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

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



因为易燃液体的燃点极接近于闪点,所以在估计
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时,只考虑闪点就可以了。

自燃点不是物质的固有的常数,和闪点是根本不
同的。

一般说来,流体比重越小,闪点越低,而自燃点 越高。
28.02.2019
几点液体燃料的自燃点和闪点比较,℃
物质 闪点 自燃点 物质 闪点 自燃点 物质 闪点 自燃点
上的过程。
28.02.2019
28.02.2019
2.3 按引起爆炸反应的相,可分为气相
爆炸和凝相爆炸两大类

凝相比起气相来,由于其密度为气相的100~ 1000倍,所以与气相爆炸有较大的区别。 (1)气相爆炸
a.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 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液体蒸汽同助燃性气体按一定比 例混合,在着火源作用下而引起的爆炸称为爆炸性混 合气体爆炸。
正常速度。
28.02.2019
1.4 部分可燃化合物质的燃烧生成产物

可燃物质完全燃烧时,其燃烧产物为:碳成为 二氧化碳,氢成为水。
28.02.2019
第2节


燃烧的要素和条件
2.1 燃烧要素
(1)可燃性物质; (2)助燃性物质; (3) 点火源
28.02.2019
2.2 燃烧条件(火三角)
28.02.2019
第4节


闪点,燃点,自燃点
4.1 闪燃与闪点
4.1.1 概念 闪点:在一稳定的空气环境中,可燃性液体或 固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被闪 燃时的最低温度。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28.02.2019
28.02.2019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2.0.2
灼热发光),且能持续燃烧下去时的最低温度。称为
该物质的燃点也称为着火点。

燃点比闪点一般高5℃-20℃左右,但是闪点在100℃ 以下时,往往出现两者相同的情况。

物质的燃点反应了物质的性质。
28.02.2019
4.3 自燃和自燃点


4.3.1 自燃点
系指可燃物在没有火焰、电火花等火源直接作用下,在空
实验室建设与安全管理
28.02.2019
第1章 安全概述
第1节


什么是安全
1.1 安全的本质含义
安全:没有伤害、没有事故发生、没有损失、 没有威胁。 定义: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员 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之下的状态。

28.02.2019
中国: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爆炸作功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总作功能力为
各项爆炸作用作功的总和。爆炸所作的总功称 为爆炸物的作功能力,又称为爆炸物的威力。
28.02.2019
第2节



爆炸分类
2.1 爆炸按照其性质来分
(1)物理性爆炸
这种爆炸是由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物质因状态或压力 发生突变而形成爆炸的现象成为物理性爆炸。

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死亡人数
117900
130491
139393
136102
136755
127089
112822
101480
91172
28.02.2019
28.02.2019

李毅中(2005年6月24日):“我们去年的
GDP是13.6万亿,作为分母,分子是13.67万
人,也就是说每万人中就有一个人因为生产安
全事故死亡,这个大概是美国的2.6倍 。”
1.3 安全生产的战略位置

安全第一,1903年,由美国资本家(矿山) 首次提出。
28.02.2019
1.3.1安全是现代生产、科研装置正常运行的 前提条件

人类自己制造的文明,同样能够毁灭自己。

1776年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航海、火车的发
展 当蒸汽锅炉发生第一次爆炸的时候,这是一个伟大的 信号,这个信号告诉人们,人类自己制造的文明,自 己创造的财富(不是老天给的)反过来会伤害自己。 人类开始面临现代灾害了。
火柴 无烟煤
黑火药
汽油 梯恩梯 硝化甘油
2928.8
9623.2 4184 6276
2803.3
17.57 6485.2 10041.6
就单位体积的含能量而言,炸药的含能量可以达到燃料-空气 混合物含能量的130~600倍。
28.02.2019
1.5 爆炸作用

指物质爆炸时对周围物体的各种机械作用。


28.02.2019

b.气体热分解爆炸 单一气体由于分解反应产生大量的反应热而引起的爆
炸。
安全性指确保安全的程度,是衡量系统安全程 度的客观量。
28.02.2019

(3)隐患 隐患系指潜藏的祸患。隐患包括一切可能对人 -机-环境系统带来损害的不安全因素。

(4)事故 “事故”定义为: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设 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一个或一系列意外事件。
28.02.20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2 灾害

