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第五版)】第15章 厌氧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第五版)】第15章 厌氧菌
第十五章 厌氧菌
第一节 概 述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指一 群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必须在无氧条件 下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
厌氧菌的分类
分为两类: 一类为有芽胞厌氧菌,只有一个属,即梭菌属,
共有130个种,以芽胞形式存于体外。 另一类为无芽胞厌氧菌, 包括40多个属,
荧光,或脓汁中有硫磺颗粒即为放线菌感染 某些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感染 革兰染色着色不均、形态奇特、呈明显多形性;
或镜检见细菌而需氧培养为阴性者。
第二节 厌氧菌的检验
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是否适当,对厌氧菌培养能否 成功至关重要。临床在进行厌氧菌培养前应与实 验室联系,以便实验室做好接种培养的准备。
第三节 厌氧球菌
厌氧性球菌(Anaerobic cocci)是临床厌氧感染
的重要病原菌,约占临床厌氧菌分离株的25% 主要包括革兰阳性:消化球菌属
须注意两点:①标本不能被正常菌群所污染; ②应尽量避免接触空气。
某些标本不适合做厌氧菌培养:如鼻咽拭子、痰 液、流出的脓液、阴道分泌物、粪便等。
标本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收到标本应在20~30min内处理完毕,最迟不
超过2h。如不能及时接种,应将标本保存于室温(冷 藏对厌氧菌有害)。 直接检查:实验室收到标本应仔细观察其性状,包括 气味、是否脓性、带血或黑色坏死组织、硫磺样颗粒 及紫外灯下有无荧光等。 除血液外,各种标本均须直接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 发现染色不均,形态奇特者常为厌氧菌的表现。
鉴定试验
形态与染色:不仅能反映各种厌氧菌的特殊形态,同 时也为鉴定厌氧菌提供参考依据。
菌落性状:包括其形态、大小、色素、荧光及溶血等 快速鉴定:其原理是依据细菌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
胞外酶与少量生化基质迅速反应,能在4小时观察结 果,无需在厌氧环境下培养,只需用浓菌液即可。 其他:气液相色谱、PCR和基因探针等方法。
300 多个菌种和亚种;多为体内正常菌 群, 存在于皮肤、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和泌尿生 殖道。易引起这些部位的内源性感染。
厌氧菌感染的条件
局部组织的氧化还原电势降低:如血管损伤、烧伤、 动脉硬化、肿瘤压迫、组织坏死等,可造成局部组织 的缺血、缺氧等。
皮肤黏膜屏障被破坏:如大面积外伤伴有需氧菌感染, 为厌氧菌感染提供了条件。
标本的分离培养
初代培养:厌氧菌的初代培养比较困难,不仅要 创造无氧环境,还要选择适当的培养基。
在培养基选择上应注意:
1.尽量使用新鲜培养基,2~4h内用完; 2.使用前放入无氧环境,预还原处理24~48h;
3.也可采用预还原灭菌法制备的培养基; 4.液体培养基应煮沸10min,驱除溶解氧,并迅
标本的接种
初代培养应同时接种固体、液体两种培养基, 且每份标本应同时接种3个平板,分别置有氧、 无氧和含5~10%CO2环境培养。
为了便于在混合培养物中发现厌氧菌,一般将 标本分3区划线接种于平板上,在1、2区交界 处,贴一张含5μg/片的甲硝唑纸片,如纸片 周围出现抑菌圈,表明有厌氧菌存在。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如接受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 的患者;糖尿病、慢性肝、肾疾病及老人、婴幼儿、 早产儿等。
菌群失调:长期或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无效的患者, 均可诱发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局部有气体产生为重要指征之一 发生在黏膜附近的感染 深部外伤如枪伤、人或动物咬伤后的继发感染 分泌物有恶臭或暗红血色或在紫外光下发出红色
速冷却,立即接种。
培养基的选择
根据镜检结果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常用的有 非选择性和选择性培养基两种。
非选择培养基:以牛心脑浸液及布氏肉汤为 基础,补充0.5%酵母浸出液,5μg/ml 氯化血红素、10 μg/ml维生素K1及 5%~10%的脱纤维血的强化血平板。几 乎能培养出所有的厌氧菌。
培养基的选择
厌氧菌的初步鉴定
菌 名 革兰染色形态及其他特征来自脆弱类杆菌G-
产黑色素普雷沃菌 G-
具核酸杆菌
G-
坏死梭杆菌
G-
韦荣球菌
G-
消化链球菌
G+
乳酸杆菌
G+
痤疮丙酸杆菌
G+
放线菌
G+
破伤风梭菌
G+
产气荚膜梭菌
G+
艰难梭菌
G+
两端钝圆着色深,中间色浅不均匀,有空泡,长短不一,标本有琥珀味 球杆菌,可见多形性,长短不一,紫外线照射发红色荧光,标本有恶臭 菌体细长,两头尖,紫色颗粒沿菌体长轴成双排列,标本有丁酸味 菌体细长,高度多形性,长短不一,菌体中部膨胀呈圆球形 极小的革兰阴性球菌 球形或卵圆形,呈链状的小球菌,易染成阴性 细长无芽胞,有时多形性,标本有乳酸气味 排列呈X、Y、V或栅状,标本有丙酸气味 分枝呈棒状, X、Y、V或栅状排列,脓汁中的黄色颗粒呈琥珀酸气味 细长鼓槌状,极端芽胞,圆形 粗大杆菌,呈单或双排列,有芽胞,有荚膜 粗长杆菌,芽胞卵圆形或长方形,位于次极端
常用的选择培养基: 1.七叶苷胆汁平板(BBE) 用于脆脆弱类杆菌 2.卡那万古冻溶血平板(KVLB) 可抑制大多数兼性 厌氧菌,使产黑色素普雷沃菌早期产生黑色素 3.FS培养基 梭杆菌选择培养基 4.VS培养基 韦荣球菌选择培养基 FA培养基 艰难梭菌选择培养基 6.卵黄平板(EYA)和兔血平板 产气荚膜梭菌
次代培养和厌氧菌的确定
初代厌氧培养有细菌生长时,必须做耐氧试验 以确定是否为厌氧菌。
方法:从每个平板上挑取4~5个不同性状的菌 落,每个菌落分别接种3个平板(每个平板分 4~6个区,可同时做4~6个菌落的次代培 养)。分别放有氧、无氧和含5%~10%CO2 环境中培养48h,如只在厌氧环境中生长的 细菌,即为厌氧菌。
培养方法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创造一种 无氧的环境
常用的厌氧培养法: 1.厌氧罐法 2.气袋法 3.厌氧手套箱 4.厌氧工作站
结果观察
厌氧菌的初代培养生长较慢,故应在48h后才 能初步观察
观察时应注意: 1.厌氧菌在对数生长期对氧非常敏感,故在 培养的48h内不应使细菌暴露于空气中 2.标本镜检阳性,但培养48h却无菌生长, 应继续培养5~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