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技术与技巧大纲

摄影技术与技巧大纲

摄影技术与技巧》教学大纲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摄影技术与技巧》教学大纲1、课程编号The Technology and Methodology in Photography摄影技术与技巧”是摄影专业(图片摄影方向、影视摄影方 向、照明艺术方向) 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摄影的基础理论知识和 基本技能旨在为学生从事图片摄影、 影视摄影、 照明艺术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是学习摄影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总体要求学生掌 握摄影的基础理论, 能运用摄影技术、 技巧进行摄影创作。

本课程共需 51 学时。

具体要求学生了解摄影发展史、 摄影的功用与特点, 掌握照相器材知识及其 使用、感光材料基本知识与黑白暗房操作、 影调控制及动态与动感控制方法、 数 码摄影技术, 能够独立拍摄和制作技术过关的摄影作品, 并能将所学理论和技能 自觉应用于本专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行进训练。

2、与相关课程的衔接:摄影构图、数字图像处理。

3、周学时: 3学时;总学时: 51 学时(其中讲授教学 33 学时,实验 18学 时)。

4、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5、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课内外实践相结合。

、课程名称: 摄影技术与技巧2、课程名称 摄影技术与技巧3、英文名称4、课程简介6、考试方式:期末考试、期中考试、实验与平时成绩比例为6:2:3。

7、实验与作业:实验,摄影作品拍摄8、教材:《摄影技术与技巧》,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9、教学参考资料: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 摄影是什么、教学要求: 理解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内容。

二、教学重点: 光和光的特性,摄影史上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及其地位和 影响,对摄影功用和特点的辨证分析。

教学难点: 光和光的特性、对摄影功用和特点的辨证分析。

三、授课时数: 讲授 3 学时。

四、教学内容:介绍摄影术的诞生、 发展、摄影的功用与特点、 摄影的特点。

让学生理解摄影的概念、摄影的特性及其摄影术对人类的意义。

第一节 摄影术的诞生、光和光的特性可见光波长、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光的反射现象;、 光的折射现象、三原色光、消色、加色效应、互补色。

、针孔成像与暗箱三、成像技术的探索与发明德拉罗修与《基凡提》、“阳光图片”、约瑟夫•尼瑟福•尼埃普斯与《窗外的景色》、路易•雅克•芒特•达盖尔与“银版摄影术”、阿拉戈与摄影术诞生、 第二节 摄影术的发展 2009年版。

摄影手册》,沙占祥着,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4年。

摄影镜头的性能与选择》 ,沙占祥着,中国摄影出版社, 2001年。

现代照相机的原理与使用》 ,钱元凯着,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

奇妙的数字影像世界》 ,项仲平、胡晓阳着,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ADOBE PHOTOSHOP CS2标准培训教材简明版》,汪可着,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年。

摄影训练 50步》,陈睦喜着,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7年。

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与“卡罗式摄影法”、希波利特•巴耶尔。

、从火棉胶到胶卷1、火棉胶、干板和胶卷2、19 世纪的摄影约翰•汤姆逊与《中国与中国人图片集》、爱德华•柯蒂斯、战争和灾难摄影、肖像摄影、高级艺术派摄影、郎静山、画意摄影的兴起于衰微。

二、胶片摄影技术的发展与完善1、胶片摄影技术的完善2、20 世纪的摄影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与摄影分离派、“纯粹摄影”、“F64”小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摄影流派与风格、纪实摄影、后现代摄影、普利策摄影奖、马格南图片社、《人类一家》摄影展览、荷赛、阿尔勒摄影节。

三、数码时代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数码摄影技术的三个方面优势。

第三节摄影的功用与特点、摄影术对人类的意义1、当今最主要的传播手段之一2、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摄影的特点1、凝结瞬间、截取空间决定性瞬间”、“框取意识”。

2、摄影的纪实性摄影纪实性特点的辩证分析。

3、不同于人眼的的观看方式摄影师以符合摄影特点的方式观看世界;观众通过观看照片,获得对世界新的认识。

第二章照相机、教学要求:掌握第一节、第四节内容,熟练掌握第二节、第三节内容。

二、教学重点:景深的控制、照相机镜头焦距的分类及各类镜头的特性、数码相机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教学难点:各种焦距镜头的特点,影响景深的因素分析。

三、授课时数:讲授9 学时,实验 3 学时。

四、教学内容:介绍照相机类别和照相机镜头、取景器、快门、测距与调焦机构等部件及其特点和功用,介绍照相机的选购知识,通过学习和实践让学生了解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照相机的基本构成和种类、照相机的基本构成1、摄影镜头2、机身3、取景器4、快门5、输片系统二、照相机的种类按感光体分类、按胶片规格分类、按取景方式分类、按大小分类、特殊种类相机。

第二节传统胶片照相机的结构、摄影镜头1、摄影镜头的结构和技术参数光度学的基本概念:光强度I 、光通量、照度E 、亮度B 。

光学部分:透镜、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焦平面、节点、主面、物距、像距、高斯公式、放大率、清晰像场、有效像场、像场角、视角、视场、镜头焦距与视角和放大率之间的关系、杂散光、镀膜。

机械部分:光圈、相对孔径、最大相对孔径、光圈系数、光圈的作用、连接座、调焦机构、调焦距离、成像稳定系统。

2、镜头的像差像差:球差、慧差、像散、场曲、畸变、色差。

像差的校正:正光摄影镜头、光的衍射镜头成像质量评价:“分辨率检测”、“星点检验”、“光学传递函数”。

3、景深与超焦距人眼的分辨能力与允许弥散圆直径。

景深,影响景深的三个因素。

焦深。

超焦距。

4、摄影镜头分类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鱼眼镜头、线条透视或、透视感、空气透视、超广角镜头、渐晕、普通广角镜头、窄角镜头、变焦镜头、定焦镜头、微距镜头。

