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六大宠物传染疾病是什么
1、猫抓病
也叫猫抓热,是由一种叫立克次体的病原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在被猫抓破肌肤7-12天后,小儿局部皮肤出现一个至多个红色斑丘疹,转为小脓疱,疼痛不明显,穿破形成小溃疡,经一般消炎处理,皮肤
原发病变结痂“痊愈”。
但经过一段时间,短则数天,长则数月后,
局部的淋巴结(如腋下淋巴结或腹股沟淋巴结或颈部淋巴结)会发炎
肿大和疼痛,有时伴有低热。
亦有少数人会出现明显的发热、肌肉酸痛、肝脾肿大、黄疸等症状。
一般2-4个月消退。
有少数严重病儿并
发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病变,如脑炎、脑膜炎、视神经炎、脊神经根
炎等。
2、狂犬病
又称恐水症,是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传染病。
狂犬病病毒存在于被感染的猫、狗的唾液中。
尽管不是
每个被猫、狗咬过的人都会发病,但一旦发病,几乎是百分之百死亡。
潜伏期多数在3个月之内,长的在3年以上,甚至更长。
潜伏期长短
一般与年龄、伤口深浅、伤口部位以及伤口处理情况几个因素有关。
狂犬病发作期间,患儿会表现为高度兴奋,极度恐怖、怕风、怕水,听到水的声音、给饮水或提到饮水时,都可引起咽喉肌痉挛;其他刺激如光、声音、碰触也都可引起全身疼痛性抽搐、呼吸肌痉挛、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华枝睾吸虫
又称为肝吸虫,由华枝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肝脏的胆道系统引起的疾病。
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广泛流行于我国,据北京近郊通县调查,15岁以下儿童华枝睾吸虫感染高达3%-12.3%。
受感染者多无症状,可稍有食欲不振、腹胀、轻度腹泻、疲乏、肝肿大等。
重者可有慢性胆管炎及胆囊炎症状。
极少数可出现消瘦、黄疸、腹水等肝硬变的表现。
在儿童时期严重感染可致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
4、弓形虫病
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它对小儿的影响最为严重。
弓形虫病又可分为先天性弓形虫病和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
先天性弓形虫病是指孕妇在妊娠初期受到感染,病原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这些孕妇如不接受治疗则可能导致流产、死胎、早产;孕妇在孕中期和晚期感染弓形虫病,如能接受治疗,就可降低先天性感染的发生率。
患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孩子出生后,有的会慢慢出现一系列症状:眼有斜视、视
网膜炎、失明、小头畸形、脑积水、颅内钙化、癫痫伴脊柱裂或脑脊
膜膨出、兔唇裂腭、连体畸胎、智力低下或精神运动障碍等。
后天性弓形虫病主要是经口腔感染,猫、狗等动物的分泌物、排
泄物中含有弓形虫的卵囊,它可从小儿的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
亲吻猫狗等宠物也易传染弓形虫病。
患病的症状轻重不一,有低热、
头痛、咽痛、肌肉酸痛、乏力易疲劳等,也可有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无压痛、不化脓。
5、蛔虫病
狗和猫的身上都带有虫卵,通过其皮毛可传染给人类。
人类也可
通过接触沾染了狗的粪便的土壤,由消化道感染。
一些狗体内的蛔虫
卵可通过狗的粪便在土壤中发育,幼虫可通过人的皮肤进入体内,可
引起强烈的刺痒感,并出现皮疹。
有时症状在一周内自行消失,有时
需要药物治疗。
少数被感染者可导致眼部疾病,特别是青少年。
虫卵
寄生于视网膜处,可导致视网膜永久性损害。
6、布鲁氏菌病
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
目前已知有六十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成为储备宿主。
病犬与人密切接触可传染给人,
还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可在动物之间、动物
与人之间相互感染。
本病潜伏期为7-60天,平均两周。
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状各异,轻重不一,呈多器官病变或局限某一局部。
80%起
病缓慢,常出现前驱症状,其表现颇似重感冒。
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纳减少,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
10%-27%患者急骤起病,以寒战高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痛为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