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工程中应用论文

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工程中应用论文

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建筑节能技术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屋面保温隔热技术、节能保温门窗和门窗密封技术等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节能;保温隔热;住宅工程前言建筑节能的含义是: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改善建筑物的质量和功能,创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可见建筑节能是以节约建筑能耗为中心,对建筑物维护结构和采暖系统进行控制,建筑节能是全社会能源节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一年的能耗约为22亿吨标准煤,其中城市建筑的建造与能耗一般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以上,如果加上建筑材料的生产能耗共占总能耗的28.5%左右。

因此,建筑节能技术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使有限的资源得以合理利用。

结合南京龙创房地产开发公司2006年3月开发建设的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的“龙庭世家”项目,作者认为建筑节能技术在住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屋面保温隔热技术、节能保温门窗和门窗密封技术。

1 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即是把保温材料设在外维护墙的外表面,对维护结构室外一侧与空气接触部位(外表面)进行保温处理的一种施工方法。

外墙外保温可避免产生冷(热)桥,提高外墙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住宅的舒适度,采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时,外保温比内保温减少热损失约20%。

保温材料使结构墙体得到有效保护,室外气候条件引起的温度变化发生在保温层内,避免主体结构产生大的温度变化,使热应力减小,结构寿命延长。

主体结构在室内一侧,蓄热能力较强,对房间热稳定性有利,在冬季,外墙内表面不会出现结露和发霉;在夏季,外保温层可减少阳光直射和室外高温对室内的影响,避免室内温度出现大的波动,使建筑物冬暖夏凉。

外保温综合效益较好,外保温比内保温造价略高,但可增加室内使用面积约2%,若以单位使用面积计算,造价还有所降低。

内保温影响室内今后的各项活动,容易遭到破坏,特别是给室内精装修带来很大困难,而外保温做法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根据设计图纸和国家保温节能规范的要求,结合上述优点,我们选用南京臣功节能材料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r.e系列复合保温砂浆r.e-ⅳ保温砂浆为外保温隔热材料,r.e防裂抗渗砂浆满足一定的变形而保持不开裂和抗渗透的要求,r.e界面处理剂增强基层与保温层之间的粘结强度。

r.e-ⅳ保温砂浆由胶凝材料、填料、短纤维和eps(聚苯乙烯)颗粒(且其体积含量不小于75%)及多种外加剂复合而成的单组分粉状材料,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扩建、改建和既有的民用建筑墙体的外保温工程。

1.1 施工程序面砖饰面外墙外保温施工按照下列程序进行:门窗框四周堵缝墙面清理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充筋弹灰层控制线涂界面处理剂抹第一遍保温砂浆抹第二遍保温砂浆检验平整度、垂直度、厚度铺设钢丝网钻孔并安装锚固件抹第一遍防裂砂浆第二遍防裂砂浆验收粘贴饰面砖。

1.2 施工要点1.基层处理砖墙面:在施工前将表面清理干净,用滚筒将界面处理剂涂抹在基层表面,厚度不小于1mm,在界面处理剂未干燥时随即抹保温砂浆;混凝土墙面:在施工前将表面清理干净,用铁抹子将界面砂浆均匀涂抹在基层表面,厚度不小于2mm,在界面砂浆未干燥时随即抹保温砂浆。

2.灰饼冲筋墙面按照保温层厚度设计要求用保温砂浆做出灰饼冲筋,其中东、西、南面外墙保温砂浆厚度20mm,北面外墙保温砂浆厚度25mm;3.保温层施工保温层施工时分遍进行,每遍厚度不超过10mm压平抹实。

每一遍的时间间隔在24h以上,待厚度达到冲筋面时,先用大杠刮平,再用铁抹子抹平压实;4.防裂砂浆施工在保温砂浆施工完毕7d后进行防裂砂浆施工,同时在檐口、窗台、窗楣、雨蓬、阳台、压顶以及突出墙面的顶面做出坡度,下面应做出滴水槽,并做好防水处理;5.钢丝网施工从顶层开始沿墙面阳角处在固化后的保温层上铺设钢丝网。

固定方式:固定时二人配合,其中一人按住钢丝网,另一人用与膨胀钉直径相同的冲击钻头成梅花形从钢丝网中钻孔并安装膨胀钉,膨胀钉锚固于基层的深度为25mm。

锚固点少于4个/m2时,钢丝网固定后在有突出的部位用钢丝做成v型卡压入。

搭接要求:钢丝网平面之间的搭接不应小于10mm,阴阳角处的搭接不应小于50mm,固定阴阳角钢丝网前,先将钢丝网折成直角,钢丝网固定后,用防裂砂浆刮糙3mm,刮糙时用铁抹子将钢丝网叠出,使钢丝网处于砂浆中间,固化后再抹第二遍防裂砂浆3mm,用大杠刮平后,用木抹搓平并拉毛,待防裂砂浆固化后粘贴饰面砖。