闪点测试,有开杯式和闭杯式两种。开杯闪点
比闭杯闪点高几度。

测定可燃液体闪点时,为了使液面上的蒸气浓 度分布均匀,采用闭杯式容器。但是对闪点较 高的液体,可以采用开杯式容器。

可燃液体的闪点是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28.02.2019
4.2 燃点

燃点:在一稳定的空气环境中,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表 面产生的蒸气在试验火焰作用下被点燃(出现火焰或

2.2.1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中有洪水、干旱、飓风、台风、火山爆发、 地震、虫害等; 2.2.2 人为灾害 人为灾害中有工业灾害、战争灾害等。 工业灾害的形式多发生在空难、海难、沉船、撞车、 颠覆、火灾、爆炸、气云爆炸、毒气大面积泄漏、核 泄漏等。

28.02.2019
第2章 燃烧理论

28.02.2019
1.3.2 世界范围内设计思想的转变

产品:经济性、操作性、安全性,为每种产品工艺存 在和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

人们开始认识到:以经济性为轴心进行的初期开发与
可行性研究,当工作进展到某一阶段时,安全可靠性
反而成为第一位的。

所以60年代以后,国外有人提出以安全、公害为轴心,
发展石油化工工艺。
28.02.2019


(2)化学性爆炸
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
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

化学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
化。
28.02.2019
2.2 根据爆炸传播速度

轻爆:通常指爆炸传播速度为每秒数十厘米
至数米的过程;

爆炸:指爆炸速度为10米至数百米的过程; 爆轰:指爆炸传播速度为1000米至数千米以


(1)受热自燃 可燃物质在外部热源作用下温度升高, 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谓之自燃。
(2)自热燃烧 可燃物在无外部热源影响下,其内部 发生物理的、化学的或生化过程而产生热量,并经长 时间积累达到该物质自燃点而自行燃烧的现象。

28.02.2019
4.4 物质的燃点、闪点、自燃点的关系

燃点固体或液体能够产生足够蒸气时的那个最低 温度。
1.3.4 现代生产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社 会问题,是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人们安居 乐业的一种象征。
28.02.2019
第2节


事故与灾害
2.1 事故
(1)危险(Danger) 危险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人员或财产遭受 损失的可能性超出了可接受水平的一种状态。


(2)安全性(safety Property)
第1节


燃烧及燃烧危险
1.1 燃烧概念及特征
定义:可燃物和氧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并伴有发热和发光的物理化学现象。

a氧化反应;b放热;c发光或烟
28.02.2019
1.2 宏观燃烧过程

(1)局部的急剧反应带的产生(发火过程) (2)上述反应带向未反应部分传播(传播过 程)
28.02.2019

李毅中说,还有一个数字叫万车死亡率,我们 的各类车,包括摩托车,各种机动车,每万辆 死亡的人数大概10个人,这个大概是美国的6 倍。
28.02.2019
28.02.2019

安全的本质含义:
①预知危险——预知、预测、分析危险 ②消除危险——限制、控制、消除危险


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的伤害。
气或氧气中被加热而引起燃烧的最低温度(引燃温度)。

自燃点 可燃物质在助燃性气体中加热而没有外来火 源的条件下起火燃烧的最低温度。

一般,液体相对密度越小,其闪点越低,而自燃点越 高;液体相对密度越大,闪点越高,而自燃点越低。
28.02.2019
4.3.2 物质的自燃现象

自燃 全称“自燃着火”。是无需外界热源点燃,由 可燃物和氧化剂本身自发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着火过 程。 其特点是可燃混合物接受内热源整体的加热。
1.3 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燃烧
在可燃气体混合物中,火焰传播的示意图
(1)火焰阵面
在每一瞬间,尚未发生反应的区域和已经反应的区域被一
狭窄的正在进行反应的混合物层隔开,这个混合物层就称 为火焰阵面。
(2)火焰传播的速度
若在燃烧过程中环境压力保持一定,火焰以恒定速度传播, 这样的燃烧过程称为火焰的正常传播,其速度称为火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