动火部位相连的油气管线必须进行可靠的隔离、封堵或拆除处理;
6、动火现场的容器内、管线内、室内、坑内的可燃气体浓度必须低于爆炸下限的25%;
7、动火现场5米以内应做到无易燃物、无积水、无障碍物,便于在紧急情况下施工人员迅速撤离,非动火人员不准随意进入施工现场;
8、动火现场应按动火施工要求,配备足够的消防车、消防设备和消防器材;
9、遇有5级(含5级)以上大风不准动火,特殊情况进行围隔作业并控制火花飞扬;
10、《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批准后,有关技术、生产、工程部门必须到现场监督动火准备工作及动火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安全施工。

如发现生产或施工单位未按动火作业安全计划执行,施工安全得不到保证时,安全部门有权制止施工;
11、在整个动火施工过程中,生产和施工单位指定工程负责人负责现场的协调和管理,并监督动火措施的实施;
12、实施工业动火时,生产和施工单位的技术、生产、工程部门必须派人到施工现场,并同时安排现场监护人。

第十三条禁止以下动火
1、禁止无《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或《动火作业申请报告书》动火;
2、禁止无监护人动火;
3、禁止安全措施不落实动火;
4、禁止与《动火作业安全计划书》或《动火作业申请报告书》内容不符的动火。

第十四条勘探公司、柯克亚作业区的作业队站因远离公司机关,其现场一级动火可由本单位安全、技术部门共同审批,报本单位现场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石化厂、化肥厂、电力公司的工业动火执行相关行业工业动火管理办法,石化厂、化肥厂、电力公司要制订工业动火具体实施细则,明确动火审批及具体动火要求,一级动火由单位安全主管部门审查,报本单位主管生产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

第十五条公司其他范围内的一级动火,由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审批,并报XXX开发公司的总工程师或主管生产领导批准。

第十六条本细则由XXX开发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XXX开发公司其它关于工业动火的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附《XXX开发公司动火安全计划书/申请报告书》式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