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鲁迅,原名周树人(周樟寿),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
2、许地山最初发表的小说《命之鸟》、《商人妇》等,以描写东南亚人民生活和华侨题材而别具一格。
3、叶圣陶小说最突出的成绩,是对“灰色的卑琐人生”的描绘。
4、语丝社除鲁迅外,以周作人的成就较为突出,他的散文风格以平和冲淡为特色。
5、冰心于1923年出版了诗集《繁星》和《春水》,共收小诗三百余首。
这些诗当时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造成了“小诗的流行时代”。
1、被誉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宣言书与动员令的文章是陈独秀写的《文学革命论》。
2、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用文言文写的《怀旧》。
3、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包括了《女神之再生》、《湘累》与《棠棣之花》三部诗剧。
4、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5、新诗《太阳吟》的作者是新月社诗人闻一多。
6、周作人的主要倡导文学革命的文章是《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其后期散文的风格是平和冲淡。
7、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介绍西方话剧的团体是1907年成立于日本的春柳社。
8、“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出自徐志摩的诗歌《沙扬哪啦》。
9、1928年倡导“无产阶级文学革命”运动的社团主要有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
10、茅盾的第一部小说《蚀》三部曲包括了《幻灭》、《动摇》与《追求》。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10分)
1、指出七斤这个人物形象出自哪部作品(A) A、《风波》
2、《小说月报》创刊于:(B) B、1910年
3、我国20年代最大规模的文学社团是(A) A、文学研究会
4、黄大傻和莲姑是哪部剧作中的人物(D) D、《获虎之夜》
5、《革命与文学》一文的作者是谁(B) B、郭沫若
6、林志成是哪个剧本中的人物(A) A、《上海屋檐下》
7、《现代》杂志的主编是(B) B、刘呐鸥
8、小说集《传奇》的作者是(C) C、张爱玲
9、哪部小说被誉为反映农村斗争的最突出的作品,也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C) C、《李有才板话》
10、被誉为民族新歌剧创立过程中的里程碑的是(B) B、《白毛女》
1、《什么是新文学》的作者是(C) C 李大钊
2、文学研究会成立于(D) D 1921年
3、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D) D 《冲击期化石》
4、“新月社”的盟主是(A) A 徐志摩
5、同名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作者是朱自清与(C) C 俞平伯
多项选择
1、下列作家中属于创造社的有(A B C) A 郭沫若 B郁达夫 C 田汉
2、下列诗歌中,属于郭沫若的有(A B D) A 《天狗》 B《匪徒颂》 D 《炉中煤》
3、《阿Q正传》中阿Q的性格特点有( A C) A 自高自大 C 自轻自贱
4、下列作家中属于早期白话诗人的有(A B C D ) A 胡适 B 刘半农 C 俞平伯 D 周作人
5、下列人物中属于茅盾作品中的有(A C D) A 吴荪甫 C 阿多 D 林老板
三、名词解释
1、新格律诗派:即新月诗派。
该社团与1926年正式形成,针对中国新诗的散文化倾向,他们提出了创造新格律诗的主张,主要以闻一多的三美论为主。
2、爱的哲学:是指现代文学史上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在她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出的创作观念,主要包括歌颂母爱、童贞和大自然,希望以次来改变社会现状。
3、社会分析小说:是制三十年代一批无产阶级作家创作的一种小说。
此类小说在客观真实的时代背景中,对社会现象进行描绘,带有鲜明的理性色彩,并注重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形象。
如茅盾的《子夜》。
4、周作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鲁迅的二弟。
在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曾经是积极的倡导者与参与者,他一生经历了“叛徒”与“隐士”两个阶段。
他的散文有“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种风格,但以第二类创作为主,也最能体现他的散文特色。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女神》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1)《女神》使用象征、比喻的方法,借助某一形象寄托,抒发自己的感情。
(2)郭沫若创造了自由体诗的形式。
(3)郭沫若诗歌的基本风格是豪放的,往往如火山喷发、气势磅礴,气吞山河。
2、为什么说“五四”后新文学创作中的散文成就最突出?
(1)写的人多(2)散文是“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的直接对立物,面临严重的考验。
(3)我国有悠久的古代散文传统,古代散文内容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给新散文的创造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东西,这是新散文,艺术发展的有利条件。
3、试述初期左翼作家创作的特点。
(1)在题材上注重表现革命斗争和工农群众的生活。
(2)要求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去表现生活。
(3)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左翼作家的普遍对工农生活不熟悉,对革命生活缺少体验。
4、试述叶紫的《丰收》与其他“丰收成果”作品的异同。
相同处:(1)都注重描写农民的苦难生活境况,显示出作者的同情和正义感。
(2)都通过对“丰收成果”的畸形社会形象的描写,揭示了造成这场灾难的社会原因。
不同之处:(1)叶紫《丰收》更突出地反映了农民群众的觉醒
(2)显示出强烈的无产阶级文学色彩。
1、简析“狂人”的形象。
答:A、“狂人”是一个五四时期最早觉醒的统治阶级的叛逆者的知识分子的象征性形象。
B、性格特点:“狂”是指他因受到环境的压迫并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以后体现出的叛逆性,不“狂”是指他本身就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表现出多疑、神经质等特点。
C、“狂人”的形象表达了鲁迅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深刻认识和理性思考,揭示了传统礼教“吃人”的本质。
2、默写《再别康桥》的第三段,并简析该篇诗作的艺术特点。
答:(1)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2)A、构思精巧,意象新颖;B、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C章法整饬,灵活多样;D、词藻华美,风格明丽。
3、比较朱自清散文与周作人的艺术特色,说明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答案略。
四、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析莎菲的艺术形象
(1)希望爱她的人能够理解她,在精神上得以相通。
(2)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她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她在爱情上追求“灵”与“肉”统一,主张大胆性爱,向封建制度进行公开挑战。
但她的追求仅止于个性解放,并没有找到妇女解放的真正归宿。
2、为什么说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是社会分析小说?
(1)作家十分注重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他既把矛盾集中在一个小范围内,以小变大地反映社会的变动
(2)在某些作品中,也有对广阔社会画面的描绘。
五、分析题(16分):
请结合《死水》一诗说明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论。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