6.饰面砖施工饰面砖粘贴前保证面砖粘贴面清洁、干燥,留缝粘贴,面砖之间留缝宽度4mm,面砖粘贴后7天,用勾缝剂进行勾缝处理。

2屋面保温隔热技术屋面保温隔热技术:即是把保温层设在屋面防水层的外侧,对屋面与空气接触部位(外表面)进行保温处理的一种施工方法,具有防水和保温双重作用。

主要优点:防水层设在保温层下面,不直接被太阳辐射,屋面温度升降减小;延缓了防水层的老化进程,延长了屋面的使用寿命;倒置式屋面可以省去隔气层,节省维护费用,综合经济效益高。

2.1 施工程序结构层淋水实验水泥砂浆找平层聚氨酯防水涂料三度水泥砂浆找平层涂刷保温层粘结剂粘贴挤塑保温板粘结剂填塞缝隙铺设方格钢丝网水泥砂浆找平层水泥砂浆粉挂瓦条、顺水条铺设混凝土平瓦。

2.2 施工要点1.铺设挤塑保温板的基层应平整、干净、干燥;2.防水层应在做过淋水实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作;3.粘结剂均匀涂刷,厚度<5mm,用滚子找平,然后将挤塑保温板满贴其上,压揉拍打使板与基层粘结牢固;4.水泥砂浆找平层,在挤塑保温板铺贴4h后进性,采用1:2.5水泥砂浆,厚度15mm;5.挂瓦条、顺水条采用1∶2.5水泥砂浆制作,断面尺寸25mm ×25mm;6.聚氨酯防水涂料三度厚度为2mm;7.挤塑保温板厚度为30mm,用专用粘结剂粘贴;8.方格钢丝网钢丝直径1.0mm,双向间距25mm×25mm;3 节能保温门窗和门窗密封技术门窗通常是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节能的薄弱环节,是影响冬夏季室内热环境和造成采暖以及空调消耗能耗过高的主要原因。

经测算,门窗消耗的能量约占采暖能耗的30%-50%。

因此,改善门窗的保温性能和气密性是提高住宅节能的关键。

近年来,隔热型彩色铝合金窗和门由于在耐火性、抗风压、抗空气渗透、抗雨水渗漏方面良好的性能,特别是保温、隔热性和美观性方面突出的优势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因此经设计变更和图审部门核准,我们用隔热型彩色铝合金推拉门窗取代了原塑钢推拉门窗的设计,完全达到保温节能设计要求。

3.1 技术要求1.隔热材料采用穿条式;2.隔热型彩色铝合金推拉窗采用80系列,隔热型彩色铝合金推拉门采用98系列;3.铝合金窗选用中空浮法玻璃,厚度5mm,双层中空间隔9mm;铝合金全玻璃门选用中空浮法钢化玻璃,厚度6mm,双层中空间隔9mm;4.铝合金门窗未经表面处理的型材最小实测壁厚:铝合金门:2.0mm,铝合金窗:1.4mm;5.密封材料:(1)密封胶条采用硅橡胶热塑性弹性密封条;(2)密封毛条采用经过硅化的丙纶纤维密封毛条;(3)密封胶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4)密封垫片、密封堵件等密封材料均应符合标准要求;(5)五金件、附件和紧固件的材料及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2 物理性能1.抗风压性能:≥2000pa;2.气密性能:≤7.5m3/(m2×h);3.水密性能:≥250pa;4.保温性能>ⅳ级。

隔热型彩色铝合金推拉窗和推拉门的使用,虽然增加了投入,但减少了多年来门窗对房间空气渗透的热损耗,提高了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提高了房屋的保温性能,节约了能源,增加了建筑整体美观,从另一个方面有力地促进了销售。

4 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前景采用保温砂浆作为保温层的外墙外保温技术已经取代外墙内保温技术,很快必然会过渡到挤塑保温板板+网格布+聚合物砂浆的外墙外保温作法,保温节能效果也将由目前的50%上升到65%,建筑能耗将大大降低。

门窗的安装向双层玻璃、真空和三层玻璃方向发展,逐渐淘汰塑钢窗,代之以优质隔热型彩色铝合金窗,密封条向弹性好、耐老化方向发展。

使用水源、气源热泵,使用水力平衡阀以解决冷热水不平衡问题;业主安装热表和调节阀,实行按户计量收费,提高人们的节能意识,提高能源节约利用率。

从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看,非常有必要建立建筑节能检测机构,以保证节能建筑的节能效果。

5 结束语在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我们认为:关键在研究,重点在应用。

应该着重研究开发对建筑节能起关键作用的技术,遵循先研制试点反馈改进大面积推广使用收集意见提高技术性能,从而走出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

建筑节能是全社会节约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世纪工程。

如果从现在开始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到2020年全国建筑能耗每年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值每年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时(大约接近4.5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发电量,相应可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

因此,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既面临繁重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又蕴涵着巨大的机遇和潜力,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方能达到上述目标。

参考文献[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2]吴之乃等.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及其应用[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3]dgj32/j 22—2006 水泥基复合保温砂浆建筑保温系统技术规程[s].[4]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站. 铝合金门窗(苏j11-2006)[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5]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站. 瓦屋面(苏j10-2003)[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