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节 种子处理和包衣

第四节 种子处理和包衣

水稻:冷水浸24h,40~45℃温水浸5min,54℃ 温水(保持52℃)浸10min,捞出晾干播种。可有效地 杀死稻瘟病,恶苗病等病菌。
油菜:50~54℃温水浸20min,对油菜霜霉病、 白锈病等有一定防治效果。
蚕豆、豌豆:水烧开,不断搅拌,蚕豆浸30秒钟, 豌豆浸25秒钟。可杀死蚕豆象和豌豆象。
(四)种衣剂配方成分和理化特性 1. (1)有效活性成分 如杀菌剂主要用于杀死种子上的病菌和土壤病菌,
保护幼苗健康生长。 微肥主要用于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植株发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促进幼苗发根和生长。 (2)非活性成份 需要有其他配用助剂,以保持种衣剂的理化特性。
(三)药剂处理 1. 药剂浸(拌) 种(表)
2. 棉籽的硫酸脱绒 棉籽硫酸脱绒有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和黄萎、 枯萎病的作用,又便于播种。同时,用清水冲 洗还可将小籽、秕籽、破籽、嫩籽及其它杂质 漂浮在水面清除,达到选种的目的。
棉种泡沫酸脱绒成套设备
(四)生长调节剂处理 1. 赤霉素处理 赤霉素处理种子的浓度一般为10~250ppm,时
能够加快萌发出苗,并提早成熟。
(五)肥料浸拌种 1.菌肥处理 常用的有根瘤菌、固氮菌处理,菌种用量一般为
45×109~60×109 U/hm2。 2.陈尿浸种 陈尿(经充分发酵后的人尿)浸种,一般以2~4 h
为宜。 3.肥料拌种 常用的主要有硫酸铵、过磷酸钙、骨粉等。 (六)微量元素处理 目前世界农业中广泛施用的微肥是硼、铜、锌、
如红外线等,照射已萌动的种子10~20 h。
4.紫外线 紫外线为波长4000A以下,照射种子2~10min。 5.磁场和磁化水处理 6.低温层积 低温层积的做法是将种子放在湿润而通气良好的 基质(通常用沙)里,低温下保持(通常3~5℃)一段时 间。不同植物种子层积时间差异很大。
二、种子包衣
(一)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1926年美国的Thornton和Ganulee首先提出种子 包衣问题。 30年代英国Germains种子公司在禾谷类作物上首 次成功地研制出种衣剂, 1941年美国缅因州种子科技人员利用小粒蔬菜和 花卉种子的包衣种子进行机械播种。 60年代随着欧州育苗业的兴起,促进种衣剂的迅 速商业化。 1976年,美国的R.C. McGinnis进行了小麦包衣种 子田间试验。 到80年代,世界上发达国家种子包衣技术已基本 成熟。
类型: 1.农药型 主要目的是防治种子和土壤所带的病害。种衣剂
中主要成分是农药。 2.复合型 为防病、提高抗性和促进生长等多种目的而设计
的复合配方类型。种衣剂中的化学成分包括有农药、 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抗性物质等组成。
3.生物型 根据生物菌类之间拮抗原理,筛选有益的拮抗根 菌,以抵抗有害病菌繁殖、侵害而达到防病目的。 4.特异型 根据不同作物和目的而专门设计的种衣剂类型。
间以12~24小时为宜。 2. 三十烷醇处理 用0.01~0.1ppm的溶液浸种12~24小时。 3.生长素处理 常用的有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2,4-
D,用5~10 mg/l浓度浸种效果最好。 4.矮壮素和胡敏酸钠处理 将浸泡过的小麦、大麦种子喷洒矮壮素(CCC)后
闷种12 h可提高产量。 用胡敏酸钠溶液(1~10 mg/L)浸种13~14 h,
(二) 1.种子包衣(Seed Coating) 是指利用粘着剂或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 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非种子 材料,包裹在种子外面,以达到使种子成球形或基 本保持原有形状,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快发芽, 促进成苗,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的一项种子新技 术。
2.种子包衣方法分类 (1)种子丸化(Seed Pelleting)
指利用粘着剂,将杀菌剂、杀虫剂、 染料、填充剂等非种子物质粘着在种 子外面,常做成在大小和形状上没有 明显差异的球形单粒种子单位。
主要适用小粒作物种子。
(2)种子包膜(Seed film coating)
是指利用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 微肥、染料等非种子物质包裹在种子外面, 形成一层薄膜,经包膜后,成为基本上保 持原来种子形状的种子单位。
第四节 种子处理和包衣
一、种子处理与包衣的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意义 种子处理:指在种子收获后到播种前,采用各种有 效的处理方法,如杀菌消毒、温汤浸种、低温层积。
主要目的: 1.防止种子携带病菌。 2.提高种子对不利土壤和气候条件的抗逆能力,增
加成苗率。 3.提高种子的耐贮性,防止种子劣变。 4.增强种子活力,促进全苗、壮苗,提高作物产量
适用大粒和中粒种子。如玉米、棉花、 大豆、小麦等种子。
(三)种衣剂的类型及其性能 原理: 种衣剂以种子为载体,借助于成膜剂或粘着剂粘
附在种子上,很快固化为均匀的一层药膜,不易脱 落。播种后种衣剂对种子形成一个保护屏障,吸水 后膨胀,不会马上被溶解。
随种子萌动、发芽、出苗成长,有效成分逐渐被 植株根系吸收,传导到幼苗植株各部位,使幼苗植 株对种子带菌、土壤带菌及地上地下害虫起到防病 治虫的作用,促进幼苗生长,增加作物产量。
锰、钼等肥料。玉米种用0.01~0.1%的硫酸铜、硫 酸锌、硫酸锰或硼酸溶液浸24 h;每公斤棉种拌硫 酸锌4 g。
(七)物理因素处理 1.射线处理 主要指用γ、β、α、χ射线等低剂量(100~
1000伦琴)照射种子。 2.高频电流处理 高频电场处理需用16~20 MHz的电场来处理种子
几十秒。 3.红外线处理 利用光波中波长7700A以上肉眼不能见的光波,
和产品质量。 (二)种子处理方法分类
种子处理方法分为三类:普通种子处理、种子包衣 和种子引发。
二、普通种子处理
(一)晒种 播前晒种,能促进种子的后熟,增加种子酶的活
性,同时能降低水份、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 还可以杀虫灭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方法:选择晴天晒种2~3
(二)温汤浸种 温汤浸种是根据种子的耐热能力常比病菌耐热能 力强的特点,用较高温度杀死种子表面和潜伏在种 子内部的病菌,并兼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注意
相关主题