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Fe(OH)3胶体B.K2SO4溶液C.蔗糖溶液D.NaCl溶液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金属铜B.氯化钾C.稀硫酸D.乙醇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硫酸属于酸B.液氯属于混合物C.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D.氢氧化镁属于碱4.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电子转移B.元素化合价变化C.氧元素参加反应D.原子重新组合5.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淡黄色固体B.能与水反应放出氧气C.能与CO2反应放出氧气D.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6.下列物质中,常用作还原剂的是A.氯气B.金属钠C.氯化铁D.稀硝酸7.下列反应类型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8.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H2SO4=2H++SO24-B.K2SO4=2K++SO24-C.NaOH=Na++OH-D.NaHCO3=Na++H++CO23-9.配制100mL0.10mol·L-1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不必使用的是()A.B.C.D.10.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湿毛巾盖灭B.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得直接丢弃在废液缸中C.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低处去D.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11.亚硝酸(HNO2)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做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A.N2B.N2O3C.HNO3D.NO212.依据已有知识,下列各组溶液只能..用焰色反应鉴别的是A.NaCl、KCl B.Na2CO3、KCl C.CaCl2、NaCl D.K2CO3、CaCl2 13.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Fe2+)变为棕黄色(Fe3+)。
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B.还原性C.碱性D.酸性14.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A B.B C.C D.D15.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COA.H+、Cl-、Ca2+、23B.Na+、Mg2+、SO42-、OH-C.K+、Na+、OH-、Cl-D.Cu2+、Ba2+、Cl-、SO42-16.下列关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是()A.Na2O2、Na2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O2、Na2O都是强氧化剂,都可以做供氧剂C.Na2O2在和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与水反应时,1个Na2O2转移2个电子1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Fe+2H+ = Fe3++H2↑B.Fe2O3+6H+ = 2Fe3++3H2OC.Na+2H2O = Na ++OH-+H2↑D.Cl2+H2O = 2H ++Cl-+ClO-18.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5∶4 B.5∶3 C.3∶5 D.1∶11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A.2NaOH+H2SO4=Na2SO4+2H2OB.Ba(OH)2+2HCl=BaCl2+2H2OC.KOH+HCl=KCl+H2OD.Cu(OH)2+H2SO4=CuSO4+2H2O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0gNO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02×1023B.标准状况下,18gH2O的体积为22.4LC.常温常压下,22.4LCO2物质的量为1molD.100mL1mol·L-1NaCl溶液中含有0.1molCl-2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最多产生CO2的量:Na2CO3<NaHCO3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最多消耗盐酸的量:Na2CO3<NaHCO322.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23.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装置如下图。
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其中错误的是()A.①B.②C.③D.④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氢气在氯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②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氯水③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多余的氯气用澄清石灰水吸收④检验HCl气体中是否混有Cl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⑤除去Cl2气体中的HCl,可将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⑤D.③⑤25.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显红色,在上述溶液中分别滴加X溶液后有下列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I中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发生了反应H+ + OH- =H2OB.实验II中溶液红色不变,且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依然存在有大量的Na+与OH-C.实验III中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说明发生了反应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2H2OD.将实验II中Na2SO4溶液换成CuSO4溶液,现象与原实验II中的现象相同二、填空题26.补齐物质及其用途或性质的连线。
___27.I.厨房中有下列用品:①食盐②小苏打③纯碱④食醋(主要成分为醋酸)。
(1)主要成分属于酸的是__(填序号);(2)水溶液呈碱性的是___(填序号);(3)食盐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
CO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将少II.(4)纯碱中含有少量NaCl。
检验此混合物中的Cl-、2-3量混合物加水溶解后,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
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产生无色气泡,说明溶液中存在离子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向第二支试管中先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___溶液,可观察到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纯碱中含有少量NaCl。
取6g纯碱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标准状况下1120mLCO2。
则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___%(保留1位小数)。
28.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的过程中,将其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
(1)反应中氧化剂是___(填化学式)。
(2)若消耗了1molMnO2,则生成标准状况下Cl2的体积是___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mol。
(3)将21.9gHCl气体溶于水得到50mL的浓盐酸:求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
三、实验题29.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如图①、②、③所示。
(1)下列现象与解释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2)图③中滴加酚酞试液后,观察到溶液变红,说明有__生成;(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30.Na2CO3和NaHCO3热稳定性对比实验如图所示。
(1)物质A是___(填化学式)。
(2)能够证明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的证据是___。
(3)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31.某学习小组以Ba(OH)2、水、H2SO4为实验对象探究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Ba(OH)2与H2SO4在溶液中能发生___反应。
a.复分解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2)加H2O后,灯泡变亮的原因是Ba(OH)2发生了___。
(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过程Ⅰ中灯泡变暗的原因___。
(4)查阅有关物质溶解度数据如表:比较溶液2、溶液3中c(SO24)的大小:___>___。
(5)下列图示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的是___(填序号)。
a. b. c. d.(6)实验2:用Na2SO4溶液替代稀H2SO4,重复实验进行对照。
①Na2SO4溶液的浓度是___。
②加入Na2SO4溶液过程中灯泡不熄灭,原因是___。
通过实验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生成沉淀。
32.某实验小组同学在配制100mL0.5mol/LNa2SO4溶液时,进行的实验操作有:①将称量好的Na2SO4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要小心转入(填仪器名称),并轻轻摇匀。
③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④将Na2SO4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填仪器名称)中。
⑤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需称量__gNa2SO4固体。
(2)实验步骤②④中均需使用的仪器名称为___。
(3)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___(填序号)。
(4)所配溶液中Na+物质的量浓度是___。
(5)取出20mL配置好的溶液,此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
(6)下列操作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a.配制溶液时,容量瓶未干燥:___。
b.配制过程中,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__。
33.甲同学将分别Na2O2与H2O和浓盐酸反应,有如下现象:实验I中:(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实验Ⅱ中:(2)根据现象②、③,推测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Cl2,产生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立即产生与实验Ⅰ相同的气体,原因是___。
34.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如图所示:(1)反应发生装置中缺少的仪器是____。
(2)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3)装置a收集氯气,补全装置图___。
(4)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5.某实验小组对氯水成分和性质进行研究,实验如下:(1)氯水呈黄绿色,说明其中含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一的现象表明,氯水具有酸性和_________性。
(3)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用化学用语说明实验二中“红色不褪去”的原因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