二、机身和输片系统1、机身2、输片系统3、照相机可换后背三、快门1、快门速度快门的作用、快门速度。

2、光圈与快门速度的组合与等量曝光曝光量与等量曝光、EV 值。

3、快门的类型镜头快门、焦平面快门、头快门与焦平面快门的比较四、取景器。

1、旁轴式取景器与同轴式取景器。

2、测距器双影重合式测距器、毛玻璃调焦屏、中央裂像式调焦屏、微棱镜式调焦屏。

3、自动调焦主动式自动调焦、被动式自动测距。

4、测光显示第三节数码相机的结构、数码相机二、数码照相机的基本结构1、光电传感器CCD与CMOS、光电传感器的滤色镜、光电传感器的像素值与尺寸、像素、光电传感器的尺寸。

2、数码相机的镜头等效焦距、焦距转换系数。

3、取景器与LCD4、存储卡5、电池6、影像处理器7、数码后背8、数码照相机附件第四节、照相机的选购、选怎样的照相机1、明确用途2、权衡价格3、评价性能二、怎样买相机1、市场调查2、照相机的检查3、照相机附件的购买第三章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教学要求:了解第三节内容,掌握第一节内容,熟练掌握第二节内容。

二、教学重点:相机的各种功能、功能的设置及功能的运用。

教学难点:色温和白平衡、色彩三要素的理解。

三、授课时数:讲授6 学时,实验 3 学时。

四、教学内容:从最基本的摄影入门开始讨论照相机的使用和维护,包括照相机的基本操作和照相机的保养知识,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照相机的基本拍摄技术,能拍摄符合通常质量标准的照片。

第一节摄影入门、拍摄前的准备1、安装电池。

2、安装胶卷或存储卡、简单拍摄操作1、全自动照相机拍摄2、手动照相机拍摄3、照片的浏览与输出4、持机姿式5、拍摄注意事项第二节相机的功能设置、相机的外部结构和功能按钮1、袖珍型数码相机外部结构2、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外部结构二、拍摄模式设置1、自动模式2、程序自动模式柔性程序”、景深优先自动模式(A-DEP )。

3、快门优先与光圈优先自动模式快门优先自动模式、光圈优先自动模式。

4、手动模式5、场景模式人像模式、风景模式、微距模式、运动模式、夜晚人像模式、海滩/雪景模式、日落模式、夜晚模式、背光模式、多次曝光模式。

三、其它功能的设置1、对焦模式设置2、自拍模式设置和连拍模式3、闪光模式设置自动闪光、强制不闪、防红眼、强制闪光、慢速同步。

4、感光度设置图。

5、显示屏切换6、影像浏览浏览模式、影像放大、缩略图、影像删除、影像保护、查看影像信息、直方四、菜单使用1、影像品质和尺寸设置2、白平衡模式设置色温、人眼自动适应光线色温变化的能力、平衡色温、白平衡设置、自动白平衡、预设白平衡、自定义白平衡、手动白平衡、自动包围白平衡。

3、测光模式设置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分区测光、AF 区域测光等模式。

4、自动包围曝光模式设置5、对比度调节对比度、反差系数、硬调、软调和中间调。

6、色彩饱和度设置颜色的三个基本特征:色别、饱和度、明度。

7、存储卡格式化8、影像的删除、显示、保护及隐藏9、出厂初始设置恢复第三节、相机的保养、照相机的防震二、照相机的防尘三、照相机的防潮、防温度急剧变化、防磁和防突然断电第四章照相机附件、教学要求:理解第三节内容,掌握第一、二节内容。

、教学重点:闪光灯的几种使用方法及闪光灯的发光原理,了解偏振镜等其他滤色镜在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闪光灯用光技巧,滤色镜在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中的运用。

三、授课时数:讲授3 学时。

四、教学内容:讲授电子闪光灯、滤镜、三脚架、快门线等摄影附件,了解照相机附件附件常识,掌握照相机附件附件的性能以及使用和维护。

第一节闪光灯、电子闪光灯的发展概况1、闪光灯的发展镁光粉、闪光灯泡、埃杰顿发明可以多次使用的闪光灯、电子闪光灯发。

2、闪光装置的种类内置闪光灯、便携式闪光灯、热靴和热靴插座、室闪光灯。

二、闪光灯的工作原理1、闪光灯的工作原理2、闪光灯的特点3、闪光灯的缺点。

三、闪光灯的使用1、闪光功率闪光指数(GN及其运算,2、闪光同步速度闪光同步速度、FP闪光。

3、TTL与闪光曝光补偿TTL闪光灯控制、闪光曝光补偿。

4、便携式闪光灯的使用技巧机位直接闪光、反射闪光、后帘同步闪光、侧位直接闪光、慢速闪光、防红眼闪光、特殊闪光技巧。

5、影室闪光灯的同步闪光摄影用闪光同步线、用引闪器、电源箱四、闪光灯的维护第二节滤镜滤光镜、滤色镜形式、常用滤光镜1、UV镜2、天光镜3、偏振镜偏振镜的作用及使用。

、黑白滤光镜滤光镜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三、彩色滤光镜1、校色温滤光镜2、彩色平衡滤光镜3、彩色补偿滤光镜四、特殊效果滤光镜1、中灰密度镜2、星光镜3、多影镜4、柔光镜5、渐变滤光镜6、其他特殊效果的滤光镜第三节其他附件器材、三脚架三脚架的功用及挑选。

、遮光罩三、快门线四、摄影包五、反光板六、其他附件第五章感光材料与暗房技术、教学要求:理解第一、二节内容,掌握第三、四节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