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 认知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 认知概述 一、认知及相关概念 二、心理健康的认知观点 三、从实例看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四、健康认知模式的特征
主讲人:
第一节 认知概述
1、积极的自我认识 2、客观认识现实 3、树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思考问题灵活减小定势的消极作用 5、思考问题要抓住本质
第二节 认知失真
错误的认知会使我们产生不合理的情绪, 不合理的情绪又会导致过激的行为,铸成大错, 结果是遗憾终身。
不合理信念及其表现
当事者的表现
分析
我虽然很努力但做的还是不如她人
(某一件事情)
我做事不如她人 我决不会比别人强 我是一个处处不如她人的人
行为(A)
不合理信 念(B)
抑郁/自卑
结果(C)
改变不合理信念及其表现
第四节 归因及其在教育中的运用
1、归因的主要维度与因素 维度:内---外在因素 稳定---不稳定因素
可控---不可控因素 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机遇、
方法 四、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正确的归因(讨
论)
一、你有认知失真吗? 二、认知失真的主要类型 1、任意推断 2、夸大与缩小 3、选择性概括 4、过渡引伸 5、极端思维
第二节 认知失真
三、认知失真的特征与原因(P62)
第三节 不合理信念及其改变
(1)认知方式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态度,对 其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有决定性作用,一个人的 认知—情感—行为是否和谐,对健康会产生直 接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当事者的表现分析这件事情我确实没有做好
行为(A)
有什么证据证明我做事不如所有人
驳斥干预
这件事没做好并不等于所有事情都做不好 不合理信
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这件事虽然没做好,念建立合
但我还可以努力把别的事情做好
理信念(B)
轻微的烦恼和失望
结果(C)
第四节 归因及其在教育中的运用
一、归因 二、主要的归因内容 1、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归因 2、对人们行为的归因 3、对人们未来的行为进行预测 三、归因的类别 归因的类型主要决定于归因的因素与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